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姜,是周武王姬发的妻子,周成王姬诵的母亲。
作为西周的开国王后,历史上对她的记载并不算多。并且,史书记载的重点,是她作为周成王之母的德行:
周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
这段记载,出自《大戴礼记·保傅》,意思说,邑姜怀着周成王的时候,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独处的时候不倨傲,生气的时候不骂人。
古人认为,邑姜的行为,给肚子里的周成王以积极的影响,所以周成王后来能够成为一代明君。
这也是史书上关于“胎教”较早的记载。
除此之外,邑姜在史书上的形象,就相当模糊了。
而从史料的蛛丝马迹,以及她的称号里,我们也会有几个迷惑:
她是不是曾是周武王大哥伯邑考的妻子,以嫂子的身份嫁给了周武王?
姜子牙,究竟是不是她的父亲?
周武王曾说,“予有乱臣十人”,这10人里,包不包括邑姜?
本文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谜团1:邑姜是不是曾是伯邑考的妻子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西周时期对于贵族男子和女子的称呼。
因为人们怀疑邑姜和伯邑考关系的原因,就隐藏在他们的称呼里。
我们先需要明确一件事:什么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武圣人姜子牙,这些都是后人的叫法。
“姬”和“姜”是他们的姓。在西周的时候,贵族男子,是称氏不称姓的,而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
所以,周武王和周成王,在当时的叫法是武王发、成王诵,或者是以国号为称呼,叫周发、周姬。
而姜子牙,他的姓是“姜”,氏是“吕”,名是“尚”,子是“子牙”,所以当时人称他“吕尚”,或根据周文王“吾太公望子久矣”这句话叫他“太公望”,从而又叫做“吕望”。
而女性的称呼,则相对复杂一些。和男子的称呼相反,女性是称姓不称氏的。
不过,和现代人把姓放在第一个字不同,西周的女性,是把姓放在最后一个字的,用来表现姻亲关系。
比较常见的称呼方式有:
其一,排行+姓。比如伯姬,就是姬姓、排行老大的女子。这一般是出嫁前的称呼。
其二,父亲的国名+姓。比如我们熟悉的烽火戏诸侯的女主角褒姒,就是周幽王从褒国掳来的战利品,姓姒。
其三,丈夫的国名+姓。比如号称春秋四大美人之一的息妫,就是姓妫,嫁给息国国君。
其四,丈夫的谥号+姓。比如被诗经称赞“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大美人庄姜,就是姓姜,嫁给了卫庄公。
其五,丈夫的爵位+姓。比如西周文物叔勉方彝中,出现了王姒的字样,普遍认为这是一位姓姒的王后。
其六,尊称+姓。周武王的曾祖母、祖母、母亲,分别叫做太姜、太任、太姒,一般认为,太是尊称,而姜、任、姒,则是她们的姓。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西周贵族女子的称呼,一般和她们的丈夫相关。
尤其是出嫁之后,和丈夫相关的称呼,往往称为她们载入史册的名号。
而周武王的王后,被称为“邑姜”。
根据西周的惯例,姜,是王后的姓。而邑,要么与她的父亲有关,要么与她的丈夫有关。由于她已嫁人生子,和丈夫有关的可能性更大。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邑”,会不会和武王后的父亲有关。
一般认为,武王后是姜子牙的女儿。
而无论是姜子牙,还是当时有记载的姓姜的人,其封国和尊号,都和“邑”字没有关系。
那么,如果这个“邑”字,和丈夫有关呢?
首先,这个邑字,不太可能是出自周武王。周武王是天子,是王,他的王后,是可以称为“王姜”的。
而在邑姜所处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人有可能可以赋予邑姜“邑”的称号,那就是周武王的兄长,伯邑考。
“伯邑考”这三个字,自然不可能是名字,而是当时人对他的一种尊称。
关于伯邑考的名到底是什么,也成了史学界争议不休的问题。
这三个字中,“伯”字最没有疑问,这应当是指排行。史书也的确记载,伯邑考是周文王的嫡长子。
关于“邑”字和“考”字,就众说纷纭了。
先说邑字。
有人认为,邑就是伯邑考的名,按照现代的叫法,他该叫做“姬邑”。
有人认为,伯邑考可能担任过“邑”这个官职,毕竟古代有“三朋而为里,五里而为邑,十邑而为都”的说法。
有人认为,邑可能代表伯邑考身份尊贵,或者是谥号。
再说考字。
有人认为,考才是伯邑考的名,按照现代的叫法,他该叫做“姬考”。
有人认为,考是当时对逝者的尊称。后世把去世的父亲成为考,可能就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
也有人认为,他的名就叫“邑考”,或者邑考是他的字。
总之,关于“伯邑考”这三个字的含义,以及他真正的名字,众说纷纭,也没有足够的史料支撑,只能看以后有没有相关的考古发现了。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当伯邑考的“邑”字,代表官职或者尊称、谥号的时候,“邑姜”这个名字,真有可能和他有关。
毕竟,丈夫的尊号、爵位、谥号,再加上妻子的姓,本就是西周常见的女子称呼。
而在周朝,也有“蒸婚”和“报婚”的习惯,也就是后世常说的“收继婚”,父亲死后,儿子娶庶母为妻,兄长死后,弟弟娶嫂子为妻。
例如,卫宣公为太子伋娶妻,选中了齐僖公的女儿宣姜。可是卫宣公见宣姜美貌,就把她霸占了。
而卫宣公和太子伋去世后,宣姜的兄长齐襄公把宣姜嫁给了卫宣公的儿子,也就是太子伋的弟弟,卫昭伯,理由是,宣姜本来要嫁太子,太子死了,嫁太子的兄弟也是理所应当。
因此,周武王在大哥伯邑考去世之后,娶嫂子邑姜为妻,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由于史料记载太少,我们也无法确定,邑姜的“邑”,是否真的和伯邑考相关。
有人提出,“邑”有都城的意思,也可以作为女子的尊称。而邑姜的称呼,也有可能是为了和周武王的曾祖母太姜的称呼区别开来。
在有进一步的考古发现之前,这注定是一个谜团了。
谜团2:邑姜是不是姜子牙的女儿邑姜是姜子牙女儿的说法,最早见于西晋初年的《春秋经传集解》。
不过这不是出自正文,而是出自经学家杜预的注解:邑姜,齐太公女,晋唐叔之母。
齐太公,指的就是姜子牙。西周建立之后,他被分封到了齐国。
但是西晋离邑姜的年代,已经1000多年了。这个记载是不是可信,也有待商榷。
不过,这不是孤证。在和《春秋经传集解》差不多同一年代、但稍微早一些的《帝王世纪》里,也说:武王妃,太公之女,曰邑姜。
不过,帝王世纪的很多章节,都已经失散。上面的这段话,是唐朝的《艺文类聚》和宋朝的《太平御览》引用的。
而且,这同样是距离邑姜的年代,太过久远。
这只能说明,在魏晋时期,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邑姜是姜子牙的女儿。但要进一步确认,最好是有更早的资料。
毕竟,邑姜是姜子牙之女,也就意味着姜子牙是周武王的岳父。这在周朝,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姜子牙又是如此重要的人物,不至于一丝痕迹都没有。
我们可以继续翻找更早的史料作证。
在《左传》的《子革对灵王》里,有一句话: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
这里说的,是春秋各国的起源。
晋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虞。那时候的国号还叫做“唐”,从唐叔虞的儿子开始,才改成“晋”。
鲁国的第一任国君,则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大名鼎鼎的周公旦。
卫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卫康叔。
他们确实都是周武王或周成王的同母弟。这里的“王”,指的并不是特定某个天子,而是指这些封国创建之时,在位的周天子。
而齐国的第一任君主,是姜子牙。
《说文解字》里,是这么解释“舅”字的:舅,母之兄弟为舅,妻之父为外舅。
也就是说,在古汉语里,“舅”不仅指我们现代人说的舅舅,也就是母亲的兄弟,也可以指妻子的父亲,也就是岳父。
由于周武王的母亲是太姒,姓姒。这里的“齐,王舅也”,指的应该是齐国的第一任君主姜子牙是周武王的岳父。
这和周武王的王后邑姜是姜子牙女儿的记载,对上了。
所以我觉得,邑姜是姜子牙的女儿,这点应该是可以确定的。
谜团3:邑姜是不是周武王说的“乱臣十人”之一根据《尚书·太誓篇》记载,周武王说过一句话:予有乱臣十人。
这里的“乱臣”,指的不是乱臣贼子。在《说文解字》和《尔雅》里都说,这里的“乱”,是“治”的意思。
乱臣,指的就是治世的能臣。
《左传·昭公》里引用过这句话:余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周武王说的“乱臣”,实际上是能臣。
那么,周武王说的这“乱臣十人”,指的都是谁呢?
其中9人争议不大,普遍认为指的是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括。他们都为周朝做出了重大贡献。
而这第十人,则有不同的说法。
东汉的马融在《论语集解》里指出,第十个,指的应该是“文母”。这是周武王的母亲太姒的尊称。
可是,到了南宋,朱熹写《论语集注》的时候,却写到:刘侍读以为子无臣母之义,盖邑姜也。九人治外,邑姜治内。
意思是,太姒是周武王的母亲,怎么能被周武王称为臣子呢?这里指的应该是周武王的妻子邑姜,且邑姜作为王后管理内廷,非常合理。
那么,这里的“乱臣”中的第十人,到底指的是太姒还是邑姜呢?
我认为,多半指的是太姒。
其一,太姒的说法,比邑姜早。这是东汉人提出的,他们或许看过后世已失传的史料。
而邑姜的说法,出现在南宋,且从上面引用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朱熹等人认为是邑姜,其实并没有史料上的依据,只是觉得如果是太姒,不合常理。
其二,东汉的时候,也有太后不是君王的臣子的观念了。若不是有史料依据,马融不会轻易把太姒归类到“臣”里。
而商周交替之际的君臣观,可能和后世不同。那时的周礼还未成型,还没有什么三纲五常,或许在商周人的眼里,除了天子之外,普天之下皆为臣。
其三,太姒的名望和地位,都比邑姜高。
刘向的《列女传》,把周武王的母亲太姒称为“周室三母”之一,另外两人是周武王的曾祖母和祖母。刘向还认为周室三母里,太姒最贤。而邑姜,则不在其中。
在诗经里,也有不少关于称赞太姒的诗,远比邑姜的多得多。可见,太姒的贡献和地位,是要比邑姜高不少的。
如果邑姜在周武王打江山的过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是“乱臣十人”之一的话,后世的赞颂,应该会多得多。
所以,我认为,这里的“乱臣十人”之一,应该指的是太姒,而不是邑姜。
写在最后从有限的记载和推测里,我们可以勾勒出邑姜的一生:
作为姜子牙的女儿,在姜子牙归西岐之后,嫁给了西岐世子伯邑考。
伯邑考去世之后,她又嫁给了西岐的接任世子姬发。而后姜子牙助姬发伐纣成功,她也成为武王后。
而帮助姬发处理各项事务的,则主要是她的婆婆太姒。她虽然也会给姬发提供帮助,更多地是把精力放在抚养孩子上。
不过,哪怕是这寥寥几句话,也是推测居多,里面很多内容,史书上没有确切的记载。
史书上对她的记载,唯有武王后的身份,以及怀上周成王的时候,胎教很好。
商周时期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就连周武王,都有很多含糊不清的记载和争议,连牧野之战后当了多少年天下共主都说不清。
只希望哪天有新的考古发现,能够揭开商周时期的这些迷雾。
周武王和周成王,在当时的叫法是武王发、成王诵,或者是以国号为称呼,叫周发、周姬。 这段也不对,王在世时只称王或大王,武与成都是死后的谥号。另,古代对人称名道姓是骂人的,所以不可能直称姬发或周发,除非敌人这么称呼。比如,对于刘备尊称是玄德公,自称才是备。这种现象一直到民国还是如此,影视剧里多有体现。现在只是人们都没有字只有名,才直呼姓名。
伯邑考,伯邑是字,考是名,姬姓,名考,字伯邑,这种称呼类似孔父嘉、华父督,在春秋左传里很多。伯邑考死后姜子牙才被文王访贤而出世,其女怎么会嫁给伯邑考?至于邑为封地之说也不对,周代时乃至春秋时太子是守国,一般不会带兵出征更不会有封地。除非要被废,就象晋献公之太子申生。
西周的时候,贵族男子,是称氏不称姓的,而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 这段也不对,秦之始封君叫秦非子,即秦氏,国君以国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