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一段血泪史,在内忧外患、条件不对等的情况下,中国的战士们可以说是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日军侵略的步伐。
而在抗日战争中发生的一段段故事里,日本军官安达千代吉的回忆尤为震撼,这段发生在1938年6月的目睹八路军战士们牺牲的回忆,会在他往后余生中成为午夜梦回让他惊醒,一遍遍叩问他良心的存在。

提起日军侵华的历史,除了战争上的侵略扩张,最触动中国人民心底的还是他们在战争中的一系列残暴的做法,毫无人道主义的虐待和杀戮,展现出了日本军队的思想、观念已经扭曲至极——那就是日本臭名昭著的军国主义思想。
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并不是在侵华战争前才诞生的,正相反,这是一个由地理、历史和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构成的、根深蒂固的日本社会性问题。
首先,由于日本的地理位置是位于海中央的岛屿,国土面积并不大,相应的,拥有资源也并不丰富,使得本国经济和产业发展始终存在上限;
同时,这也意味着日本国内市场不大,如果想要扩大市场,势必要和国外市场打交道——但日本选择的并非合作共赢,而是一门心思想要侵占国外领土和市场。

而后,日本历史中自古以来就有着浓厚的武士道、神道教的侵略性思想。早在8、9世纪就诞生的武士道精神,指的是对武士们效忠君主和绝对服从的要求;
而对于武士们效忠的所谓君主,则又有神道教的要求,那就是强调“天皇是神的后裔”,从合理性和神圣性上为军国主义背书,将国家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侵略的事实裹上一层“遮羞布”,再加上洗脑,足以煽动大批平民士兵。
再者,虽然日本进行明治维新,试图改革陈旧的封建制度,但由于客观限制,在社会制度上的变更并不彻底,这导致明治维新后,掌握实际统治权力的仍然是封建武士阶级出身的人,而新成立的明治政府迫切想找到一个能转移国内矛盾的“靶子”——那就是展开对东亚地区的侵略;

1890年生效的明治宪法还规定军部脱离内阁独立行使军权,从法律上确认了军国主义,使军部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特殊地位,握有重权。
最后,日本军国主义的塑造离不开从文化上对国民进行渗透、再塑造的过程:在学校教育中,向学生灌输上述武士道之流的思想,从青少年起就培养一股战争狂热风;在民族主义上,鼓吹“大和民族”是优秀民族,其他民族是劣等民族,煽动民族仇恨,为对外侵略制造舆论;
同时,在对外战争上通过神道教的包装,将对外侵略上升到了所谓“圣战”,让许多后方不清楚具体情况的百姓也甘心卖力支持日军、为他们输送物资。

在这样的国民狂热、军国主义风潮下,再加上战争和战场本就对部队的士兵产生极大的精神压力,这使得日军转而选择在中国的军队和无辜百姓身上,用惨无人道的虐待手段来发泄自身的精神变态。
安达千代吉作为军官,他在战争中自然也贯彻这种近乎变态的军国主义思想。
1938年6月的一天,在清水河县的安达千代吉接到处决11名中国八路军游击队战俘的任务,想到这个过程恰好可以给手下新兵们“锻炼胆识”,他命令250名新兵带着武器来到事先挖好的土坑,对八路军战士们进行残忍的处决——那是不用子弹,而用刺刀的血腥“刺杀训练”,而这种践踏人性、打破底线的行径,在日军侵华中并不是孤例。
在处决完普通的八路军战士们之后,当时的大队长丸尾宣布,他要亲自处决一名八路军排长,因为这位排长在之前与日军作战的过程中表现突出,所以出于报复和示威心理,丸尾暗自发誓要让这位排长“付出代价”。

在命令两位士兵把排长押到土坑面前后,丸尾居高临下地看向他,妄图从这个中国人的脸上看到恐惧和求饶的神情,但令他失望的是,这位排长脸色依然平静如水。
丸尾有些恼怒,用蹩脚的发音,让排长“求饶”,排长却抬头,向他要了一根烟抽。出于对排长意志力的试探,丸尾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不待这位排长吸完,丸尾已经举起了日本军刀,一刀砍在他的肩膀上,鲜血迅速涌出,染红了他的肩膀。
空气似乎在这一刻凝固了,这位排长脸上非但没有在场日军们想看到的惊慌失措,反而充满了坚定和激昂,他没有看在场的日军一眼,而是眺望县城的方向,大喊了一句“小日本”。这变化让丸尾打消了原先想要通过刺杀折磨他的念头,第二刀直接砍下了这名排长的头颅。
安达千代吉也是在此时鬼使神差般地上前一步,朝坑内看了一眼,就是这一眼,让他看清了这名中国八路军战士牺牲前愤怒的神情。杀人如麻、参与多次虐杀的安达千代吉第一次感到没由来的恐慌,他快步离开了现场,却在此后的日子里一次次午夜梦回,见到这位排长的脸。

时间来到二战末期,此时的日军已是强弩之末,在苏联进行侵略任务的安达千代吉军队被苏军包围,和大队长丸尾一起成为了苏军在西伯利亚的苦工战俘——丸尾也是在西伯利亚去世,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侥幸苟活的安达千代吉后来被移交到中国,在中国抚顺改造期间,安达千代吉终于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之前的种种行径的反人类,意识到军国主义对自己洗脑后的恐怖之处。他写下认罪书,并且将这段经历分享出来,让这群不知名的抗日英雄的故事得以被我们得知,得到永久缅怀。
参考文献:刘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侵华日军在华北的政策调整及其暴行[J].学术研究,2024,(09):124-134.

[3]高斐.在抚顺日本战犯改造中运用的感化教育研究[J].犯罪与改造研究,2021,(05):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