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HiFi圈里的小众品类,平头塞显然是一个异类。
有人说平头塞没啥技术含量,被九块九的原道毒到的大有人在。也有一部分老烧眼里只有索尼E888、森海MX980、MX985等等上古神塞才是地道平头塞。
不过后来承担着承上启下使命的主流平头塞其实还是创新Air、森韵大黑、微翼和尚、弱水Masya、阿思翠天琴座、音可若瓦大牛等一众并非大厂作品。
到后来真正让平头塞迎来复兴的则是水月雨花洒、阿思翠天琴座、瑞弦D2+以及凯声钛铃。
我这里用的是“复兴”可能是有所争议的,但我坚持个人观点,因为我在不少品牌官方烧友圈见识过不少真正热爱平头塞的,他们总给我一种黑胶达人的感觉。
相比较入耳式或者大耳,他们更喜欢平头塞的佩戴以及无法取代的平头塞味道,千万别说他们是因为没有预算,我之所以举了上述四个例子恰恰是目前高端平头塞的主力,而且关注度和销量都还不错。
所以我说平头塞是一个异类,一来是价格差别很大,二来它是有独特的受众群的。
▲瑞弦算是最专注平头塞厂商之一了,我没记错它前身好像就是做平头塞的,后来重组后改名为瑞弦,也出了入耳式,去年貌似还出了万元级入耳,不过让它在国产HiFi圈奠定地位的还是平头塞,也就是之前有平头塞天花板之称的D2+,这会我还对它的男声印象深刻。
而D2+后的D3则是让它大放异彩,也就这几年的事。不过毕竟是平头塞,加上瑞弦的新品迭代特别慢,不少中烧、老烧,对其品牌还是所知甚少。
▲本文带来的是瑞弦今年无声无息更新的瑞弦D3+,包装和D2+、D3几乎一样,走的也是高端路线,不过它只有2.5平衡版和4.4平衡版。
▲全家福展示,配件里除了中空耳塞套、实心耳塞套,还有一个具有创新设计的调音防滑条,也算是升级了玩法。
▲非常精致的收纳盒展示,应该是真皮的,我手里D2+的好几年了还是跟新的一样。
▲D3+腔体展示,尽管是平头塞,但是也把体积做到了最小之一。腔体内部搭载的则是14.8毫米的双振膜符合材料,单元驱动线则升级为0.04mm铜铝复合材料,传统的则是漆包线,前者比后者重量轻了三分之一。除此之外官方文案显示内部磁铁也是采用定制进口的N52 NdFeB磁铁,整个耳机腔体异常小巧,耳道过于宽松的必须套上耳塞套。
▲如果非要吐槽腔体,也就只能吐槽这模具了,因为这模具太常见了,几块钱的平头塞也有这种模具。瑞弦改变的有两点,一点是表层的加入了类似烤漆的镜面工艺,质感明显不同。第二点则是线材搭配,像这种模具一般搭配的不是漆包线就是皮线,瑞弦搭配的则是日本古河单晶铜的线,而且非常细。
▲线材展示,外观看起来只是8芯编织线,内里却有640支超细线芯。线材整体触感略硬,整体很细且轻,可以很好的规避听诊器效应。
▲腔体细节展示,左右腔体均有这种气孔,前文配件里说的调音防滑条就是贴在这个位子的,官方配备的调音防滑条是两种密度不同的,也就是说通过贴这个气孔也有两种听感玩法。
▲模具虽然普通,但腔体细节做工没话说。除此之外还有个小瑕疵就是左右耳之分只能通过腔体尾巴上的标识来确认,这点在晚上不大方便。
▲先说初步听感吧,尽管D3+拥有120欧姆阻抗,不过也不算难推,哪怕是手机直推也不难听,整体宽松大气的风格初露端倪。个人接着加了乂度LINK2,饱满度还是够的。除此之外,别看腔体小,又是平头塞,它的低频舒展、宽松,器乐分离感极为出色,下潜有不错深度,速度略显慢,声底如果再厚一点就有澎湃强劲的冲击感。
人声方面比其低频要好推点,除了舒展,个人想到一个词,凝练,密度感没那么强,但是凝练、爽快,音色趋于饱满,有偏暖迹象,且不失温润,细节点到为止,齿音自然,男女声均可驾驭,听长了有书架箱的那气质。
仅仅在这套搭配上它的中低频器乐表现也是一大亮点,层次感、亮度,光泽感包括细节上的泛音解析的比较到位,自然舒适,细腻程度胜过人声。
高频方面就没中低频那么博好感了,亮度略欠,动态表现中规中矩,亮点是器乐分离度依然很出色,声场开阔,通透感让它不至于难听,但有明显推力不足的感觉。
▲起初在对比D3时,个人特意选了凯音N5II,给D3+配上了4.4转2.5的转接头,D3的低频亮度和饱满度更好,D3+有更深的下潜和宽阔的声场,但对比明显显得未推饱,故直接换了乐彼L6。
对比之下D3+的低频还是不如D3通透,差别除了亮度不如后者,氛围感显得更为浓郁,声场尤其是横向声场更宽阔,当然下潜也更深,器乐分离感都比较出色。
人声方面差别还是算明显的,以赵鹏的声音为例,本来D3的人声是偏淡的,听赵鹏时有几分舒展又有几分厚实和温润,干净、清爽,声线变化流畅不失细腻。D3+显得更为平淡,在D3的基础之上还有一点点干,同时密度感有所增加,音色饱满之余,舒展性控制的更好,看上去似乎更中正了。
女声上的差别要小一点,明显的还是D3+的舒展度把握的更好,也可能是更吃推力的原因,它的女声音色没D3那么亮丽,相对的音染感觉更少。
D3+的高频在乐彼L6上是推出了水平的,对比D3亦能验证中低频的差别,它的声音更为耐听。仅高频的厚度而言,它比D3貌似要薄一点点,但是控制的比较稳。不管亮丽程度还是延伸感都不如D3突出,但层次感和声场定位展现出来的通透感就是不逊D3。
我的整体感觉是瑞弦在把平头塞朝监听、还原的方向在改进,D3+明显要比D3平淡一些。
▲最后的对比自然是凯声的钛铃Plus,两者都是目前平头塞的顶级高端之作,两者的渊源还是很明显的,只不过凯声在钛铃过后还更新过阴阳师,个人没听过,也就不多说了,直接说听感差别吧。
搭配器材为乾龙盛QA390,均为4.4平衡输出,其实是有点奢侈的,不过咱手头带4.4平衡输出的播放器仅此一台。
两者的低频是较明显的,钛铃Plus下潜更深,但D3+凝聚感更强,且弹性略占优势,层次感略占优势,声场包括声底都差不多,解析方面钛铃Plus更容易推,所以解析相对要突出的,音色更为清澈,D3+则是舒展更具层次感。
大部分曲风音乐两者都能胜任,就算对比传统的入耳式动圈旗舰级,它的低频也是可圈可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两者的低频都不大适合金属打击乐。
人声方面,钛铃PLUS的解析同样因为易推显得更亮更具侵略性,但你也可以说它的舒展度和柔和感控制的不如瑞弦D3+。除此之外两者都有点偏淡,听赵鹏都不会有刻意的醇厚感,细腻程度上我觉得D3+更胜一筹,在歌手换气、齿音以及喉音上更为清晰,和对比D3一样会有一点点干,我将这视为所谓的“监听”。
▲女声方面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D3+的那种监听味没那么明显,在结象它更结实,而钛铃PLUS更立体。总的说来,两者的女声虽都有不俗表现,但无论对比大耳还是入耳式的优秀女声都欠点质感,亦有可能是两者的声音都有些直白,都能达到动铁的干净、明亮,但就是缺点感觉,尤其是在听蔡琴这种风格的中音。
高频方面因为易推,钛铃PLUS的亮度、延伸感包括动态更容易展现出来,而且它很好的控制了近乎高解析的侵略感,厚度比D3+后,整体稳健、通透不缺音乐味,器乐表现上富有鲜活感。D3+没有那么明显的鲜活感,但声场明显更宽阔,器乐定位显得更直观,整体的通透感更为实在,但是器乐上的细腻感不如钛铃PLUS。在《水上音乐序曲》里,钛铃PLUS的弦乐更为突出,D3+则是兼顾了弦乐和管乐,而且以乾龙盛QA390推得来看,似乎还有潜力。
▲整体总结部分
先说平头塞发展到时至今日和老塞的区别吧,第一个自然是改善了低频的先天不足,其次则是在易推性上做出了改变。这两大改变并未仅仅只是D3+或者钛铃PLUS才有的,我觉得这是源于材料的改变也包括新用户的听感需求。而像瑞弦D3+包括钛铃PLUS则是在稳健的素质上拓展了两端,更为难得的还是能保证音色的自然,而D3+则是探索了平头塞的中正与监听,这也让他们在前端搭配上更具多样性,尤其是钛铃PLUS首次推出换插头不换线的四芯插头设计。
所以这种高端平头塞几乎有音质、玩法以及用料的三重特性,这应该也是让平头塞忠实爱好者欲罢不能的主要原因。
当然,再怎么说这都是小众之物,叫好不叫座亦很正常,从大的格局上说它们在保证着平头塞不会凋零。
这个磨具好几个牌子都在用,就不知道改改外观吗
作者是不是在贴吧发有帖子😂😂😂
3600元
这货怎么那么像好多年前的宇音pk1 pk2啊,阻抗也这么像。。
悔恨的泪。霸王枪。
这么一个塞子用乾龙盛qa390推,骡子都能给你推出马的感觉[得瑟]
潜39不服
原道申请出战
两边耳道不一样大小的人表示,只有平头塞能用,入耳和半入耳戴着太痛苦了。
就是一个地摊货,我朋友公司给他们代工的,成本5.8元,专坑傻子[呲牙笑]
这种高端平头塞现在真的很少见了。不识货的估计能当成换线的原道
原道9.9的耳机怎么样?
作者老烧[点赞]
宇音?
平头塞 睡觉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