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前几日,我分别写了《下南洋,华人曾在东南亚建立很多政权,为什么都灭亡了?》,和《“闯关东”的来龙去脉,摆谱的由来》。今天,我们来说说明清时期的另一大移民活动——走西口。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地理概念,西口指的是什么?简单的说,西口就是长城通往草原的关口。因为明长城在河北、山西、陕西段是从东北到西南方向延伸的,关外的草原位于长城的西北面,从关内农耕地区到关外游牧地区,是往西行进的,所以,人们把这次人口迁徙称之为走西口。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为防止蒙古卷土重来,在长城沿线实行的是闭关自守政策,并把关外的汉人迁到长城内,实行民族隔离。““又以沙漠遗民三万两千八百余户屯田北平”,““徐达平沙漠,徙北平山后民三万五千八百余户,散处诸府卫,籍为军者给衣粮,民给田。”在明史中,这样的记录很多。
明初大移民,陕西,河北,陕西一带因为移民实边,人口有一定的增长。到了明朝中期,由于人口的增长,出现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在明朝嘉靖年间,一些造反失败的白莲教徒偷越长城,跑到了草原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走西口”的先驱。
隆庆四年(1570年),明朝廷和蒙古的鞑靼部进行和谈,结束了敌对关系,建了朝贡体制,并在长城沿边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开设互市,开始进行边境贸易,史称“隆庆和议”。
隆庆和议明朝与蒙古近二百年的敌对状,长城沿线迎来了较长时间的一段和平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陕西、山西和河北的商人和农民,开始走出长城,到草原上去贸易和谋生,这就是走西口的正式开始。
走西口缓和了关内的人地矛盾,也促进了草原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导致了明朝中后期边境兵备松弛,部分商人向慢慢崛起的女真走私战略物质的不良后果,这些都是后话。
走西口主要是什么路线呢?西口包括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和河北独石口,这三个关口即四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
我们以杀虎口为例。杀虎口位于山西朔州右玉县,明代是长城要塞,原名杀胡口。隆庆和议之后,明朝在这里建立了马市,杀胡口也成了长城边上的商贸重镇,时间一久,“杀胡口”这个名字确实不友好,于是改成了杀虎口。
随着走西口的盛行,晋商也迅速崛起。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田,要做一个离家的游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到了清朝,长城不再是边境线,走西口也进入了高潮。经过康雍乾三世的休养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人多地少矛盾更加突出。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
清朝时期,走西口的路线有了更多选择,除了杀虎口,大同张家口等路线也是人们出关的重要道路,因为走西口,草原上也出现了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