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才能共赢,中国接连五问美国,阿斯麦官宣想要在中国进行投资

以山爱科学 2025-03-19 04:35:09
导读:

三月七号,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了记者会。

这次记者会长达一个半小时,中国外交部长回答了记者很多问题。

比如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乌克兰危机等等。

其中关于中美关系的总结非常的好。

其中明确了一点,对中国进行打压遏制,然后又想和中国发展关系,这是一种妄想。

当然这不是原话,大概意思如此。

接着就是五问。

美国从这些年的关税战、贸易战中得到了什么?

贸易逆差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制造业的竞争力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通胀是好转了,还是恶化了?

民众的生活是变好了,还是变糟了?

这五问总结的非常好,中国一直在倡导合作才能共赢,而这些年中国逐步的走出困境,而且越发的强大,已经证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是正确。

那么今天就围绕这件事来说一说。

中国五连问

中美之间最早的关系有合作也有竞争,但到了2018年之后就改变了,变成了全面竞争。

当然了进入到全面竞争是美国发起的。

如今过去了六年,美国得到了什么?

首先来看一下关税战和贸易战。

关税战和贸易战,看起来像是为美国好,筑起小院高墙,维护本国利益。

事实真是这样吗?

别忘了,如今人类社会高度发达,已经进入到全球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尤其是中美之间更是如此。

最简单的说,中国有商品,美国有市场,双方是一种互惠互利的互补关系。

但美国并没有看到这些,而是见小利忘大利。

比如,在2018年美国依据301调查,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甚至限制中国企业对美国投资和并购。

从同年的七月八月,分两批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价值五百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再到九月份对两千亿美元中国出口到美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

当然中国也进行了反制,对美国价值六百亿美元的商品进行了加征关税。

整件事并没有因此停下来,虽然双方在2020年一月份签署了一份经贸协议。

但在2021年,新一届美国政府上台之后就变了,重启上一届政府加征关税程序。

从中就能看出美国出尔反尔,对中国进行不断施压,就是要不断提升贸易战。

但美国得到了什么?

最简单的说,美国的每一户家庭,平均年成本增加了一千六百块美元。

所以贸易战和关税战,最终还是回馈到了美国自己的身上。

而美国挑起关税战、贸易战的一个借口就是减少贸易逆差。

所以贸易逆差减少了吗?这是中国五问中的第二问。

没有,不仅没有,还增加了。

根据美国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的时候,美国货物贸易的逆差高达1.06万亿美元。

当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那么在2018年之前美国的贸易逆差又是多少呢?

只有八千九百一十三亿美元。

所以贸易战,关税战之后,美国的贸易逆差不仅没有改变,还加重了。

不过必须承认,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从2018年到2023年之间,确实降低了。

虽然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缩小了,但总逆差变大,而且变的很大。

美国占便宜了吗?

显然没有。

所以还是上文提到的一句话,中美之间是互补关系,中国有商品,美国有市场。

去掉中国的商品,只能去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而成本会变的更大。

这种货物的贸易逆差当然会快速的增加。

比如美国对墨西哥的贸易逆差,从2018年开始就一路走高,增长了17%。

抛开问题看实质,美国其实是无法降低对中国商品的依赖。

那么中国能否离开美国市场的依赖呢?

不得不说美国的市场很大,但人家不让进去,那么中国就只能去别的市场看看。

比如智利,这是首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南美国家,如今中国已经是智利的首个贸易伙伴。

2019年生效的中智自贸协定,让双方零关税的覆盖率达到了98%。

农产品的交易,让智利的岗位多出了二十多万个,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三千两百四十公顷,截止到2022年的时候,就增长到了六万一千公顷。

美国和智利的对比,孰好孰坏就不用多说了。

再来说,美国制造业。

在1977年的时候,美国的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是16%,此后就开始持续下降,到了2021年是10.5%。

在2022年略有回升,到了2023年又掉回10%到11%之间。

如今2024年已经过去,数据也出来了,变成了9.96%。

美国一直高喊制造业回归,但数据是不会欺骗的。

现如今很多人都知道制造业对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美国这个数据可以说是非常的惨淡。

当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其他国家如何呢?

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算是比较好的,他们占据本国GDP有18%和20%。

中国的制造业占GDP又是多少呢?基本维持在25%左右。

美国的制造业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一个关键原因是,美国的基建有问题,比如电力、交通等等,满足不了让大批的制造业回归的。

要知道电力是制造业的动力,交通是制造业的命脉。

那么第三个问题,关于美国制造业是上升还是下降,答案就已经出来了。

接着说说通货膨胀。

加征关税的一个本质其实就是成本转嫁,有句话说得好,羊毛出在羊身上。

当关税开始涨价,制作产品的企业是不可能亏本交易,涨价是必然的。

比如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院发布过一份报告,其中提到在贸易战中,美国对中国16%的平均附加关税的结果,是让美国的CPI提升了1.3%。

什么是CPI?指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要知道居民消费会保持一个平衡,因为每个月的支出几乎是固定的。

这个指标上扬,意味着整体物价水平开始上升,也就是说居民的可消费商品下降,从而会引发企业对未来商品销售的担忧,因为他们要面对库存积压的问题。

最终会影响到对企业的投资,然后会出现企业的经营问题等等。

这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这还说明不了什么,说点直接的。

比如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就要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关税,很多研究机构对于这件事都有过研究,认为这个行为会导致美国的通胀提高1.1%到1.4%。

再具体一点,比如美国对中国钢铁、铝加征关税,会让美国相关的建筑业和企业的成本飙升。

所以美国的小院高墙会推高通货膨胀。

至于民众生活好坏,上文已经提到了美国家庭每一户年平均成本增加一千六百美元。

阿斯麦的事。

五问美国,事实胜于雄辩,合作才是共赢的基础。

在2024年的时候,中国已经成为了阿斯麦的首个大市场,销售占比中国市场占据36%以上,这个量已经超过了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美国、韩国的总和。

这些年下来,已经表明对中国的限制越多,中国的自力更生越强。

这话是阿斯麦的CEO说的。

所以之前紧跟美国脚步的阿斯麦,这次选择了退出对中国的限制,宣布在中国投资建设新的维修和回收中心。

这也表明了阿斯麦已经开始拒绝配合美国对中国的围堵。

总之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合作是敞开的,这是作为一个大国的担当。

0 阅读:0
以山爱科学

以山爱科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