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名将指挥兵团水平,傅作义只排第二,第一高手与粟裕不相上下

梦里花落人 2025-01-02 17:37:36

我军对高级将领水平之评价,有一个热度比较高的标准:指挥大兵团作战能力。

粟裕大将去世后,国防部发布的盖棺定论的评价,就如此评价他。

国军中也有一些将领具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单从指挥过的兵力规模而论,有白崇禧、陈诚、顾祝同、张治中、卫立煌、胡宗南、杜聿明、蒋鼎文、傅作义、刘峙、王耀武等等,只不过水平高低各不相同。

诸如胡宗南、刘峙、蒋鼎文、刘峙等,能力平庸,徒以忠于蒋氏而掌握一方兵权,无论抗战打鬼子,还是与解放军对垒,都被打的不像样。

不过国军高级将领也并非都是无能之辈,不能因为国军整体拉胯而否定所有人,单看军事能力,以下这三位都是当世一流的名将。

一、白崇禧:战略型指挥官

世人皆谓白崇禧是小诸葛,究竟技能点是什么呢?

第一,政略在线。

白崇禧的属性介于地方军阀和大将之间,天然格局较高,因之在军事上颇有独到之处,比一般将领看得更深远,进入状态也较快。桂系原本的地盘只有广西和安徽两省,其他省份并不能染指。李宗仁孤身在北平担任行辕主任,但左受蒋系的心腹将领们排挤,右不得傅作义等本地势力拥护,桂系势力未进入华北分毫。

白崇禧借着出镇九江、指挥大别山作战之机,暗中把程潜势力驱除出鄂省,逐步把桂系第七军安插在武汉周边,不知不觉间竟将湖北全省置于桂系实控之下,这是李宗仁屡求而不得的天大好事。

这个特点看起来与作战并不相关,其实却是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基本素质。胸中无容纳百万大军的气量,焉能驾驭得了百万大军呢。

第二,能掌控大场面。

所谓大兵团作战,首要标志是指挥部队数量足够多。如果只有一两万、两三万,一两个军,谈不上大兵团。

1947年底白崇禧以国防部长之身份,出任九江前进指挥部的总指挥。指挥的部队包括:

整编7师(桂),整46师(桂,莱芜战役被歼灭后重建于蚌埠),整48师(桂),整9师(蒋系),整10师(蒋),整11师(蒋),整25师(蒋),快速纵队(蒋),整20师(川),整28师(川),整58师(滇)。

共11个整编师(军),兵力约在二十六、七万人。包含了各种派系,中央军、桂系、川军、滇军。人数多,派系多,不好控制,指挥难度远大于任何一个战场。

白崇禧基本上对诸军实现了实质性指挥,无论哪个派系的部队,都能使其有效有行动,进而达成将刘邓大军限制在大别山以北的战略意图。这比1946年刘峙指挥中原大军围攻仅有弹丸之地的中原军区,四处漏风、处处失灵强的没影了。

第三,有奇变之术。

大兵团作战很考验指挥官的适应能力,一者,适应新的作战条件,包括战场地理天候情况、社会环境、军事技术条件等等;二者,适应新的作战对手;三者,适应麾下军队。

白崇禧到大别山区作战就适应的很快。据白崇禧的作战处长覃戈鸣后来回忆,当时武汉周边是空虚的,大别山以南几百公里宽的广大地域,只有零零散散几支守备部队。

白崇禧到任之后,一改之前虚弱的防守状态,不为刘伯承四处攻击战术所动,坚决执行四面围剿方略,其部署的由东南向西北压缩、卡住各要点的打法,给刘邓大军造成很大困难,最后刘邓不得不分兵,刘伯承率一部主力转出大别山进行外线牵制,邓政委则留在大别山腹地继续牵制。

其合村并寨之战术,与蒋当年占领江西苏区之后推行白色恐怖大异其趣,对老百姓的骚扰和残害相对弱一些,主要是挖断我军建设山区根据地的基础,所以,刘邓并没有完全恢复当年鄂豫皖苏区的规模,只建立了几片范围不大、互不相连的小根据地。可见白氏之能。

淮海战役白崇禧不出任总指挥是一个污点,但原因主要是对蒋介石的不信任,怕蒋的瞎指挥和架空,并由此担任总体失败之责。为桂系之利益计,为个人之声望计,才拒绝统一指挥华中、徐州两大剿总。毕竟小诸葛身在国民党体系中,无法突破政治派系的窠臼。

二、傅作义:奇谋型指挥官

傅作义是抗战中新崛起的地方军阀,从传统定义上讲,属于新军阀混战之后的新新军阀。

傅系势力的根基在绥远,傅作义战略视野虽不及白崇禧,但治理一省之地绰绰有余。傅氏在绥远推行亲民爱民之政,经济民生颇有振兴之气,绥远军民对傅作义很是拥护。

治军方面更有过人之处,傅作义本人作风较为务实,不似国军高级将领贪墨腐败成风,故抗战时期曾被目以“七路半”。

傅作义极度推崇以士兵为核心的理念,重视日常训练,重视战斗作风的培养,一切围绕提高士兵战斗力来做工作。对军官的培养则重视实绩考核,自师长至排长均用四级考核办法,考核等次最末者立即调离现职,不许带兵。又极重视亲自到一线部队调查了解情况,不让师长团长陪同,自己去看,故而对部队的训练和战斗力状况了如指掌。1945年魏德迈在中国战区查看各路部队,对胡宗南部队的精良装备赞誉有加,但对其训练状态无甚好评。看了傅作义部队的训练演习,却赞不绝口,称之为“中国少见”。

傅作义的势力是从阎锡山晋绥军发展出来的,本钱甚薄,不能采用中央军那种与敌作战惯于铺开摊子、拉开架子的打法,极度仰赖灵活机动、别出心裁的战术,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加之傅作义对部队掌握程度极高,其指令能够得到快速而彻底的执行,基础很好。故傅作义在抗战时代就经常研究诸如奇袭、掏心战术,惯于出奇制胜。

解放战争之初,傅作义与晋察冀部队对阵,自1945年末的绥远战役(杨成武主持进攻),到1947年春,一年半多时间里,晋察冀部队对傅作义作战几无胜绩。

其中较著名的,大同集宁之战,奇袭攻陷张家口之战,偷袭西柏坡之战,其核心战术思想就是奇袭。

如果不是朱老总亲自下场指点晋察冀作战,如果不是硬生生把杨得志从纵队司令拔擢为野战军司令员,以晋冀察诸将的水平,还真拿傅作义没办法。

奇袭西柏坡从目的上固然没有成功,但从战术上看无疑是成功的,打了我军一个手忙脚乱。伟人那封电报更具宣传意义,晋察冀诸军被整体调动向西柏坡靠拢,如果傅作义能够真正控制华北剿总各路部队,来一个华北总动员,肯定会极大改变战场态势,争取到更大主动权。

傅作义的军事思想与国军总的打法套路不尽一致,或者说,没有沾上美械化的红利,不像黄埔系诸将经历过抗战后期的突然美械化,未免有些限制其水平。故而将其列位国军名将第二。

三、杜聿明:国军良将第一

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生中的佼佼者,早期差可与其比拟的是黄埔一哥关麟征,长城抗战时关麟征稳压杜聿明一头,无论其境界、能力还是影响力,关皆胜过杜三分,1935年10月就升为陆军中将(杜聿明直到1943年才晋升为中将),一时风光无两,连蒋介石的心腹爱将胡宗南都不如他。不过出头的椽子先烂,关麟征性格上过于激进,后来逐渐不为蒋介石所喜,慢慢地边缘化了。

杜聿明在二十五师受关麟征压制一直不得意,直到改任二百师师长,执掌国军第一支机械化新军,才开始崭露头角,及至升为第五军军长,终于将一身本身发挥出来。

杜聿明在抗战时代的两大贡献,一是昆仑关战役击败日军钢军,打死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二是印缅战场与日军作战。野人山的污点不须回避,但懂的都懂,杜聿明一生万事皆好,唯独对校长的愚忠令人喟叹,若不是机械执行校长的命令,焉有此惨重损失呢?

瑕不掩瑜,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杜聿明军事水平的评价。

1943年回国后,杜聿明渐次升任大战略区的指挥官,先在云南,后到东北,又陆续担任徐州、东北两剿总的副司令员,实任总指挥之职权。尤其在云南,收拾老牌地头蛇龙云干脆利落,阳谋可以,阴谋也玩得转,能力全面无短板。

简要点评一下杜聿明的表现,看看所谓的良将究竟良在何处。

第一,昆仑关大战第五师团。以机械化部队对机械化部队,展示了国军一流的战斗水平。杜聿明的指挥水平在线,机械化部队组织水平和训练水平在线,战斗意志更不须多说,国军经典抗战战役,昆仑关之战位列前三。黄埔军校早期的军事培养水平,毕竟还是代表着当时中国最高军事水平,培养出许多超一流军事人才。

第二,主持东北战事。1945年末指挥大军抢占东北,杜聿明手下兵力其实有限,新一军和新六军质量比较高,战斗经验和战斗意志处于巅峰状态,是以往往能以少胜多,把101打的连连败退。

体现出杜聿明对战局的控制比较准确,制定战略、执行战略、对部队控制,都十分在线,不仅该胜的仗肯定能打胜,还能充分发挥出有限兵力的效能,把东北民主联军挤压出大城市。对比其他战略区,诸如华中之薛岳、中原之刘峙、西北之胡宗南、华北之孙连仲,杜聿明可谓鹤立鸡群。

后来渐渐失去优势,乃在于总体方略上不如我党,如果杜聿明身后也有一票治党理政建根据地的高手,诸如罗政委、云真人、富公、眼镜王、萧司令等,包括隐藏的大牛洛甫同志,杜聿明专心带兵,要兵有人给兵,要粮有人给粮,要宣传有人能与罗陈高等人对位,东北胜负之数,岂是那么容易分得出的?四期学弟和一期老大哥的真实水平,其实只在半斤八两之间。

第三,四处救火有急智。

杜氏从东北退出后,被蒋介石派到华东战场,令其解救济南失守后的危局。杜聿明曾制定出一个反攻山东的战略,虽说有点理想化,但在当时情况下不失为反抢先手的最优解,济南能不能夺得回倒不必穷究,如此措置,大量兵力以攻势部署于徐州、苏北,至少能将华野限制在鲁南,可惜不为蒋氏和徐州剿总理解。

英雄总是孤独的,1948年末的杜聿明,只有邱清泉、李弥这些人理解他,而高层无人敢与杜聿明持同议。那么大的济南城都丢了,竟敢奢谈反攻?愚者的智识,总是平面且线性的。

辽沈战役打到间深处,杜聿明又到东北救火,迅速提出破局之关键,让廖兵团取道辽南,如果不是卫立煌一直打横炮非要廖兵团回撤沈阳,如果廖耀湘判明拦路的只是东野辽南独立师而坚定南下决心,那么冲出重围的恐怕就不是一个五十二军。

淮海战役的总体指挥也没有大的差错,只因蒋介石随意干预,连连改变兵力部署。

但即使带着枷锁跳舞,杜聿明仍能勉力维持,甚至还提出先与华中部队汇合先打中野的方略。我们从上帝视角看,如果真的能成行,如果杜聿明与白崇禧真能精诚合作,恐怕真够刘帅喝一壶的。政委豪言把中野打光了也不在乎,恐怕真得会一语成谶。

白杜二位,抛去政治因素,其水平都足可与粟裕比较。

讨论至此,其实笔者也有点拿不准,傅作义敬陪次席,那么大兵团作战的水平,白崇禧和杜聿明究竟谁是第一呢?

0 阅读:8
梦里花落人

梦里花落人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