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移民:4000万人口,守住了150万平方公里国土

文史达观 2024-09-18 17:19:59

闯关东,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之一。

它跨度时间之长,移民人数之多,对国家影响之大,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次移民。

正因如此,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显赫的存在价值,也有学者认为,正因为它的4000余万移民,守住了我国15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一般来说,“闯关东”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

其中广义,指的是山海关以内地区的人们迁移到东北地区谋生的过程。

狭义上讲,“闯关东”通常指清代顺治年间至民国初年这一时期,人们从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迁移到东北地区谋生的过程。

针对“闯关东”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今天文史君来为大家进行解读。

曾经荒芜的“关东地区”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将徐达建立了“山海关关隘”,以山海关分界,以东以北地区被称为“关东”。

明朝时期,关东地区范围较小,为辽东都指挥使司所辖的辽东地区。

清朝建立后,经过统治者的有意构建以及统治疆域的扩大,“关东”指代的地理区域逐渐扩大。

后来发展到以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东五盟市为核心的内关东,和以库页岛、贝加尔湖等为核心的外关东。

明末清初,时代巨变,关东地区也迎来了巨大变革。

当时生活在关东地区的人们,要么死于战事,要么四处流散,导致当地民众骤然下降。

数据显示,顺治初年,占据着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关东地区,总人数只有40余万。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奉天府尹张尚贤在其著作中,曾如此描绘关东地区:

“合河东河西之边海以观之,黄沙满目,一望荒凉……以内而言,河东城堡虽多,皆成荒土”。

与此同时,清军入关后,大量的东北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锡伯族等也选择入关定居,使得原本就人口稀少的东北地区人口更加稀少。

后来,清朝为了充实东北地区,在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特别颁布了《辽东招垦令》,要求各地官署劝农开垦。

然而即便如此,效果却并不明显,因与中原地区相比,关东的苦寒使得中原地区人们根本不愿前往那里生活。

几十年过去了,即便清廷给的迁移条件不错,也只有极少数人移民东北。

到了康熙年间,康熙认为关东地区是大清的“龙兴之地”,应该好好的保护,不应该让关内人进行践踏和破坏。

于是,于康熙七年,公元1678年结束了顺治朝的移民政策,并出台了《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令》,标志着关东人口增长的停滞。

浩浩荡荡地“闯关东”

除此之外,康熙还特别命令当地官员,在辽宁境内修了一条“柳条边”,禁止汉人进入柳条边北部地区。

所谓“柳条边”,其实就是种植了许多柳树,以柳树为界限,限制了关内关外的互通。

康熙之所以那么做,主要有两个原因:1、他认为,东北是大清的龙兴之地,要保护;2、如果未来有变数,东北是自己的退路。

正因如此,东北地区才出现了100多年的“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景象。

当时有英国考察人员考察后记载道,直到19世纪中叶,整个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2万多渔猎部落。

也正因如此,外东北近2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外人占为了己有。其实这背后,正是因为有土地,没人居住造成的。

康熙末年,随着关内人口的大规模增长,那时起有部分汉人为了生存,开始偷偷跨越“柳条边”,进入关东地区谋求生活。

但,那时越界的人还不多。数据显示,康熙末年至雍正初年,全国人口大约7000万左右。

到了雍正时期,关内人口继续膨胀,很多老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开始冒着禁令绕过山海关前往东北。

即便那时的政策比康熙时期更加严厉,但生存为第一要务,还是有不少汉人进入关东。

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关内人口激增到2亿多人,加之关内自然灾害频发,华北地区连年大旱,那时起不少灾民冒着巨大的风险,从长城关口进入东北。

即便如此,当时的盛京将军和吉林将军,还是严格执行了乾隆皇帝颁发的“阻止流民”的命令,以强硬的手段阻止汉人入关。

到了乾隆中晚期,关内人口突破3亿,且土地开始出现兼并的现象,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

为此,开始有更多的汉人涌入关内。

当时清廷还想阻拦,但看到民众都没有了活路,也好睁只眼闭只眼的放过去了很多汉人。

到了嘉庆时期,东北的汉人已经超过了百万人,柳条边的汉人更是高于满人好多倍,甚至有不少满人都开始说汉语了。

到了道光年间,关内人口超过4亿,土地兼并更加严重,很多汉人不仅逃亡东北,还在东北开垦了很多良田,数量高达数百万亩。

由于“法不责众”,清廷只好“收募为民”,将数百万流民登记入籍,设立州县管理。

到了咸丰年间,整个东北的汉人和少数民族总共也只有差不多300万人口,松花江以北汉人还是比较少的。

再往后,随着外东北地区被沙俄强占后,清廷开始意识到了边疆没有人口的危机来。

于是,1860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奏朝廷,奏请开放东北地区,招民垦荒,很快得到了清廷的批准。

也正是从那时起,东北地区才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闯关东”。

数据显示,到了甲午战争爆发前,东北总人口已经超过了800万规模。

此后,在全面开禁的状态下,每年开始有十几万甚至上百的汉人,开始进入东北地区。很快黑龙江的汉人也突破了一百万。

到了1912年,清朝灭亡时,东北总人口已经超过了1800万,大量人口进入黑龙江和吉林,东北地区设立了和关内一样的州和县行政管理体系。

再往后,到了民国时期,张作霖执政期间,为了发展东北经济,开放了更大范围的人口吸纳。

那时起,除了传统的山东和河北之外,还有大量的来自山西、河南、湖北、安徽,甚至江苏、陕西、湖南、四川等地汉人闯关东移民。

那时候,东北真的成了关内各省的大集会,各种文化融合成了东北文化。

数据显示,张作霖时期总共有超过上千万人闯关东,到了九一八事件时,东北总人口已经超过了4000万。

正因如此,有学者说道:“张大帅最大的功绩不是发展了东北民生,也不是建立了东北大学,而是安置了超过千万的闯关东者”。

读者们,关于“闯关东的历史过程和意义”,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55 阅读:15998
评论列表
  • 康熙时期,沙俄已经打到东北了,可是一直到雍正,乾隆还禁止民众流入,这爷辈三代也是狂妄自大的蠢货!

    凡尘 回复:
    狂妄自大今天中国就不会有蒙古新疆西藏了,从17世纪中清朝立国开始,就和俄国在北方争夺蒙古帝国留下的遗产,总体来说清朝是赢的
    顺风顺水顺财神 回复: 凡尘
    赢个屁,你知道沙俄每次入侵是多少人吗?
  • 2024-09-19 15:55

    张作霖是我们稳定东北的英雄。

  • 2024-09-19 17:15

    就张作霖这一举施,注定百世流芳。

  • 2024-09-19 18:37

    早一百年哪有大鹅🦅事

    陈优红 回复:
    俄罗斯首都在东部欧洲[得瑟]
  • 流洋 28
    2024-09-19 17:58

    甲午战争之前 满清把东北作为后花园 为了是那一天被汉族推翻可以退回东北 没想到 老毛子想占领整个东北地区 满清慌了 满族人本来就少 还需要在全国各地驻守 东北本来就没什么人口 加上老毛子长期驻扎军队 满清很快就会失去对东北 所有提出闯关东 大量汉族人去东北 山东人最多 东北汉族人一但增加 毕竟是中国人 法理上东北属于中国 可以制衡老毛子 乾隆年间 大东北地区包括库页岛一共人口不到六千人 有人上书皇帝 东北的黑熊比人都多

  • 2024-09-19 21:59

    康吹们,现在了解了历史,现在不吹康熙是千古一帝了吧

    中华凌人 回复:
    请问你又是什么吹呢?你又为中华民族贡献过什么,不吹康熙大帝,难道要吹你这种网络平台的喷子吗。
  • 2024-09-19 17:06

    还要加上后来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知青下乡,全国各地都有人移民东北。设立东北生产建设兵团,彻底稳固东北。

  • raul 8
    2024-09-19 16:28

    别扯了朱元璋时期就有辽东都司逐渐管辖包括东北所有卫所还有蒙古草原上的几十个卫所,后来拆分出奴儿干都司,后来取消奴儿干都司其辖区重新并入辽东都司。成化年万历年尚有处罚斩首巫失卫指挥,还有兀迪卫指挥因功调往山东金州卫任职,此外嘉靖到万历年增设了很多卫所。最邪乎的是史书记载阿拉斯加还有卫所。[得瑟]

    白狼 回复:
    明末清初辽人都被杀光了
  • 2024-09-20 05:31

    第二个湖广填四川版本,东北人也不纯,土著占50%斗不错了

    旧城以西 回复:
    往上查300年,能有10%土著就算高的了
  • 2024-09-19 12:25

    当时应该闯远东

    救世情缘灭世心,吃颗大蒜压压惊 回复:
    远东就过了,古代那生产力,远东可开发不了。

文史达观

简介:专注国学诗词,解读诸类文化。文史作者,传播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