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抄小路偷袭成都,刘禅如果死守,然后姜维从后夹击,蜀国能得救吗?
这个设想要基于以下两个假设:
1、邓艾率领本部兵马穿过阴平小路,但由于道路狭窄崎岖,曹魏的后续大军未能跟上,导致邓艾孤军深入。
2、在得知成都遇险之前,姜维正在天险剑阁与钟会的十几万人马对峙,姜维率领主力南下救援,必须还要建立在剑阁能够死死挡住钟会的情况下。否则钟会的十几万大军长驱直入,被夹击的可就不是邓艾,而是姜维了!
而无奈的是,这两个假设接下来全部再向不利于蜀汉政权的方向发展。邓艾打通了通道之后,曹魏的后续部队也在持续从这条通道上涌入,至少根据史书中的记载,钟会派遣一位叫田章的将领率军马尾随而上,并与邓艾的主力取得了汇合(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误以为邓艾率领三万兵马出发,到成都城下时,邓艾仅剩2000余人,大部分人马都折损在路上。可事实上,剩下的两万多人的确在沿途的道路上,但他们不是在行军的过程中累死,而是留守在阴平小路700多里的路径上,持续不断的扩充道路和修筑桥梁,以方便曹魏的主力大军通过。
由于这条大道已经处于不设防的状态,沿途的江油和绵竹关等地相继被攻克,倘若曹魏的主力军队可以顺着这条路,源源不断的直抵成都城下。刘禅或许能够挡住邓艾的2000多人,但他能挡住接下来的十几万兵马吗?
更要命的是,史书中也同样给出了这样一个记载,当收到消息的姜维慌忙率军南下救援时,钟会率领大军也攻占了天险剑阁,在没有这道屏障的阻拦下,钟会和他的十几万军马已经无需再走阴平小路,他们可以大摇大摆的南下进攻。
会乃进军至涪。史书中并未记载剑阁是如何被钟会所攻破,但姜维南下之后,钟会也的确通过剑阁继续南下,除了涪城之外,成都以北的屏障几乎已经全部被攻克。在没有险要阻挡的背景下,集中优势兵力已经不存在了,前后夹击也不存在了,刘禅只能指挥成都城内的少许人马和姜维的四五万军队(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与曹魏的十几万大军在成都平原展开正面野战,蜀汉政权的胜算又能有几何?
即便在这场野战中侥幸获胜,蜀汉的军事力量也会元气大伤,占据着中原九州的曹魏还会继续派出第二波兵马南下进攻,可蜀汉政权的预备队又在哪?
且不说经历了汉中之战和绵竹关之战,傅佥(傅肜之子)、诸葛瞻父子、张遵(张飞后人)、李球(李恢后人)全部在战场上阵亡,仅存不多的、忠于蜀汉政权的荆州派早已损失惨重。主战派几乎都打光了,剩下一帮求和的益州派,刘禅还有多少抵抗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