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即将下台的拜登政府同时派遣安全外交两员大将出访。
1月4日至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出访韩国、日本和法国。1月5日至6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访问印度。
通常情况下,美国卸任政府在大选结束后,在安全外交领域不会有什么大动作。
但拜登政府却表现得异常高调,不仅政策动议频繁,而且重大外事活动持续不断。
访日。美国国务院称,布林肯访日期间,双方将回顾过去几年美日同盟所取得的重要进展。这其中包括1月3日宣布的一项重大军售——美国将向日本交付价值约36.4亿美元的中程导弹和相关装备,并提供培训。但就在宣布访问的同一天,拜登拒绝了新日铁(Nippon Steel)提出的149亿美元并购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的交易案。这是美国政府首次干预盟国日本企业的收购计划,引发日本方面的强烈不满。日本经济产业部公开表示失望,称这可能影响日企对美投资。新日铁和美国钢铁也控诉这一决定是出于政治考量,并表示将就此提出诉讼。加之日本首相石破茂对美态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布林肯的访日之旅充其量也就是走走过场。
据美方声明,沙利文访问印度期间,双方将讨论双边、地区和全球性议题,涵盖防务、太空、战略技术合作等领域,其中重点提到沙利文将与印度官员讨论与中国有关问题。
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美国就将印度纳入了战略联盟之中,把“亚太战略”变成了“印太战略”。拜登政府上台后,同样延续了这一战略政策。
但自2024年10月金砖国家喀山峰会以来,中印就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中印边境实现军队脱离接触,双方关系持续转圜。(另见本号文章《在寒冷的冬天,中印关系在加速解冻》)
在此背景下,沙利文访印,主要目的是挑拨中印矛盾,通过多方面的让利,来换取印度继续配合美国“印太战略”的承诺。
“最后一访”有何考量?很多分析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布林肯和沙利文在拜登卸任前的最后一次出访。总的来看,二人的出访主要有两方面考量。巩固外交遗产。
在外交领域,拜登自认自己最大的成就,就是挽回了特朗普上一个任期搞砸的盟友关系。
四年来,拜登强化或新建了多个群。
从“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到“美日澳印四边机制”(QUAD),从撮合日韩在历史问题上“摒弃前嫌”,到利用俄乌冲突强化北约机制……
拜登搞“小圈子”的动作一直没停。
此次两人出访意在巩固拜登的外交遗产。依然剑指中国。
有观点认为,作为拜登的左膀右臂、本届政府外交安全团队的两根支柱,布林肯和沙利文分别在本届美国政府即将结束任期前夕,同时出现在亚洲-太平洋(美方所称的印度-太平洋)东西两翼、中国的东西邻国,不是偶然的。其更重要的使命,应是旨在深化和巩固拜登政府在推动印度-太平洋战略方面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在本地区构建制衡中国、与中国开展长期竞争的网络与体系。
近期,拜登政府临近下台之际,升级芯片制裁,加码对台军售,遏华动作接连不断。种种迹象表明,这次派出布林肯和沙利文访问相关国家,依旧是剑指中国。不过,拜登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相关国家,还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为了应对特朗普上台,不管是韩国、日本,还是法国、印度,都在进行外交姿态调整和战略准备。这种情况下,布林肯和沙利文的访问预计不会有什么实质性成果,拜登政府恐怕不得不面对“人未走、茶已凉”的残酷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