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的原因,荆州和周边城市相比,缺乏诸如宜化集团、襄阳风神汽车、华新水泥等这样的巨无霸企业。但是2021年,随着这家企业的落地,经过3年多热辣滚烫的成长,这样的历史恐怕将要得到改写。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目标的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2021年10月,华鲁恒升集团落子湖北荆州,以460亿元的重仓投资,打造国内现代煤化工的“航母级”基地。从项目签约、到华鲁恒升一期、二期的投产到三期规划建设30万吨/年TDI项目,彰显荆州新能源新材料基地潜力巨大、华鲁恒升对这里的未来发展极度看好,将打造第二个“航母基地”、甚至超越本部。一个年产值突破500亿元的巨无霸企业热辣滚烫的成长。

一、三大优势,华鲁恒升“第二极”选择落子荆州棋高一着
华鲁恒升选择荆州作为第二基地,绝非偶然。经过长达十年的科学选址,企业最终锚定湖北荆州江陵经济开发区,背后是对区位禀赋、产业生态与政策机遇的精准研判。
地理区位优势是华鲁恒升落子荆州首要考量。荆州地处长江经济带与浩吉铁路的交汇点,兼具“北煤南运”能源动脉与黄金水道的双重优势。浩吉铁路作为我国最长运煤专线,每年输送超亿吨煤炭,其中25%在江陵中转,为煤化工提供了稳定原料;长江航道则让产品能以最低成本辐射长三角及中游城市群。这种“能源输入-产品输出”的闭环,使荆州成为煤化工产业“通江达海”的枢纽。
资源要素保障是华鲁恒升落子荆州关键支撑。煤化工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产业,荆州以“水能化运”四大优势破解行业痛点:年降水丰沛、长江过境水量达468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价格仅0.5元/吨,较西部煤化工基地成本降低50%以上;浩吉铁路输送的长焰煤、不粘煤等优质煤种,适配气化工艺需求;园区配套47个专业泊位、30万方危化仓储及无缝衔接的铁路专线,构建起“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物流成本较传统模式下降30%。

产业生态基础加速了华鲁恒升项目落地。荆州及周边20公里半径内聚集了安道麦、楚源集团等百余家化工企业,涵盖农药、医药、电子化学品等细分领域,形成完整的上下游配套网络。园区内已建成的355万吨级码头、公共管廊等基础设施,以及荆州大学城每年输送的5万名技术人才,为现代煤化工提供了“即插即用”的产业土壤。这种“链式生态”使华鲁恒升能够快速嵌入区域产业链,实现从单体项目到产业集群的跃迁。
二、三级跃迁,从煤化工到新材料技术创新驱动脚步不止
华鲁恒升荆州基地绝非传统煤化工的简单复制,而是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链向高端跃升。目前,基地已形成“基础化学品-精细化学品-高端新材料”三级跃迁的产业架构。
在基础化工层,百万吨醋酸、尿素及30万吨有机胺项目构筑起成本护城河。通过采用多喷嘴水煤浆气化、低温甲醇洗等先进工艺,能源转化效率提升15%,碳排放强度下降20%。特别是醋酸产能突破百万吨后,荆州基地成为长江中游最大的醋酸供应基地,通过专用管道直连江陵石化码头,每吨运输成本较公路降低80元,年节约物流费用超亿元。

在精细化工层,15万吨DMF(二甲基甲酰胺)、混甲胺装置填补了中部地区空白。DMF作为电子蚀刻液、锂电池粘结剂的关键原料,直接服务周边新能源产业集群;而有机胺系列产品则切入医药中间体、环保脱硫剂等高端市场。这种“煤头化尾”的转化,将煤炭价值提升5倍以上。
在新材料层,三期规划的30万吨TDI(甲苯二异氰酸酯)项目尤为引人注目。TDI作为聚氨酯的核心原料,长期依赖进口,华鲁恒升采用光气法工艺,突破催化剂效率和副产物回收技术,预计投产后可满足国内20%的需求。同时,16万吨NMP(N-甲基吡咯烷酮)装置瞄准锂电正极粘结剂市场,3万吨PBAT(可降解塑料)项目则响应“禁塑令”政策,形成绿色材料矩阵。这种“传统+新兴”的双轮驱动,使荆州基地的产品附加值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8倍。
三、三大效应,重构华中新能源新材料生态圈步入发展快车道
华鲁恒升的入驻,正在引发“龙头带动-链式集聚-生态重构”的乘数效应,助推华中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走廊的成型,将重构华中新能源新材料生态圈,无疑也从产业配套、区域协同等赛道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从产业配套看,其年产52万吨蜜胺树脂单体项目,可为周边企业提供甲醛、尿素等原料,带动建筑保温材料、装饰板材等下游产业;百万吨醋酸产能则支撑醋酸乙烯、PTA等链条延伸,潜在衍生市场规模超百亿元。这种“原料不出园”的循环经济模式,使园区内企业原料采购成本降低15%。

从区域协同看,以荆州为圆心,300公里半径覆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都市群,触达1亿人口消费市场。以氮肥为例,“两湖”地区年需求500万吨,华鲁恒升的百万吨产能可就地消纳,运输半径缩短至200公里以内。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基地通过醋酸、BDO(1,4-丁二醇)等中间体,与武汉光谷的半导体材料、岳阳的锂电产业集群形成跨区域联动,助推华中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走廊的成型。
从创新生态看,荆州基地与长江大学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已开展煤基碳纤维、CO₂制绿色甲醇等前沿技术攻关;50个院士工作站则为PBAT改性、NMP提纯等工艺突破提供智力支持。这种“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使企业研发周期缩短30%,专利转化率提升至60%。
2024年11月,华鲁恒升(荆州)有限公司三期30万吨/年TDI项目获湖北发改委备案,项目正在加紧办理前期手续。荆州基地三期项目启动进入倒计时,站在“十四五”中局,华鲁恒升荆州基地的蓝图愈发清晰。按照规划,三期项目建成后,基地将形成煤基化学品、高端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板块,年产值突破500亿元。
2月8日至10日,荆州市委书记吴锦率队到山东、广东开展招商考察, 在集团,吴锦在企业主要负责人陪同下参观了企业新展厅和生产车间。他表示,华鲁恒升荆州基地作为全市单体招商引资最大工业项目,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企业持续深耕荆州,强力推动在建项目投产满产,优先在荆布局投资新项目。荆州市将一如既往提供优质服务保障,让企业在荆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
相信,在荆州的鼎力支持下,500亿级的华鲁恒升荆州基地正在热辣滚烫的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