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蒙古国、哈萨克斯坦、波罗的海三国及乌兹别克斯坦等仍长期进口俄罗斯电力。2022年起,部分欧洲国因政治因素与俄“能源脱钩”。谈判前夕,各方俄能否恢复西方联系。
2月8日,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切断与俄控电网连接,9日接入欧洲电网。三国素有反俄传统,称此举可优化供电、降低成本。但短期内投入16亿欧元升级电网,面临财政压力,且欧电价高于俄。
欧盟鼓励波罗的海三国,冯德莱恩称终止与俄电力联系即获自由。三国早前已断俄煤炭石油,更支持乌克兰。梅尔尼斯称此举为前进。三国独立后仇俄情绪加剧,对俄痛恨。
消息人士称,失俄供电后,三国将短期受困,而俄电力产业或面临产能过剩,需调整布局。普京曾言需寻新市场增长点。俄加强与中印等国能源合作,波罗的海影响力减弱,乌媒对此兴奋。
泽连斯基赞赏波罗的海三国行动,但俄驻欧盟外交使团8日称此举系“政治动机”,将推升电价、降低电网可靠性,削弱欧盟竞争力。欧盟担忧俄乌冲突后,俄罗斯遭西方严厉制裁,代价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