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给你们讲讲毛主席年轻时候在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的那些事儿,那可是毛主席心里的一块宝地啊。
话说这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可不是一般的学堂。它的历史啊,得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时候它还是一座旧式的私塾。可到了民国初年,风气一变,它就成了新式学堂,教的都是新思想、新知识,一时间名声大噪,远近闻名。那些大户人家,为了让孩子将来有出息,都争着抢着把孩子送进去读书。
那时候的毛主席啊,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心里也揣着个读书梦。他听说东山小学堂教学质量好,老师水平高,心里就琢磨着要是能进去读书,那该多好啊。可是呢,现实总是有点骨感。毛主席家不在湘乡县,而且家里条件也不富裕,想进这所学校,那真是比登天还难。
但咱们毛主席啊,可不是个轻易放弃的人。他心想着,办法总比困难多嘛。于是,他就天天跑到学校门口站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进出校门的学生和老师,心里盘算着怎么才能进去。
就这么过了几天,转机还真来了。有一天,学校门口站着一位老师,四十多岁的样子,看起来挺有学问的。他注意到毛主席天天站在那儿,也不说话,就挺好奇地上前问了问:“小伙子,你天天站在这儿,是想干嘛呀?”
毛主席一听,心里那个激动啊,赶紧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师。那老师一听,心里就琢磨开了:这孩子,看着挺有精神头,说话也落落大方,说不定真是个读书的料子。
于是,老师就对毛主席说:“这样吧,你现场写一篇作文给我看看,要是写得好,我就帮你跟校长说说,看能不能让你进来。”
毛主席一听,心里那个美啊,赶紧点头答应。他拿了张纸,找了个地方蹲下,就开始埋头写作文。那文章写得,真是行云流水,洋洋洒洒,一会儿功夫就写了好几页。老师接过一看,眼里直放光,心里直呼:“这孩子,真是个读书的奇才!”
就这么着,毛主席靠着自己的本事,终于进了东山小学堂的大门。这可是他离开家乡后的第一个求学生涯啊,心里那个激动,真是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进了学堂后,毛主席那真是如鱼得水啊。他不但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还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一起谈论人生理想,真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啊。那时候的日子,真是毛主席一生中最幸福的岁月之一。
可是啊,好景不长。等到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母校,却遭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当地政府啊,拿着一些条令,生搬硬套,说这个学校是地主建的,占地太多,得取缔。你说这不是胡闹嘛!
那时候的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校长,也是毛主席的校友,一听这消息,那是急得直跳脚啊。他心想,这可不行,得赶紧去找毛主席,让他给想想办法。于是,他就买了张火车票,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北京。
到了北京后,他好不容易见到了毛主席。一见面,他就把学校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一听,那脸啊,刷地一下就黑了。他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简直是胡闹嘛!”
咱们都知道,毛主席这个人啊,最痛恨的就是那些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他觉得,那些同志啊,拿着条令当宝,也不看看实际情况,就知道生搬硬套,这怎么能行呢?
但是啊,毛主席毕竟是个大人物,他不能随便下命令。于是,他就让自己的校友回去,好好准备材料,把学校的实际情况都写清楚,然后交给当地政府重新审批。
校友一听,心里那个感激啊。他赶紧点头答应,然后就风尘仆仆地赶回了湘乡。经过一番努力,当地政府终于恢复了东山小学的办学资格。恢复后的东山小学啊,那真是焕然一新,成了真正的人民学校。
后来啊,毛主席还给这所学校题了名呢。你说这东山小学,是不是挺有福气的?
这一晃啊,就是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东山学校啊,已经走过了110年的历程。它不但成了湖南省的重点中学,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毛主席的儿媳邵华和孙子毛新宇啊,还亲自参加了挂牌仪式呢。
在庆典仪式上,毛新宇那是激动得不行。他拿着话筒,大声说道:“我爷爷经常对亲人们说:‘我不到东山学校读书,就走不出韶山冲。’昔日爷爷以东山为荣,今天我们全家仍然以东山为荣!”
你说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头热乎乎的。毛主席啊,真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不但自己厉害,还关心教育、关心下一代。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的未来。只有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我们的国家才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
你说这故事,听着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咱们这岁数了,多聊聊这些故事,也能让咱们心里头乐呵乐呵。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