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印度建世界最大最先进高炉,到底利大?还是弊大?会不会泄密?

江上之云商业 2024-11-11 03:56:03

今年9月,在印度发生了一件和我国有关的大事,引发了众多中国网民的强烈关注,众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下面我们就此事好好分析分析,这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这件大事就是,由中国五矿所属中冶赛迪设计并承担核心设备成套建设的世界新建最大高炉——印度塔塔钢厂2号高炉投产,并顺利出铁。

重点在于,此次中国五矿旗下公司所建成的这款钢铁高炉,非比寻常,因为它是目前全世界上最大规格的高炉。

据相关资料透露,这座高炉有效炉容高达6000立方米,每年能够给印度新增铁水总量高达400万吨。

如此巨无霸的先进钢铁设备,无疑给印度整个钢铁行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当然,也体现了中国这个“基建狂魔”在重工业设备制备上的世界领先水平。

一些国人,在为中企能走出国门而感到高兴之余,另一些国人却是忧心忡忡,感觉中企帮印度建成世界最大最先进的炼铁高炉,将损害国家的长远利益。

首先,网友认为,现在印度的人口已经超越了中国,达到14亿,印度2023年GDP已位列世界第五,现在GDP世界第二的中国,主动将世界最先进的高炉技术送入印度,这无疑给未来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工业竞争,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中国将自己压箱底最先进技术,帮助印度迅速提高钢铁产量和技术,最终结果,将可能是大家最不愿看到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极有可能在未来国际钢铁市场上,是中国自己亲手培育出了一个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建造高炉所使用的技术,并不属于最尖端机密技术,但是其中所涉及的工艺和核心装备依然是国际顶尖水平,中国将这些重要的内容全部展现在印度人面前,会不会造成核心技术的泄露?

众所周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和印度因为领土问题,关系并不友好,六十年代中印边界曾爆发过一次战争,近些年来,双方也发生多次小规模边境冲突。

在印度,印度人普遍仇视中国人,虽然他们欢迎中国企业去印度投资建厂,但是看到一些中企在印度发展得红红火火赚大钱后,又心生嫉妒,于是各种各样的盘外招、吃拿卡要、莫名其妙的罚款等下三滥招数接踵而至,如强迫下线中国的一些热门app,无中生有,对印度小米、VIVO、OPPO等手机厂家开出天价罚单,发起抵制中国产品等行为,限制中国记者和公民前往印度……

以上种种事件,都足以证明印度对中国在经济上和外交上的敏感、提防和打压,就是在这种极为恶劣的环境和背景下,中国某公司还上赶着,为不太友好的印度提供世界最先进的工业设备,这难道不是给仇人递刀子、养虎为患吗?

话说钢铁高炉哪家强?

还不是去中国找蓝翔!

此次,中国为印度提供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高炉,再一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重工业技术方面的全球领先技术与成熟工艺。

目前中国所拥有的炉容在5000立方米以上的高炉数量,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在高炉技术上起步发展,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当时,国家刚解放,百废待兴,重工业从无到有,国家非常重视高炉技术的发展,虽然经历过“全民大炼钢铁、超英赶美”等一些弯路,但是通过一代代钢铁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努力,最终于1958年成功建成了第一个100立方米高炉。这一成果也标志着中国的高炉技术正式起步。

2009年,通过几十年不断向先进国家学习和技术积累,我国终于拥有了5000立方米以上的高炉,一跃成为世界高炉技术的领先者,随着第一台高容量高炉面世,随后沙钢、山钢等大型钢铁企业也相继开启了超大容量高炉的研发和生产中去。

虽然,目前中国在高炉研发技术上,已经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但是,国家依旧坚持在做技术升级和发展,提高行业护城河,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建造的高炉会有如此高效的能力原因所在!

中国在建造高炉时,追求目标是1+1>2的结果,所有与高炉生产有重要关系的技术和核心部件,比如除尘技术、鼓风机、甚至是TRT,中国会分别将这些技术不断提升和改良,最终才会呈现出一个近乎完美的产品。

目前,中国2000立方米以上的高炉已经超过了90座,4000立方米的有23座,5000立方米超大炉容的高炉有9座,这些成果促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高炉技术的领先者之一。

正是受益于这些硬实力,目前中国每年生铁总产量还在不断上升,而且全年的总产量甚至占据全球总产量的50%,这个成绩不得不令人慨叹!

据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4》,2023年全球粗钢产量排名如下:

第1. 中国:粗钢产量10.19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53.86%,继续稳居世界第一。中国钢铁工业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拥有众多大型钢铁企业。

第2. 印度:粗钢产量为1.4亿吨。近年来,印度钢铁产业发展迅速,凭借其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全球钢铁市场中的份额逐渐增加。

第3. 日本:粗钢产量相对稳定,2023年产量约8400万吨,以往日本也是钢铁生产大国,其钢铁工业技术先进,在高端钢材生产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

第4. 美国:2023年产量约7800万吨,美国是传统的钢铁生产强国,拥有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和设备。

第5. 俄罗斯:2023年粗钢约7400万吨,在全球钢铁产业中也占据一定地位,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钢铁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难发现世界第一的中国,其粗钢产量,比世界第二至第五名国家的粗钢产量加起来,还要多的多!

由此可见,中国钢铁产业实力之雄厚!

那么,中国为何要帮助印度修建高炉?当第一座国产超大炉容的高炉成功坐落于印度后,网友们不淡定了。

网友们最担心的问题是:这高炉的核心技术是否会泄密?

据一些专家说,国产高炉虽然已经到达印度本土,但是高炉的核心部件,或者是核心控制系统,早已在国内做了加密处理。

也就是说,虽然印度可以使用这座高炉,但是他们却没有办法破译或者拆解出机器最核心的技术。研发人员的这套操作,也是为了防止核心技术的泄露,限制了技术的传播范围。

中国专家认为,虽然印度国内的高炉技术已经起步,但是想要自主研发出如此高水平的高炉,他们可能真没有这个实力。而且,中国与其他国家在钢铁项目上的合作也不是第一回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出现任何技术泄露的情况,所以专家相信,此次中国依然有实力去杜绝技术泄露的局面。

但是,印度钢铁企业真的是那么弱鸡吗?我们的高炉技术真的不会被泄密、被偷走吗?

首先,印度虽然一些地方很贫穷很落后,但是,印度钢铁行业却真不差,印度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大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很早就推出自己的“钢铁梦”,这还要追溯到9年前的2015年印度总理莫迪就提出钢铁振兴计划,当时,莫迪在五万钢铁工人誓师大会上展示决心:钢产量要超过中国,将来某一天要用印度的钢铁制造航空母舰。

2015年6月1日,时任印度联邦钢铁和矿业部部长托马尔就曾经提出,印度未来10年将投资2.94万亿卢比(相当于461亿美元)以提振该国钢铁产能,并计划在2025年前将该国的粗钢年产能提升至3亿吨左右。

其中印度塔塔钢铁,是塔塔集团全资拥有的一家印度支柱产业公司,成立于1907年,总部位于印度Jharkhand邦 詹谢普尔,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企业。目前年产能达2700万吨,为世界第六大钢铁公司。塔塔钢铁的业务遍及世界45个国家,制造中心分布于英国、荷兰、印度、新加坡、越南、泰国以及中国等。

其中塔塔钢铁,甚至还在中国的无锡和厦门分别投资建有两个钢厂,在辽宁建有一个钢铁生产用耐火材料厂,共雇用了700名当地员工;塔塔钢铁同时也在中国大量采购钢铁设备。塔塔钢铁在中国采购加销售的营业总额为20亿美元。

据报道,2022年塔塔钢铁位居《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370位。

现在你觉得印度的钢铁企业还差吗?

早在2007年2月,塔塔钢铁就出资113亿美元成功收购欧洲第二大钢铁公司英荷科鲁斯(Corus),创下印度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起海外并购纪录,并使塔塔钢铁一跃成为世界第六大钢铁公司。

印度塔塔钢铁,被认为是世界上制造成本最低的钢铁公司。

在面临全球铁矿石价格上涨和能源价格高企带来的成本压力之际,塔塔钢铁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制造成本最低的工厂之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塔塔钢铁在印度拥有自己的铁矿石资源,同时生产效率也很高。

其次,印度人的素质并不差!

我们平常看到的一些报道,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印度负面的新闻,如农村文盲多,一些企业招聘的劳动力素质很差。

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印度推行的是精英教育。

印度基础教育虽然很拉胯,但毕竟14亿人口大国在那里,金字塔尖总能出一些精英人士,当然,最后精英们大多都出国了,跑美国加拿大等地方了。印度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人才流失国,在美国所有移民中,大学学历比例最高的就是印度裔,高达72%,其次是马来西亚裔60%、蒙古裔59%,而我们的华裔只排第四,53%。

可以这么说,在425万印度裔美国人里面,根本没几个是去刷盘子扫大街的,全都是高端精英白领成功人士。

为什么印度人在美国这么成功?

有人给出的理由之一,就是印度一些教育非常厉害。众多美国大公司的印度籍CEO、程序猿都是在本国读完大学本科,再去美国深造的。这么看来,起码印度高等教育的确不错!

像印度最顶尖的学府——印度理工大学,是N多印度CEO的母校,它有个昵称:加州理工预科班。印度当地流传着一句:只有考不上印度理工大学的人,才去麻省理工。每年报考印度理工大学的学生高达130万之多,而最后录取的,仅有1万人,录取率之低堪称残酷,可以说是全世界最难考的学校之一。落榜的学生甚至可以很轻松就考进美国名校。

印度理工毕业生每年3000多人,百分之八十去美国读研读博,学成后只有7%回印度工作。

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全球第65名,是印度最好的大学,排名虽不如我国的北大、清华、浙大、上海交大,但高于复旦大学的第92名。

印度理工学院新德里分校,排名全球第72名,也高于我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第100名。

印度人擅长数学,培养的理工人才,在美国、英国、欧盟都比较受欢迎。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印度国内,最顶级的程序员年薪是1.25万美元;而如果去美国工作,程序员的平均年薪是7.5万美元,还不用喝恒河水和牛尿,是你,你也不会选回国吧。

最典型的行业就是IT,全球三大互联网公司:苹果、谷歌、微软中,印度裔高管占了将近六分之一。

而硅谷的印度籍员工人数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一,以至于众多科技公司的食堂都飘着咖喱味,让访客误以为自己来到了印度孟买。硅谷有个著名的段子:印度出口美国的最佳商品是什么?答案是CEO。

比如谷歌现任CEO桑达尔·皮查伊,出生于印度清奈市。在印度读完本科后,去美国斯坦福拿到硕士学位,又在沃顿商学院读MBA,2004年加入谷歌,代表作:谷歌浏览器和搜索工具栏。2015年8月出任谷歌董事长、CEO,2019年出任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ceo。皮查伊智商极高,过目不忘。

微软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本科也是在印度读完,毕业后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读硕士,在芝加哥大学读MBA。1992年加入微软,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纳德拉的上级就是著名的微软华人高管、复旦大学毕业的陆奇。结果,没多久,纳德拉就被提拔反超了陆奇。

2014年2月,纳德拉成为微软 CEO,曾经的上级陆奇,反而成了他的副手。据说,此后纳德拉为了给自己的印度同胞腾位子,把陆奇给排挤走了。

还有IBM的CEO阿尔克温·克里希纳,本科还是在印度读的,1990 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毕业后加入 IBM,一干 30 年。2020 年,他出任IBM首席执行官。

此外,像摩托罗拉、诺基亚、Adobe、闪迪、软银、万事达卡、标准普尔、联合利华等这些世界著名的行业大公司,都聘用印度人担任CEO。已经退休的百事可乐前CEO卢英德也是印度人。

另一个印度人扎堆的行业是医疗领域,据统计,超过10%的美国医生是印度人,超过50%的美国药房为印度人所有,前美国卫生部长维维克·穆尔蒂也是印度裔。

除了政界、科技界、企业界外,印度裔还占领了美国大学的商学院,比如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纽约大学等名校的商学院院长都是印度人。

相比印度裔的风光无限,在美国的华人就低调内敛多了,美国的世界500强企业,没有一个华人或华籍CEO;每届美国政府高官里,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人,而且个个都有中国宝岛的背景。

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是因为印度移民很多吗?

非也,据2019年的美国人口普查数据,全美大约有425万印度裔美国人,占全国人口约1.3%。而华裔占了1.4%,比印度裔还要多一点。

所以说,目前的印度是要人有人,要政策有政策,要企业有企业,印度有一批高智商人才:

有印度理工学院,有世界前十的钢铁巨头塔塔钢铁,有政府的宏大规划和大力支持,对于印度的钢铁梦,对于想赶超中国钢产量的誓言,我们真的不当一回事吗?不该居安思危吗?

著名评论观察员项立刚就曾发表长文,说这是谁的决策,并问经济学家在哪里?为什么要这么干?说这不是挣钱,是为压制中国产业提供资源和能力。

项立刚表示,在看到这篇报道时,自己是感到十分震惊的,还提出中国需要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

项立刚反问,我们帮印度设计并建设的钱款是从哪里来的,称如果这钱也是我国贷款的。那根本就不是挣钱,而是给自己国家的发展埋下了一个隐患。

项立刚还在文中质疑了我国的一些经济学家。表示我国的经济学家有那么多,还天天会做那么多所谓的战略研究。

但是真正遇到十分重要的事情,比如我国的大型企业去帮助其他国家制造高炉的事情。他们却都没有研究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项立刚还批判了我国的部分没有什么作为的经济学家,说他们只会给出发钱的方案。

也有网友甚至说。这是在资敌,给潜在的敌人送炮弹、递刀子。

因为这个高炉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印度的钢铁产量和质量,有利于提高印度的坦克、炮弹的质量,为印度在藏南对峙中取得有利的军用物资。

而从另一个方面说,人们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

因为从古至今,我国的一些独有的技术和信息,被偷、被抢、被泄密的事件就不在少数。

如一百多年前,中国茶叶在不经意间,被英国人罗伯特·福钧偷走武夷山大红袍树苗和种子,短短数年时间,印度阿萨姆红茶,就从扶不起来的阿斗,变成了质量完全不逊于中国茶叶的品种。而其独特的口味,在欧洲市场反而比中国产品更受欢迎。

1866年时,英国只有4%的茶叶是来源于印度。可是到了1903年,却有59%的茶叶是印度出产。当时,中国茶叶出口占世界总比例,降低到了可怜的10%。

可以说。仅仅这一项,就导致清政府每年损失数亿两白银的外汇!甚至可以说,这也加速了清政府的倒台。

而罗伯特·福钧,这个茶叶大盗,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和进程。他使得中国茶业退出了西方市场近百年时间。时至今日,中国茶叶依然没能恢复曾经的垄断地位。造成当今惨痛的现实,是自己对资源和制作工艺外泄,至使中国茶叶在世界市场占有率,丢失殆尽。

即使在当代,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西方国家也长期对中国武器、科技乃至珍贵数据进行布局和偷窃,有些甚至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存和国防安全。

这么说的可是一点也没夸张。

比如近些年,安全防护措施更加戒备森严的国防领域如东风导弹、电磁炮等武器技术、商业领域稀土提取、宣纸制作等工艺、还有非常机密的气象和基因数据等等,在其他国家的长期布局下,中国武器、科技乃至数据都被西方间谍给窃取过,而且这个窃取的时间跨度甚至长达百年。

如果我们再把时间拉得足够长,你会发现,中国科技被国外偷窃或泄密的案例非常多,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很多很多。如,科技类的人工智能算法、静电陀螺仪;动物的梅山种猪、中华黑猪;植物领域的水稻亲本种子、野生大豆;传统手艺中的中医配方、景泰蓝瓷器等等。

看了这些报道,确实让人生气,让人痛心疾首。

好在,最近中国相关部门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比如,中国开始对印度禁售盾构机。

根据媒体报道,10月27日,印度工业部长高耶尔受邀访问德国,与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高耶尔吐槽道:“为什么你们出售给我们的盾构机,是中国生产的?”哈贝克很尴尬,没有回答。随后,高耶尔自言自语道:“因为中国禁止对印度出口大型盾构机,我们被迫曲线救国,找德国公司购买。可中国却不许德国把盾构机卖给我们。”

为什么中国要对印度禁售盾构机呢?

关键在于,印度买盾构机,是为了对付中国。

印度进口盾构机,是要在中印边境一侧开凿隧道,大修公路,铁路,增强印军的兵力、武器投送能力。

这相当于印度买中国盾构机,是用于反向对付中国军队,基于此,我们当然不能卖给它了。

其实,建造钢铁高炉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最终,印度钢铁企业强大了,最终也是会造出大量枪炮导弹军舰等等,掉过头来对付我们的,所以,真心希望相关部门一定要及早警觉啊!

0 阅读:0
江上之云商业

江上之云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