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贵为一代宗师,至圣先师,为何屡遭驱逐,流浪十四年不受重用

小瑀说史吧 2024-08-01 23:38:55
导语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思想家、政论家、教育家,是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的思想被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遵循,其本人更是被奉为至圣先师,万世之表。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影响世界的伟大思想家却在当时饱受冷遇,最惨的时候连温饱都是问题,导致原本应该是百花齐放中最绚烂的花朵如此黯淡。

归根到底,思想也好,宗教也罢,意识形态层面的事情是要为政治服务的,如果不能适应当下需求,自然无法发扬光大。

很不幸,孔子作为旧制度和奴隶主旧贵族的维护者,与春秋末期新兴地主阶级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孔子之所以是政论家而不是政治家,原因就在于他的政治主张没有付诸于实践,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孔子的早年经历注定了他的世界观

孔子的祖上本是宋国的贵族,其六世祖孔父嘉官至大司马,但孔父嘉所处的年代中国已进入春秋时期。

西周五百多年来以周礼为核心的统治秩序开始出现崩塌,从周天子到地方诸侯,彼此之间为了利益争斗不止。

前710年,宋国内发生内乱,孔父嘉遇害,孔氏家族从此衰落。

到孔子父亲叔梁纥时,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陬邑(山东曲阜)定居,所以说孔子虽然出生于鲁国,但其祖籍属于宋国。

孔子的母亲颜氏嫁给叔梁纥时年仅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了,由于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

颜氏开始时不被孔家接受,后颜氏在尼山居住怀孕,谓之“野合”。

颜氏回到孔家诞下孔子,结果在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就去世了,孔子母子就被其正妻赶了出来,母子二人生活十分清贫。

孔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暗自发誓努力学习,改变命运。

家庭背景和大环境对孔子的世界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鲁国是周公的封地,是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国家,而孔子本人出身没落贵族,正是周礼秩序的崩塌导致其凄苦的童年。

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孔子自幼熟悉传统礼制,对几百年前西周稳定的统治秩序心驰神往,如果不是礼崩乐坏,自己又如何落得这般田地。

所以他刻苦学习,到30岁时便以广博的礼乐知识闻名于鲁,并收了很多学生,在长期的礼文化渲染下,孔子形成以仁和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在治国方略上,主张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度,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制。

说白了就是要把数百年前周公的那一套重新捡起来,加以完善,所有人遵循礼制,生产力也就恢复了,天下从此大同。

当时的春秋时期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的“思想学说”大爆炸的年代,上百个诸侯国或为了强大、或为了生存,求贤若渴,风气自由开放。

所以施展抱负的平台很多,只要有一定才能和影响,就有机会,孔子也是在这个时候摩拳擦掌,他想把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执政鲁国,一场失败的尝试

现在我们从阶级斗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孔子的理念是不符合当时的统治集团利益诉求的。

春秋时期恰逢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取代奴隶主集团,所以说不光是周天子式微,就连各诸侯的统治也在崩溃。

他们被国内的卿族大夫架空,如鲁国的三桓,晋国的六卿,齐国的田氏等,孔子推行厚古薄今的周礼,显然不对这些卿士地主阶级的口味。

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孔子逃难到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准备授予孔子田地,但被大夫晏婴阻止。

晏婴就是语文课本中“晏子使楚”的主人公。

晏婴的眼光十分毒辣,虽然孔子已是声名鹊起,但他很清楚孔子的那一套理论行不通,甚至还会给齐王室带来灾祸,就把他撵走了。

后来孔子辗转齐鲁十余年,终于在公元前500年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鲁国三桓之一的季桓子有意培养他,便推荐他为大司寇,行相国职权。

孔子上任后,执法公正严明,鲁国民风大为改善。

接下来,孔子开始着手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以此恢复周王朝的礼法秩序。

要知道,孔子就是在三桓的支持下担任司寇,自己执政两年,没有任何根基和资源就向自己的后台开炮,可想难度之大。

但孔子不管这些,谁威胁国君谁就是敌人,于是他拉着傀儡鲁定公,以大夫封地的城墙不能超过十八尺为由,试图推掉三桓城墙超出的部分,借此打压其权势,史称“隳(huī)三都”。

起初,三桓家族是支持的,因为他们都住在都城曲阜,真正掌控封地的是其家臣,季桓子等人也十分忌惮这些家臣日益坐大,所以想借孔子的去打压他们。

于是孔子就带兵挨个推墙,把反抗的家臣全部镇压,孔子自己倒是很开心,孰不知没有三桓的支持,他寸步难行。

果然势力强大的家臣被孔子打压下去后,三桓的态度也发生变化,开始明确反对“隳三都”,以此遏制孔子和鲁定公势力扩张。

反对的结果就是孔子推墙推不动了,尽管鲁定公亲自带兵,但打了很久也打不下来,没办法,隳三都的行动只能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前497年,鲁国举行郊祭,按惯例祭肉要给大夫们,但唯独没有给孔子,很明显,三桓不想再用他了,只不过给一个体面的台阶下罢了。

孔子只能知趣的离开鲁国,但他并不甘心,开始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向各诸侯宣扬儒家的政治主张。

周游列国十四载,坎坷寻道终无果

公元前496年,孔子带着颜回、子路、子贡等众弟子周游列国,他的第一站是鲁国附近的卫国。

卫灵公倒是很仰慕孔子的才华,本想任用他,但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使其对孔子起了疑心。

没办法,孔子只能离开卫国,但把颜回留了下来,用于联络卫国上层关系。

孔子在路过宋国匡城时,因被误会为鲁国为非作歹的叛臣阳虎而被当地百姓围困了五日,好在颜回从卫国赶来才解围。

由于颜回打通了卫国的关系,孔子得以重返卫国,这次回到卫国,孔子成功见到了执掌卫国实权的卫灵公夫人南子。

两人单独见面谈了很久,结果在见完南子后就被弟子子路指责,孔子发誓自己是清白的,因为南子不光掌控朝政,还颇有姿色,绯闻也不少。

这场会面谈了什么,无从得知,历史也没有记载,但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两人除了交流施政理念,一定会有某些利益交换。

子路追随孔子,就是为了恢复周礼,不想孔子与破坏礼法的南子有什么瓜葛。

后来有一次孔子与卫灵公出行,灵公与南子同乘一辆车,孔子的车在后,并生气的说: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按理说,孔子与执掌实权的南子有过深入交流,即认可南子的执政地位,现如今又把南子比作美色,这其中似乎发生些许变故,总之孔子在卫国没有如愿,最后只能低调离去。

从前495年的数年时间里,孔子辗转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及楚国等,然而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恢复周礼的理念几乎无立足之地。

在这期间,孔子受到追杀、排挤,用他自己的话说,即是如丧家之犬一般。

但即便如此,孔子仍一心致力于正名、复礼,当他听说晋国大夫赵简子“铸刑鼎”,颁布成文法,还架空国君时,表现的十分气愤。

在西周时期,律法从不公开,以显示神秘威严不可测,赵简子的做法完全违背周礼,致使孔子在前往赵国的途中返回。

当然,在周游列国期间,孔子曾返回卫国,卫灵公给予很高礼遇,但始终不给官职,孔子也只能继续辗转。

公元前484年,鲁国迎来好消息,季桓子去世,他的儿子季康子仰慕孔子大名,召其回国。

至此孔子经过十四年的流浪,终于回归故里,此时的孔子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纵然桃李满天下,但风烛残年,无半点功名。

然而在他回到鲁国后,虽有心从政,但仍被敬而不用。

几年后,田氏取代姜氏成为齐国诸侯,在孔子看来,礼崩乐坏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请求鲁国出兵讨伐,结果遭到拒绝。

在此前后的几年里,颜回、子路等先后死去,爱徒的离去让孔子备受打击,此时的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只能在家钻研学术。

在他的组织下,《春秋》《诗》《书》《礼》《易》《乐》等典籍完成。

他的一整套思想体系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他的思想也成为自汉代以后历代君主的舆论宣传工具。

所以说,孔子在世时,他的学说虽未被采纳,但却顺应后世封建大一统王朝的统治理念,也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了更加深广的内涵。

0 阅读:2

小瑀说史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