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在业内“享有盛誉”的毛京波出任莲花中国总裁以来,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上并未达到莲花内部预期,且还频频出现营销事故,不禁让外界产生对其“盛名”的质疑。在2025年年初的“营销翻车”事故,已经再次激起老车主的强烈反弹,为莲花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埋下阴影。
大降价惹众怒
2月18日,莲花中国总裁毛京波在官方APP上发布了《致车主的一封信》,信中,毛京波对近期“因新车上市引起的风波”致歉,其称,“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瞬息万变,我们推出新款车型,通过拓宽价格带,降低起售价格门槛应对竞争,更是为了让更多用户体验到莲花品牌的魅力。”
毛京波表示,”针对新款车型推出给用户带来的困扰,公司意识到与用户的前置沟通做得不到位。未来会吸取教训,更及时地倾听车主的声音。”
2025年初,路特斯正式更名为“莲花跑车”,随后不久就推出新车,而新款在价格上大幅下调,新ELETRE和EMEYA售价分别为54.8万元起和52.8万元起,这两款车型的老款车型于2024年1月18日上市,彼时的起售价分别为 72.8 万元和 66.8 万元,即意味着新款降价普遍超过10万。
“莲花”的这一举动,引起老车主的强烈反弹,一是命名问题,新款莲花ELETRE的中文名称“夏花”。部分车主认为“‘夏花’谐音‘下滑’,寓意非常不好”。对此,毛京波在“致歉信”中表示,为ELETRE起中文名的初衷,是为了好记、好念,并赋予美好的寓意:生如夏花之绚烂。
毛京波称,听取用户反馈后发现,“夏花”存在被误读的问题,之后ELETRE车型将不再使用“夏花”的中文命名。
而进一步引发群情激愤的还是新车的大幅降价,“莲花”产品售价下调,如毛京波所言,旨在打破品牌“小众”标签扩大市场份额。然而,对于超豪华品牌而言,众多老车主认为,“降价换量”的行为,降低了莲花品牌的定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呼吁恢复原有产品命名及价格体系。
一位莲花车主在路特斯APP上“一封信”的评论区中发言表示,“现在确实伤了所有老车主的心,买路特斯的人很多都是开腻了烂大街的保时捷宝马奔驰奥迪才买的,你们现在这种操作基本上断送了这批忠实的老车主,好不容易打造的精致高端小众豪车形象瞬间崩塌……接受不了无脑降价这个操作。”
发展不达预期
需要注意的是,大约在半年之前,莲花集团CEO冯擎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坚定表示,路特斯永远不会卷入到价格战中,“车企总有一天会结束价格战。到目前为止,路特斯还在不断提价。”
老车主的声讨在官方APP、以及各个社交平台上持续发酵,包括毛京波在小红书上开设的个人账号上也被车主“攻陷”。矛盾快速激化下,进而引发毛京波亲自对外致歉。
事实上,莲花新车的大降价与其当前在国内市场上处境不无关联——市场表现高度不及预期。2022年11月,毛京波高调加盟路特斯,而其担任路特斯中国总裁以来,并没有帮助路特斯在销量上实现更大程度的扩张,这也直接导致路特斯对国内和全球市场销量目标进行全线下调。
2023年路特斯曾表示,Eletre在全球的交付目标为两万辆,其中中国团队至少要承担1万辆以上的交付目标。而数据显示,2023年路特斯全球品牌总销量仅为6970辆,其中中国市场销量占全球销量的46%,也就是3206辆,显然,在毛京波掌舵中国区的首年,路特斯中国区表现就与目标相去甚远。
时间来到2024年,莲花在中国区的表现依然未能实现突破,莲花跑车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累计交付新车超1.2万辆,其中中国市场贡献率近25%,交付量约3000辆,月销仅约250辆。这意味着在中国市场,莲花与2023年相比基本没有进步,而2024年莲花还多投放了一款“EMEYA”。
中国区市场的不达预期,在2024年年中已经引起其内部注意,冯擎峰彼时表示,国内豪车销量下滑了50%,虽然路特斯保持正增长,但也未达内部预期。与此同时,路特斯开始下调销量目标,宣布2024年销量目标从2.6万降至1.2万台;同时2026年5-6万台的销售规划改至3万。
在销量未能实现进一步突破的同时,莲花的亏损也还在持续扩大,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净亏损持续扩大,分别亏损1.1亿美元、7.2亿美元、7.5亿美元,三年间莲花累计亏损超15亿美元。而2024年莲花财务亏损继续加大,去年上半年累计净亏损4.6亿元,同比扩大30%。
发展的不及预期、亏损的持续扩大,无疑显示出冯擎峰、毛京波等一众路特斯高层面临的压力。
营销屡屡翻车
作为承担莲花复兴大业的重要组成,中国市场对于莲花而言毫无疑问至关重要,冯擎峰此前就表示,“我们希望未来全球美国30%、欧洲30%、中国30%,其他国家和地区10%。现在中国稍微低一点,欧洲会高一点,我们的目标还是要把中国提升到占我们整个结构的30%。”
也因此,莲花在国内开启电动化转型之时,冯擎峰就将毛京波从林肯汽车方面招至麾下。作为莲花中国区的业务一把手,毛京波此前履历堪称光鲜,在业内“享有盛誉”。
其曾在奔驰销售公司担任过执行副总一职,2018年6月,毛京波出任林肯亚太及中国区总裁,开始推动产品国产化的进程。在其任期的四年中,林肯共推出三款国产车型,品牌年销量从5万辆升至9万多辆,成为增速最快的豪华品牌之一,这也成为毛京波职业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毛京波加盟莲花时,冯擎峰就曾表示,“毛京波女士是中国汽车界享有声望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作为实现路特斯VISION 80计划的重要一步,她的加盟,将进一步加速路特斯的品牌复兴与腾飞。”从冯擎峰的言论之中,不难看出冯擎峰对毛京波的看重。
然而,两年多以来,莲花在中国区不仅销量上不达预期,此前“营销”就已经频频翻车,对品牌形象有所折损。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莲花”第一次在国内市场引起争议,还是路特斯时期,其已经“昏招”频出,如2023年路特斯中心验资5000万的相亲活动,就被车主及网友以低俗、物化性女性给叫停。同年,路特斯曾先后出现三次减配,最终导致百名车主联名维权,大大损害了路特斯的品牌形象。
此外,彼时路特斯还隐瞒将已行驶了140公里的试驾车作为新车交付给车主,遭到车主向相关监管部门的投诉,这更进一步降低了路特斯的美誉度。显然,在毛京波的掌舵下,莲花在营销推广和服务方面存在不小的漏洞。营销上的频频翻车,销量进度的不及预期,或许留给毛京波“翻盘”的时间不会太多。
在毛京波小红书相关笔记下,已经充斥着车主要求其“下课”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