“入侵者”在珠江肆意妄为?各大鱼种争相竞争,水域之下暗流涌动

答案在这儿 2022-12-16 13:07:23

长度达到2400公里的珠江,曾是我国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生态环境非常好,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明珠”,其中淡水鱼的种类达到了380余种,占到了我国淡水鱼总数的一半左右。

珠江的淡水鱼种十分丰富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环境的变化,珠江发出了“怒吼”,其中的入侵鱼种早已“乱成一锅粥”。那么,到底是哪些入侵者在珠江里肆意妄为?竞争之下又有着怎样的暗流涌动呢?

珠江生物的基本情况

珠江曾经也叫粤江,是我国境内的第四长河流,流域面积约为453700平方公里。历史上人们很早就发现并记录了珠江,比如在《水经注》当中所描写的泿水指的就是现代的珠江水系。

珠江流域图

曾经的珠江生态环境非常好,甚至因为水质良好,成为了民众们最喜欢横渡的河流。并且由于珠江的地理位置很特殊,所以不仅夏天可以在其中游泳,就连冬天也有许多人来此地冬泳。不过,随着珠江水质日益糟糕,它早已不再适合随意游泳了。

再来看看珠江内生物的基本情况,咱们在前文中提到了之前珠江的渔业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不仅有大量的淡水鱼,其中的经济鱼类占比也很高。

珠江的渔业资源十分的丰富

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员珠江水产研究所李新辉的调查结果来看,“二三十年前,达到一定产量、能够作为渔民收入来源的经济鱼类有30种~50种,现在只有10来种,以往珠江里的优势种群四大家鱼在捕捞中已成为偶见种。”

不难看出,除了珠江水质变差的情况使人担忧,珠江内部的“暗流涌动”也是巨大的威胁。过去本土鱼可以在其中畅游、繁衍,可现在,珠江内部的本地鱼资源严重衰退,种群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有大批的入侵鱼种,趁着我们不注意,已经悄悄扎根在了珠江之中。

珠江水域里有很多的入侵鱼种z

那么,这些讨厌的入侵者分别是谁呢?它们的存在究竟对本土鱼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入侵鱼种在珠江内肆意妄为

首先来说说大家最熟悉也是最讨厌的鱼,它就是曾被誉为水族缸“最佳清洁工”的清道夫鱼。

清道夫鱼又叫做下口鲶、垃圾鱼、琵琶鱼等等,这家伙本来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流域当中,生命力非常旺盛。从外观来看,清道夫鱼很独特,因为它全身灰扑扑的,看起来像是没“洗干净”一样。

清道夫曾被当作观赏性鱼种被引进

若是大家知道了这种鱼习性、食性的霸道之处,可能对其的印象会变得更差。由于对水污染的容忍程度非常高,清道夫鱼在各种水温合适的流域内都能坚强的活着。更重要的是,这家伙在水域内繁衍的速度特别快。

此外,它不仅可以一边疯狂地壮大自己的种群,还能够一边消灭别人的“后代”。

清道夫鱼可不是天生就只喜欢吃垃圾,若是有别的东西可以吃,它们才不会选择垃圾。所以逃生到野外的它们,算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尤其是珠江当中有那么多淡水鱼,它们的鱼卵和鱼苗都是清道夫鱼最喜欢的食物。

清道夫在水域中会吃掉其它的鱼种

这家伙经常会使用自己如同“吸尘器”一样的大嘴疯狂吞食这些鱼卵,导致河中其他本土鱼的数量越来越少,毕竟后代全都被吃了,种群就变得“青黄不接”了。

其次再来看看之前一直被当成经济鱼种的罗非鱼,应该有不少人都吃过这种鱼。罗非鱼的别称又叫非洲鲫、吴郭鱼、福寿鱼等等,这一鱼种的原产地在非洲地区。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被传入了我国的华南地区,作为一种淡水养殖鱼种。

罗非鱼一直被当成经济鱼种

不同于清道夫鱼,人们养来是清理水族缸的,罗非鱼是咱们主动引进,并且当成经济鱼种来饲养的。可是罗非鱼在我国的销量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火爆,而在养殖的过程中,一些养殖户的罗非鱼出逃到了野外,彻底开始放飞自我。

罗非鱼最后成为了一个入侵物种

而广东省刚好又算得上是率先引入新鱼种进行人工养殖的一个省份,所以许多外来鱼种的入侵往往都在广东省解开序章,就连罗非鱼也是如此。如今的珠江当中,生活着大量的罗非鱼,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物种入侵。

并且罗非鱼和清道夫鱼有着差不多的习性,它们也会吞食珠江当中其他鱼类的鱼卵,将大量的鱼赶尽杀绝。所以,罗非鱼的危害也很大。

最后就是之前大火的凶狠怪鱼鳄雀鳝。这家伙相较于以上两种入侵者更为霸道,是危险等级最高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它的原产地在北美洲南部,属于事前与泪,拥有锋利的牙齿,体型也非常大,最长甚至可以长到3米左右。

鳄雀鳝的危险等级比其他两种鱼更高

根据《新京报》2022年8月的一篇报道来看,鳄雀鳝早已在各地频繁出现,甚至在珠江一带建立了种群。

有它的存在,也难怪珠江会发出“怒吼”了,若说前面两种鱼只是“不讲道德”的话,那么鳄雀鳝就是“不讲武德”了,用自己的武力值和体型碾压了珠江当中大量的本土鱼。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岗位专家顾党恩表示:“在广东发现鳄雀鳝,我觉得应该都不算新闻。但它每次一出来,大家都比较敏感。”

鳄雀鳝的武力值和体型都碾压大部分本土鱼

由此可见,如今的珠江确实是乱成了一锅粥了,而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真正原因,其实就是人们的随意引进。不论是引进养殖,还是引进作为观赏鱼或者有其他的需求,大家在引进的时候并未考虑到这些鱼出现在野外之后,会对本土流域当中的鱼类造成多么严重的打击。

更不用说,还有不少人热衷于“放生”,像清道夫鱼这种鱼,基本都是因为大家不愿意养了,便随意放生到了河流当中。人们自以为这种放生是在做善事,却没想过在生物入侵的影响下,放生其实是“好心办坏事”。

清道夫是入侵物种,不能随意放生

那么,现在我们能做什么呢?

如何提防生物入侵?

首先就是做好有关外来入侵物种的宣传,告诉其他人不要随意的进行放生,尤其是这种对本土物种威胁很大的生物。

其次就是有组织地对珠江内的外来入侵鱼种的类别、数量、发育情况进行整合研究,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在知道了具体情况之后,我们才能对这些鱼进行系统的清理。

要对珠江水域的鱼种进行一定的调查

最后就是理清珠江外来鱼种的入侵机制,建立相关的监测响应系统。此前珠江水产研究所就利用了野外大尺度外来鱼种引入数据,找到了影响这些入侵鱼类因素的相关机制。

根据资料来看,他们还将名为《在系统发育上接近但在功能上与本地鱼类相距甚远的外来鱼类更有可能建立》的相关论文,发表在了生态学领域权威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之上。希望研究人员的努力,可以让“混乱”的珠江,早日恢复秩序,恢复往日的生机!

珠江的生态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0 阅读:71
答案在这儿

答案在这儿

深耕疑问,重在科普,尽量专业,解析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