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韧性支撑业绩释放长期增长信心

达摩财经 2021-04-02 19:15:30

大象再次起舞。多元精准的布局、良好的经营定力和强大的组织执行力,推动碧桂园(2007.HK)的业绩在房企中继续领跑。

碧桂园最新发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尽管过去一年市场受到新冠疫情、房地产长周期调控等影响,碧桂园在动荡的环境中依然走出确定性的增长,展现了龙头房企的绝对实力。与此同时,碧桂园的负债总额和融资成本持续下降,财务稳健性进一步增强,也再次展现出龙头房企的韧性。

穿越周期,碧桂园对业绩持续增长更充满信心。权益销售额”未来三年年增10%“、经营指标将同步增长,机器人业务明年全面盈利…… 一系列利好信息的释放透露了碧桂园对未来发展的底气。

业绩稳健 韧性十足

2020年,地产调控政策对住宅价格、房企融资施加长期影响,市场整体触顶、结构分化,均加剧了房地产行业的不确定性。不过,具备长期发展眼光的房企,早已“武装”了穿越周期的能力。

3月25日,碧桂园发布2020年财报,在行业动荡中交出了不俗答卷,业绩持续向好:

——销售稳健增长:在行业整体进入无增长的背景下, 2020年碧桂园实现权益销售额5706.6亿元,权益销售面积6733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3.3%和8%,均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过去五年碧桂园的权益合同销售额复合增长率达到25%,已连续多年行业领先。

——业绩表现良好。去年部分项目受到疫情影响,但碧桂园仍实现总营收4629亿元、毛利1009亿元、净利润约541亿元,股东应占净利润为350.2亿元,整体表现不俗。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底,碧桂园未结转收入高达7851亿元,足以为未来两三年业绩留下足够的提升空间。

——财务表现稳健:近年来,碧桂园财务愈发稳健,至去年末有息负债规模已降至3265亿元,同比下降11.7%,期末融资成本仅5.56%,同比下降78个基点,在长期处于行业低位水平的基础上继续下降。

碧桂园净负债率下降至55.6%,已连续多年保持低于70%的水准,远低于百强房企企净负债率均值的94.6%,这在龙头房企中表现非常优异。截止去年末,碧桂园可动用现金达1836亿元,充裕的现金流使其更从容面对市场不确定性。

国际评级机构对碧桂园也给予了充分认可。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穆迪曾在去年4月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展望下调为负面,直到数月后才重新调升回稳定。在此背景下,穆迪将碧桂园评级逆势调升至投资级Baa3,这在国内企业中实属罕见。截至目前,碧桂园已获穆迪、惠誉两家机构“投资级”评定,标普主体评级展望为正面。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背书,离不开碧桂园稳健的财务表现。截至去年末,碧桂园净负债率、现金短债比均在红线之下,仅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略高。不过,碧桂园集团首席财务官伍碧君表示,碧桂园整个负债规模会在2021年、2022年逐步下降,有信心在2023年6月底前准点回绿。

碧桂园良好的销售回款情况有利于其进一步降低负债。2020年,碧桂园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笼约5193亿元,权益回款率达到91%,已连续5年高于90%,在行业继续保持领先,大大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长期增长充满信心

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年报发布会上透露,公司有信心未来三年每年录得10%以上的权益销售额增长,并保持各项经营指标同步增长。

全方位承压的市场环境下,房地产行业想要大象起舞早已殊为不易。此次碧桂园公开“三年增长”计划,向市场明确传递了龙头房企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碧桂园底气何来?

首先当然是良好的开局,今年随着疫情影响消退,前两个月碧桂园已实现权益销售额868.6亿元,同比增长61.33%,也是十强房企中唯一在今年2月实现环比增长的企业。

其次,碧桂园长期布局均衡、底蕴深厚,动态调整穿越周期的能力突出。截至2020年底,碧桂园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总数为2958个,已获取的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7536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货值约5035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2.25万亿元,可支撑碧桂园三年半以上的销售需求。

碧桂园一二线和三四线的布局相对均衡,去年销售额之比为45:54,且已进驻的三四线城市中,84%的城市处于库存短缺或合理状态,说明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更重要的是,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对碧桂园意味着市场前景长期稳定向好。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一直是房地产发展最大的政策红利。碧桂园崛起于珠三角,完整经历了珠三角城镇化和城市群的变革,并在上一轮周期中,凭借深耕三四线城市奠定了房地产行业的领先地位。最新财报中,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表示,中国的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碧桂园要“继续做城镇化征程的领跑者”。

碧桂园的独特优势也有力支撑了其长远健康发展。

碧桂园近年来重点布局高科技地产生态链,目前已成果初显,未来成长空间广阔,将与碧桂园的地产主业形成有效联动。

在地产开发环节,碧桂园已经打造了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以及机器人和现代农业等多元业务带来协同效应,这被认为是碧桂园区别于其他房企的显著优势。

目前,碧桂园垂直整合从规划设计、材料供应、建造,到园林、装修、营销、物业、酒店、学校、商业、医疗等各个环节,成为行业内少数拥有全产业链的房企。碧桂园旗下的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拥有4000名设计师;脱胎于原碧桂园教育集团的博实乐教育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是全球领先的K12教育集团;港交所上市的碧桂园服务,则是目前市值最高、盈利能力最强的物管企业。

凭借几乎覆盖房地产开发所有环节的“一条龙”开发模式,碧桂园可以实现相关环节工序的标准化操作,省去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成本,从而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中信证券就指出,碧桂园的发展策略独到,在更具产品溢价潜力和流程管控必要性的市场,公司甚至没有规模化的竞争对手,一旦管理红利重新释放,盈利能力将率先于同行反弹。在业绩会上,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表示,有信心建筑机器人和机器人餐厅,在明年全面实现盈利。相信机器人对主营业务的支持是非常强大的。“新业务一定会成功,而它们的成功一定会给股东和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回报。”

可以预期,碧桂园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跑出确定性的增长将并不意外。锚定新城镇化方向、财务稳健、产业链优势明显的碧桂园已经做好了穿越新周期的准备。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