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珠江三角洲两千年来的地形变化

东江学习社吖 2024-12-09 10:26:25

海岸线从来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尤其是大江大河的出海口,往往在两三千年的时间里,就有沧海桑田的巨变。

我曾经写过一篇《江苏有哪些县,是被黄河冲积出来的?》,详细介绍了黄河对中国海岸线的影响,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珠江三角洲两千年来的变化。

秦汉时期

秦始皇攻占岭南之后,在今广州市设立了南海郡,郡治为番禺城(今广州市),管辖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广东省。

秦汉时期,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还是一片大海,珠江口呈倒U字形,番禺城(今广州市就位于倒U字的顶端。今天的佛山市基本上还在海底,中山市和珠海市只是海中的一个沙洲,今天东莞市西边大片土地也在海底。

当时的东江、北江和西江还是三条完全独立的河流,各自注入大海。

我们再来对照一下今天的珠三角地图,就能更清楚了解,当时哪些镇、街还在海底。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今天的珠三角平原大部分都在海平面以下,现在很多经济重镇当时还是一片汪洋。确实,按照史料分析,当时广东的人口主要集中在粤北和西江流域,中原移民也是通过潇贺古道先下西江,再向广东扩散。汉武帝时期,合浦和徐闻一带的海港比番禺还兴盛。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汉朝时,苍梧、郁林、合浦等郡的人口和设县的数量,均远大于广州所在的南海郡。当时的南海郡设有六县:番禺县,博罗县,中宿县(今清远),龙川县,四会县,揭阳县。而郁林为12县,苍梧和交趾均为10县。

南朝至唐代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今茂名地区的冼夫人崛起,历经梁、陈两朝,统一岭南,至隋文帝时期又归顺隋朝。

隋朝时期的珠江三角洲,海岸线轮廓比起秦朝没有太大变化,但珠江口海面上的沙洲开始增多,今天番禺、顺德的部分城区也开始露出了水面。珠江口东面多了一个宝安县,西面多了一个新会县。

唐朝时期,广东还被中原视为“蛮荒之地”,贬谪到广东的官员很多,如韩愈、牛僧孺、宋之问等。但这时候北方人也不段南迁到广州,广州已经成为南方最重要的港口。

宋朝时期

宋朝时期,广东地区的人口有了显著的增长。这一时期,尤其是靖康之耻之后,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中原人口南迁,其中包括士大夫、平民和军人。这些移民带来了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改善了岭南的农耕模式,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例如,张九龄开凿梅关古道,使得南北交通更加便捷,进一步促进了人口流动和文化交流。

据史料记载,宋代的移民广东的人数是唐朝的5倍以上,南宋时期,广州一带的移民人数已经超过了原住民。因为人口的增加,宋代移民在广州一带围海造田,珠江口的海岸线进一步收缩。

这一时期,珠江口地形最大的变化是,东岸的今东莞市陆地面积有一定的扩充,出现了很多盐场。盐场密布,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靖康之耻就,宋朝的主要产盐区,苏北的盐场丢失了,不得不加大南方盐场的开发。

珠江口也不再呈现倒U字形,海面沙洲和围垦区密布,大大小小的河岔湾沟把这些新增陆地分割的支离破碎,珠江口的主水面被大大收窄。

珠江口在北宋时期多了一个信安县,后来并入了新会县,但又增加了一个新县,香山县。

在宋元时期,珠三角代替了粤北,成为广东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宋史.地理志》里记载,广州人口已经有14万户,折合人口的话,应该有100万左右了:“元丰户一十四万三千二百六十一。”

明清时期

明朝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朝廷和地方官府的支持下,珠江三角洲进行了全面开发。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今天的顺德,南海,番禺等地已经和大陆连成了一片,中山和珠海也和大陆只隔着狭窄的水道,江门也成了内河边的城市。宋末崖山之战爆发地,也由较宽的水面变成了狭窄的西江河道。

明朝时候的广州,已经领州一,县十五:南海、番禺、顺德、东莞、新安、三水、增城、龙门、香山、新会、新宁、从化、清远。

明清时期的珠江三角洲,已经和现在的地形差不多了。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珠江三角洲的填海造陆速度加快,土地面积急剧扩张。从1984年-2019年,珠江口的陆地向南延伸了十几公里,变得更加短小,无数岛屿变成了陆地。

0 阅读:168
评论列表
  • 2024-12-24 20:49

    没有卫星图片对比,信你才怪

  • 2024-12-09 23:59

    认真做文章的没有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