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临终吐露,当年被蒋扣押,背后救他一命的其实不是宋美龄

勇敢的历史啊 2024-10-23 04:06:33

张学良临终吐露,当年被蒋扣押,背后救他一命的其实不是宋美龄

1991年,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座公墓里,90岁高龄的张学良颤颤巍巍地站在一块墓碑前。墓碑上刻着"FENG TZE CHANG"——张于凤至。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少帅,此刻却泪流满面。多年来,世人都以为是宋美龄的周旋保住了张学良的性命。然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张学良道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真正救他一命的,竟然是这位被他辜负的原配妻子——于凤至。这个惊人的揭露,让我们不禁对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产生了诸多疑问:于凤至究竟做了什么?她是如何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保护了张学良?而张学良与宋美龄之间,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父母之命,少帅新婚

要说起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姻缘,那可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故事。

话说1916年的春天,奉天大帅府里闹腾得厉害。只见大帅张作霖正在和自己的宝贝儿子张学良吵得面红耳赤。

"汉卿啊,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听爹的话呢?"张作霖一拍桌子,"我给你找的这门亲事,那可是千挑万选啊!"

张学良倒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撇撇嘴道:"爹,我这还没到谈婚论嫁的年纪呢。再说了,您给我找的这个姑娘,我连见都没见过,怎么就能娶啊?"

张作霖听罢,哈哈大笑起来:"你小子,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我给你找的这个于家姑娘,那可不是一般人。听说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十三岁就已经是郑家屯出了名的才女了。最重要的是,我找人给她看过生辰八字,那可是贵人之相啊!"

张学良听了,心里还是不以为然。他可是新时代的青年,哪里还信这些封建迷信?

可张作霖却不依不饶,非要张学良第二天就去提亲。无奈之下,张学良只好答应下来。

第二天一早,张学良来到郑家屯,却并没有直接登门拜访。他让人送上了一份礼单,上面写满了丰厚的聘礼。在这个高傲的少帅看来,一个乡村小女子,肯定马上就会答应。

谁知,这份礼单很快就被退了回来。张学良一看,顿时来了兴趣。这个叫于凤至的姑娘,倒是有点意思。

张作霖得知此事后,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脾气,于是出了个主意,让张学良乔装打扮,去偷偷见见于凤至。

就这样,张学良装扮成一个商铺掌柜,来到了于家。他假装是来和于凤至讨论一幅画的。

"这幅画嘛,"张学良故作高深地说道,"我看它的构图倒是不错,就是颜色搭配有些问题。"

于凤至听了,不禁莞尔一笑:"这位掌柜的,您说的倒是有道理。不过,您可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吗?"

张学良一愣,摇了摇头。

"这幅画啊,"于凤至笑着说,"可是明代大画家沈周的真迹呢。您说它颜色搭配有问题,恐怕是有些不妥吧?"

张学良顿时哑口无言,心里却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姑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这样,两个年轻人你来我往,谈笑风生。张学良发现,眼前这个姑娘不仅长得水灵,谈吐更是不凡,完全不是他想象中的乡下姑娘。

回去后,张学良把这事一说,张作霖乐得合不拢嘴:"我就说嘛,这个于家姑娘准没错!"

就这样,1916年春天,张学良和于凤至喜结连理。婚后,两人的感情倒是十分甜蜜。张学良发现,于凤至不仅知书达理,还很懂得照顾人。每天早上,她都会亲自为张学良准备早餐,晚上还会陪他读书谈心。

张作霖也很喜欢这个儿媳妇。他常说:"凤至这丫头,可真是给咱们张家带来好运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于凤至很快就为张家添了一男一女。大家都说,张学良和于凤至这对夫妻,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可谁能想到,这段美满的婚姻,却在几年后迎来了巨大的考验。那时的张学良,已经成为了威震东北的少帅。他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大,接触的人也越来越多。

就在这时,一个叫赵四的姑娘出现在了张学良的生命中。这个美丽动人的女子,让张学良一见倾心。两人很快就坠入了爱河。

于凤至得知此事后,心里自然是十分难过。可她却没有大吵大闹,而是选择了默默忍受。她知道,在那个年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政坛风云,命运转折

张学良和蒋介石的"兄弟"情谊,可以说是始于1928年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易帜。那一年,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宣布服从国民政府,这一举动无疑给了蒋介石极大的支持。从那时起,两人便以"兄弟"相称,关系亲密非常。

有一次,蒋介石特地邀请张学良来家中做客。当时的情景,可谓是十分有趣。张学良刚到蒋介石家门口,就看见一位美丽端庄的女子站在那里。这位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

张学良一见宋美龄,顿时愣在了原地。原来,他们两人早在1925年就已相识。当时的张学良,对这位聪明美丽的宋小姐可是一见难忘。而宋美龄对这位英俊潇洒的少帅,也是颇有好感。

蒋介石看到两人的反应,不禁哈哈大笑:"原来你们早就认识啊!看来我这个做丈夫的,还得多留个心眼啊!"

这句玩笑话,让现场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三人相谈甚欢,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从那以后,张学良和蒋介石夫妇的来往就更加密切了。

然而,风云突变,谁也没想到,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了。

那天早上,张学良和杨虎城联手扣押了蒋介石。这一举动,可以说是震惊了全国。蒋介石被软禁在西安,生死未卜。

消息传到南京,宋美龄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她立即派人四处打听张学良的意图。同时,她也开始积极筹划,想要营救自己的丈夫。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宋美龄收到了一封电报。这封电报不是别人发来的,正是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

电报上写道:"仁姐,恳请你出面相救。汉卿虽有过错,但绝无害国之心。望你能看在往日情分上,救他一命。"

宋美龄看完电报,沉默良久。她想起了多年前在蒋介石家中的那次相聚,想起了张学良那双热情而又真诚的眼睛。最终,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保住张学良的性命。

第二天,宋美龄就给于凤至回了电报:"汉卿兄事,仁姊放心......保证汉卿兄之安全。"

就这样,在宋美龄的斡旋下,蒋介石最终决定不杀张学良,而是对他实施软禁。

消息传到于凤至耳中,她长舒了一口气。可是,她很快就意识到,这场风波远没有结束。

于凤至得知张学良被软禁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陪伴丈夫。当时的她正在国外,身体状况并不好。但她顾不上这么多了,只想尽快见到丈夫。

1937年初,于凤至终于回到了国内。她马不停蹄地赶到张学良被软禁的地方。当她看到憔悴的丈夫时,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从那时起,于凤至就开始了她的陪伴之旅。三年时间里,她跟随着被软禁的张学良,辗转了好几个地方。从南京到武汉,再到重庆,每到一处,于凤至都要重新适应环境,重新开始。

在这期间,于凤至可以说是尝尽了人间冷暖。她这个曾经高高在上的少帅夫人,如今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向人求助。有时候,她甚至要亲自下厨,为张学良准备一日三餐。

更让于凤至感到心酸的是,她发现自己的丈夫似乎变了一个人。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帅,如今变得沉默寡言,整日里不是发呆就是看书。

但于凤至从未抱怨过。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正经历着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她能做的,就是默默地陪伴在他身边,给他一些温暖和支持。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于凤至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她依然坚持陪伴在张学良身边。直到1940年,她的病情实在无法继续忍受,这才不得不离开丈夫,前往美国就医。

临行前,张学良对于凤至说:"此行去就医,不管病情未来是否好转,绝不要再回来,照顾好孩子们,安排他们读书,只要蒋介石活着,我绝不会有出头之日,但我只要活着,也绝不认罪。"

于凤至听了这番话,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这一别,也许就是永别。但她还是强忍泪水,点了点头。

就这样,于凤至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程。她不知道的是,这一去,将会揭开她人生中最艰难、也最伟大的一个篇章。

远赴重洋,别有用心

1940年的美国,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的时候。而此时,一位来自中国的贵妇人悄然踏上了这片土地。她就是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

初到美国的于凤至,可谓是举目无亲。她带着满腹的忧愁和对丈夫的牵挂,开始了自己的治疗之路。那时的美国医疗水平虽然领先世界,但对于癌症这种疑难杂症,依然没有太好的办法。

于凤至每天都要接受痛苦的化疗。那种滋味,简直比刀割还难受。可是,每当她想起远在中国被软禁的丈夫时,就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有一次,护士看到于凤至疼得直冒冷汗,忍不住问道:"夫人,您为什么不喊疼呢?"

于凤至苦笑着说:"我的丈夫正在遭受更大的苦难,我这点疼算什么呢?"

就这样,在经过三次大手术后,于凤至终于战胜了病魔。可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下来。相反,她开始琢磨起了一件事情——如何才能帮助远在中国的丈夫?

于凤至很清楚,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改变丈夫的处境的。但是,如果她能在美国站稳脚跟,赚到足够的钱,或许就能为丈夫创造一些机会。

就这样,这位曾经养尊处优的贵妇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于凤至首先盯上了股市。那时的美国股市正处于战后复苏阶段,机会多多。可是,于凤至对股票一窍不通,她只好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起。

每天晚上,当别人都休息的时候,于凤至就坐在书桌前,研究那些枯燥的财经报表和股市走势图。她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夜,直到天蒙蒙亮才躺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于凤至终于掌握了股市的基本规律。她开始小心翼翼地进行投资。

刚开始的时候,于凤至总是战战兢兢的。每一次买入或卖出,她都要反复斟酌。有时候,她甚至会因为担心亏钱而失眠。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于凤至渐渐找到了感觉。她发现自己似乎对股市有一种独特的直觉。每当她觉得某只股票会涨,往往真的就会涨。

就这样,于凤至在股市上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这让她信心大增,决定进军更大的市场——房地产。

1940年代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于凤至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她开始四处考察,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

有一次,于凤至听说洛杉矶郊区有一块地皮要出售。她立即赶去实地考察。当地的房产经纪人看到这个东方女人,不禁有些轻视。

"夫人,这块地可不便宜啊。"房产经纪人说道,"而且,这里离市中心太远了,恐怕不好开发。"

于凤至却不这么认为。她仔细观察了周围的环境,又询问了当地的发展规划。最后,她决定买下这块地。

房产经纪人觉得于凤至是在冒险,但他没想到的是,几年后,这块地的价值翻了好几倍。原来,政府在附近修建了一条新的高速公路,使得这里的交通变得十分便利。

于凤至的眼光和魄力,让她在房地产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很快,她就在洛杉矶买下了两栋别墅。

这两栋别墅,于凤至都按照中式风格装修。其中一栋,她特意留给了赵四和张学良。尽管赵四是丈夫的红颜知己,但于凤至并没有因此而怨恨她。相反,她希望有朝一日,丈夫能获得自由,一家人还能像从前那样和睦相处。

然而,于凤至并不满足于现状。她开始四处奔走,试图为丈夫争取更多的支持。她拜访了不少美国的政要和名流,希望能通过他们的影响力,改善张学良的处境。

可是,于凤至的这些举动,却引起了蒋介石的警惕。他开始担心,张学良在美国的"后院"会不会成为一个隐患?

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1964年7月,台湾的一家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名为《西安事变忏悔录》的文章。这篇文章声称是张学良所写,内容是对西安事变的"认罪忏悔"。

这篇文章一出,立即在海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相信了这是张学良的"悔过"之词。但是,于凤至一看就知道,这绝不是丈夫的作品。

于凤至清楚地记得,丈夫临行前说过:"只要蒋介石活着,我绝不会有出头之日,但我只要活着,也绝不认罪。"

这番话,让于凤至坚信,丈夫绝不会写出什么"忏悔录"。她断定,这一定是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的阴谋。

于是,于凤至决定采取行动。她联系了美国的几家大报,想要揭露真相。她的行动很快就在美国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纽约时报》《洛杉矶太阳报》等权威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这场风波,无疑对蒋介石的声誉造成了巨大的打击。然而,于凤至并不知道的是,她的这番举动,也让丈夫的处境变得更加危险了。

无奈离婚,深情不改

1964年的一个深夜,台北某处秘密会议室内灯火通明。蒋介石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地喊道:"张学良这个老东西,软禁了这么多年还不消停,看来是非得杀了他不可!"

在场的国民党高层们面面相觑,没人敢吭声。大家都知道,蒋介石这次是动了真怒。原因无他,就是因为美国那边闹得沸沸扬扬的舆论风波。

张群作为张学良的老友,此时小心翼翼地开口道:"委员长,张学良毕竟是抗日名将,若是贸然处置他,恐怕会引起更大的风波啊。"

蒋介石冷哼一声:"那你说该怎么办?难道就这么放任他在美国兴风作浪?"

张群沉吟片刻,突然灵光一闪:"要不然,我们让张学良和于凤至离婚如何?这样一来,张学良在美国就失去了后盾,威胁自然也就小了。"

这个提议一出,在场的人都愣住了。谁也没想到,张群会想出这么一个主意。

蒋介石听罢,眼睛一亮:"好主意!不过,张学良那边恐怕不好说通吧?"

张群笑了笑:"委员长放心,这事就交给我吧。我和张学良是老交情了,他会听我的。"

就这样,张群踏上了去往张学良被软禁地点的journey。

当张群见到张学良时,后者正在看书。多年的软禁生活,让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帅变得有些憔悴。

"老张,好久不见啊。"张群笑着打招呼。

张学良放下书,淡淡地说:"有什么事就直说吧,不用客套了。"

张群叹了口气,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张学良。

"所以,你的意思是让我和凤至离婚?"张学良眉头紧锁。

张群点点头:"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你也不想凤至因为你而受到牵连吧?"

张学良沉默良久,最后终于点了点头:"好吧,我答应你。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让我给凤至写一封信,亲自向她解释。"

张群想了想,觉得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就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张群带着张学良的亲笔信,来到了美国。

当于凤至看到张群时,立刻警惕起来:"您怎么来了?是不是汉卿出什么事了?"

张群摇摇头,将张学良的信递给了于凤至。

于凤至打开信,只见上面写道:

"凤至:多年未见,不知你可安好?我在此备受煎熬,但更担心的是你的处境。如今局势所迫,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望你理解,也希望你能放下过去,重新开始。永远爱你的汉卿"

看完信,于凤至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知道,丈夫是在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

张群见状,轻声说道:"夫人,现在您明白了吧?这是为了大家好。"

于凤至擦干眼泪,坚定地说:"我明白了。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我要亲自去见汉卿一面,当面签字。"

张群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答应了。他觉得,让这对夫妻见上最后一面,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就这样,于凤至踏上了回国的旅程。当她再次见到张学良时,两人相对无言,只是紧紧拥抱在一起。

最后,在一纸离婚协议上,两人签下了各自的名字。但是,在离开之前,于凤至对张学良说:"汉卿,不管发生什么,我永远都是张夫人。"

回到美国后,于凤至并没有因为这场离婚而消沉。相反,她更加努力地经营自己的事业,同时也一直关注着张学良的消息。

她常常对身边的人说:"我和汉卿只是形式上的分开,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就这样,于凤至开始了她漫长的等待。她坚信,总有一天,丈夫会重获自由,他们还能重聚。

岁月匆匆,转眼间就是二十多年过去了。1990年3月30日,93岁高龄的于凤至躺在病床上,眼睛一直盯着床头柜上和张学良的合照。

她的女儿张闾瑛守在床边,听到母亲用微弱的声音说:"闾瑛,答应我,要永远记住,你父亲是个好人,是个爱国者。"

说完这句话,于凤至就永远闭上了眼睛。她最终还是没能等到和丈夫重逢的那一天。

晚年相见,真相大白

1991年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90岁高龄的张学良站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座公墓前,双手颤抖地捧着一束白色的菊花。墓碑上刻着"FENG TZE CHANG"——张于凤至。

张学良的女儿张闾瑛搀扶着父亲,轻声说道:"爸,妈妈终于等到你来看她了。"

张学良点点头,将花束轻轻放在墓前。他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墓碑上,仿佛要将那个名字刻进自己的骨髓里。

"凤至啊,凤至,"张学良喃喃自语,"我来晚了,真的来晚了啊。"

这一刻,仿佛时光倒流,张学良又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想起了西安事变后的软禁生活,想起了于凤至不顾一切来陪伴自己的日子,想起了那张无奈签下的离婚协议......

"爸,您还记得妈妈临终前说的话吗?"张闾瑛突然问道。

张学良摇摇头:"我不在她身边,怎么会知道呢?"

张闾瑛回忆道:"妈妈说,'我生是张家人,死是张家的鬼,婚姻虽然接触了,我的心始终属于张汉卿!'"

听到这句话,张学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他蹲下身,轻轻抚摸着墓碑,仿佛在抚摸妻子的脸庞。

"凤至啊,你知道吗?其实真正救我一命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你啊。"张学良说出了这个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

张闾瑛惊讶地看着父亲:"爸,您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不是一直以为是宋美龄阿姨......"

张学良摆摆手,打断了女儿的话:"那只是表面现象。让我来告诉你事情的真相吧。"

原来,在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对张学良恨之入骨,多次想要除掉他。但每次都因为各种原因作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美龄的劝阻。

"当时,你妈妈给宋美龄发了电报,请求她帮忙。"张学良解释道,"宋美龄确实尽力了,但她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

张学良接着说:"真正让蒋介石不敢轻举妄动的,是你妈妈在美国的活动。她在那边建立了广泛的人脉,还投资房地产,为我准备了'后路'。这让蒋介石忌惮不已。"

张闾瑛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当年蒋介石会同意让您和妈妈离婚。"

张学良点点头:"没错。蒋介石以为,只要我和你妈妈离婚,就能切断我在美国的后路。但他不知道的是,你妈妈即使和我离婚,也从未放弃过对我的支持。"

说到这里,张学良的声音有些哽咽:"你妈妈她...她一直在等我。即使我们已经离婚,她依然把自己当作张夫人。她留下的遗产,大部分都给了我......"

张闾瑛听着父亲的讲述,也忍不住落泪。她想起了母亲生前的种种,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母亲总是对父亲念念不忘。

"爸,您知道吗?妈妈生前一直在关注您的消息。"张闾瑛说,"每次有关于您的新闻,她都会仔细剪报保存。"

张学良听了,更是泪如雨下。他想起了于凤至为自己做的一切:陪伴、支持、等待......这一切,都是在默默无闻中进行的。

"你妈妈她......"张学良哽咽着说,"她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父女俩在墓前静静地站了许久,各自沉浸在对于凤至的回忆中。阳光温柔地洒在墓碑上,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

就在这时,张闾瑛突然想起了什么:"爸,您还记得妈妈留给您的那两栋别墅吗?"

张学良点点头:"记得,怎么了?"

"其中一栋,妈妈是特意留给您和赵阿姨的。"张闾瑛说,"她说,希望有朝一日,您能获得自由,一家人还能像从前那样和睦相处。"

听到这话,张学良再次落泪。他想起了于凤至的宽容大度,想起了她对赵四的善意。这份胸怀,让他更加感慨万千。

"你妈妈她......"张学良哽咽着说,"她真的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啊。"

1995年,张学良和赵四终于获准来到美国定居。他们住进了于凤至留下的别墅,开始了他们的晚年生活。

每天清晨,张学良都会站在窗前,遥望着公墓的方向。他知道,在那里长眠的,是一个用一生的爱守护着他的女人。

"凤至啊,"张学良常常这样自言自语,"你放心,我这条命是你救的,我会好好活下去的。"

就这样,张学良在美国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岁月。他常常向身边的人讲述于凤至的故事,讲述这个默默无闻却伟大的女人如何在风雨中守护着他。

在张学良的晚年回忆中,于凤至的形象变得越发伟大。他终于明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真正救他一命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个始终如一爱着他的女人。

0 阅读:12

勇敢的历史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