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空军最近发布的一段视频重点介绍了苏-27“侧卫”战机飞行员在俄乌战争中的感受,这位飞行员的称号是“维京人”。
对乌克兰的飞行员进行采访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即使乌克兰空军已经引进F-16,其战力主体依然由苏联时代的苏-27和米格-29构成。“维京人”在采访开始时对俄罗斯于2022年2月24日发动全面进攻后最初几天的战斗进行了一些反思,他的经历听起来与已故的米格-29飞行员"Juice"非常相似,“Juice”在2023年因训练事故丧生。
在早期战斗中,“维京人”关于俄罗斯防空系统的情报被潦草地写在一张他撕下的地图上,对生存至关重要的信息通过飞行员之间的口耳相传进行交换。这些地图仅显示了进入战斗区域的最佳航线,圆圈显示了俄军防空系统的大致打击范围。当时第39旅的主要工作是试图打击从白俄罗斯起飞的俄军战术飞机,俄军的苏-35和苏-34总是在夜间以极低高度渗透入乌军防线。
根据“维京人”的说法,当时乌军苏-27的机体结构、飞行性能、航空电子设备和导弹武器比俄军的苏-35落后两代。在开战时乌军苏-27的机体结构并未经过改进,还停留在苏联解体时的早期苏-27水平,而俄军苏-35的机体结构经过大幅改进,虽然外表还是苏-27的样子,内部已经脱胎换骨;乌军苏-27还在用苏联时代的卡塞格伦雷达,而俄军苏-35用的是无源相控阵雷达;乌军苏-27只能发射R-27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这种导弹的作战效能差强人意,作战效能可能还比不上美制的AIM-7麻雀系列空空导弹,而俄军苏-35已经标配R-77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
由于硬件落后,乌军苏-27只能将战斗策略简化为尝试与俄军苏-35进行近距空中格斗,基本放弃对雷达与导弹性能要求更高的超视距空战。但是乌军苏-27很少有接近苏-35的机会,总是被苏-35在远距离发射导弹驱赶。
在2022年局势最危急的日子里“维京人”经历过一些非常艰险的战斗,有一次俄军苏-35在远距离向他的苏-27发射4枚R-77导弹,然后俄军SA-11地面防空系统又向他发射2枚导弹,他使出浑身解数终于摆脱这6枚导弹的打击,差点就被击中了。还有一次在2022年3月1日当晚的战斗巡逻中,由于天气恶化,苏-27的导航设备发生故障,他必须在地勤员的指导下降落在乌克兰西部的斯塔罗科斯扬蒂尼夫空军基地,他说那次差点就迷航坠机了。
俄军的防空系统使乌军战机难以投放常规非制导弹药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然而从2022年9月开始,北约提供的精确制导弹药对乌军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由于北约提供的精确制导弹药射程更远,乌军飞机能够保持在俄军防空系统射程外发起对俄军战线上地面目标的打击,现在第39旅的苏-27已经从防空巡逻任务转向更具进攻性的打击任务,这让“维京人”感到十分欣慰。
“维京人”表示他在驾驶苏-27发射美制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打击俄军地面目标的成功率达到90%,充分证明了“哈姆”反辐射导弹确实是一款非常可靠的精确打击武器。俄罗斯方面曾经高度怀疑北约的精确制导武器能否与苏联时代的飞机集成在一起,后来就被打脸,北约方面用特殊的挂架与驾驶舱火控显示设备对乌军战机进行适度改装,现在连苏-25都能投射法国的“锤子”制导炸弹了,具体请看:苏-25的进化,这次是“锤子”火箭助推制导炸弹
“维京人”解释说俄罗斯方面对乌克兰空军能够使用北约武器的高度怀疑正中他们的下怀。在战斗中乌军苏-27依仗“哈姆”反辐射导弹摧毁了很多俄军防空系统,并迫使俄军防空部队转移阵地,这给了乌军战机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可以尝试打击乌克兰境内的俄军重要目标,甚至包括俄军的指挥机关。
第39旅后来还接收了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增程版(JDAM-ER)和GBU-39/B 小直径炸弹(SDB),一架苏-27可以挂载多达8枚小直径炸弹。“维京人”认为对于俄军防空系统来讲小直径炸弹比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更难对付,因为小直径炸弹的雷达特征更小,而且可以集群攻击,其射程比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