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能够复制谷爱凌式的的成功吗?别闹了

笔墨之林慢行路 2024-03-12 06:08:50

每周精读一本书。

大家好,今天是阿飞陪你读书的第4天,精读的是——《多谈谈问题》。

原书的第五个访谈的标题叫《走出对成功的崇拜——从精英的傲慢看优绩主义陷阱》,教授们的谈话总是高屋建瓴、高瞻远瞩,说的过于深奥大家会听不明白,那么,今天我们就简单地来聊一聊成功这个话题。

01

什么是优绩主义?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优绩主义的概念。

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在《精英的傲慢: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一书中对优绩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判。

桑德尔指出,优绩主义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机会平等,即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去展示和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优点;二是自由选择,即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职业道路。

然而,这两个假设在现实社会中都难以实现。

机会平等受到家庭、社区、教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自由选择受到市场、政府、媒体等多种力量的制约。

因此,优绩主义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获得相应的回报,而是让那些已经拥有优势和资源的人更加富有和强大,而让那些处于弱势和困境的人更加贫困和无助。

桑德尔认为,优绩主义不仅造成了经济上的不平等,还造成了道德上的不平等。

优绩主义让成功者过于自负和骄傲,他们认为自己的成功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得来的,而忽视了运气、机遇、帮助等其他因素的作用,也忘记了对社会、国家、时代等更大的整体负有责任和义务。

优绩主义也让失败者过于自卑和沮丧,他们认为自己的失败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无能和懒惰造成的,也失去了对自己价值和尊严的认同。

输家和赢家的划分正在加剧不平等,正在滋生耻辱和怨恨;它正在造成巨大的破坏,对于那些在激烈竞争、补习班、“996”中胜出的人而言也是如此。

因为此,优绩主义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暴政,它在赢家和输家之间划出了一条鸿沟。

02

现实生活中,“成功人士”为什么总是少数人?

访谈内容的开头部分提到了两个非常励志且有名的人物,一个是90年代曾经风靡中国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另一个是这两年来横空出世的自由式滑雪世界冠军谷爱凌,这两个人身上的共同标签就是“努力并优秀”,这让她们成为了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榜样人物,很多年轻人也都非常“崇拜”这样的偶像人物,甚至以自己粉的不是明星而是这样的优质偶像而略感骄傲,好像自己也成为了这样的人一样。

谷爱凌说:“只要足够渴望和足够努力,我就能做到任何事情。”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成功的要素就真的只需要“足够渴望”和“足够努力”两项因素吗?

我们从小就会被父母耳提面命地教育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尤其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更是被寄予厚望,希望可以通过大学这样一个跳板,让孩子飞出贫穷落后的小村庄。

如果偶尔一次孩子考试成绩差了,老师和父母便会认为一定是孩子这个阶段没有努力。

努力,似乎成了一个“干啥啥都成”的法宝。

然而,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即便每个将士都是腥风血雨拼杀过来了,也会有绝大多数人被挤到桥下去,过不了这座独木桥。

大学四年毕业,社会依旧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筛选机器,优秀的人被选到上面一层去,不那么优秀的人便被过滤到下面一层去。

问题来了,那些没有通过高考和通过高考后又被社会所淘汰的人,真的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吗?不够渴望吗?

当然,不是,我相信,在一些人身上,他们的渴望和努力并不会比谷爱凌少一丝一毫。

可为什么他们就没有成功呢?

很简单,成功需要的因素远不止努力和渴望,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家庭、智商、性别、健康、人际关系,是否有优秀的导师,是否会有贵人相助,甚至还有个人的外貌长相,毫不夸张,这些因素都会决定一个人在某个十字路口的人生走向。

而那些成功了的人呢?

在《精英的傲慢》一书中,作者提到,他们会更加相信自己的成功就是因为自己足够努力,成功完全是自己的功劳,他们理所应当得到成功带来的回报,甚至会认为那些成就不如自己的人就应该承受他们当下的境遇,他们需要为自己的“不努力”而付出代价。

还有一部分天赋很高的人,他们则倒在了激烈竞争带来的巨大的压力面前,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焦虑、抑郁情结弥漫,自杀率不断上升。

03

如何定义我们自己的成功?

当我们了解了优绩主义的概念,以及它所带来的现实危害之后,我们又应该如何破除这种困境呢?

我们还需要努力吗?当然需要努力。毕竟对于绝大读书人来讲,通过努力考入大学依旧是一条相对靠谱的人生出路,尽管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帮你实现阶层的跃迁。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什么?是社会评价标准和体系?

什么是成功?

只有像哈佛女孩刘亦婷和世界冠军谷爱凌那样才算得上成功吗?

并不是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成功标准。

就像书里面提到的,即便我们不是优绩主义的幸运儿,也要想办法过好这一生。

第一,要停止对于此类人物的过度崇拜,珍惜自己的人生,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自己、家人、朋友以及周围的环境上,去享受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第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谷爱凌有谷爱凌式的的成功标准,我们也同样有自己的成功标准,自己给自己所做的事情定评价体系,成功的方式不一定要成为世界冠军,养活一株花、喂好一只猫、种出一片丰收的庄稼地,同样是一种成功。

第三,努力识别那些社会公认的成功标准背后的陷阱,比如大家会公认一个人不工作挣钱就是虚度光阴,会公认清华大学毕业后跑去卖猪肉就是浪费社会资源,甚至吐槽大学都白上了,会公认一个成年人到了一定阶段就应该去结婚生孩子,等等。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所有这些公认的社会评价标准,究竟是谁提出来的,谁又会从中受益?是我们这些苟活在基层里的普罗大众吗?肯定不是吧。

社会应该一种更为健康的方式进行运转,每个人都应该享受自己的生活,从生活中体验到真正的快乐,而不是被这个社会卷起来,稀里糊涂地跟着往前跑,到头来庸庸碌碌一辈子,看似付出了很多,但实际最后得到的也并非是自己喜欢的、想要的。

0 阅读:3

笔墨之林慢行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