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方外交消息,布林肯将为北约峰会承诺部署初始条件,如美菲、美日等外长会谈,加强地区关系构建,同时针对中方进行战略安排,这一系列的行动,有两个关键点。
其一是美方放在行程最后的蒙古国,这说明美方对说服蒙古国的信心不足,想要留到最后进行说服,然后营造对华包围圈,按照此前稀土的协定来说,美和蒙古国有相应合作机会。
其二则是美方希望用这个包围圈为印方助力对华竞争,所以还要关注印方情况,但印方之前访俄已经跟美方闹了不愉快,双方关系出现降低的未来预期,可以说,美方开局就处于不利。
回顾中美围绕蒙古国在内包围圈的争端,不得不说美方的挑战可谓是接连不断,在今年3月份,美方政要访问蒙古,提出要对其进行军事支援,甚至经济市场也可以放开。
而蒙古由于地理原因,对中方市场的依赖度非常高,所以迫切寻求多元化的交流渠道,自然希望借助美方力量实现对美西方市场的扩大,可美方这番好意却不是凭空而来的。
其到访政要指出,中方的崛起给亚太地区带来额外的安全威胁,出于国际安全局势的思考,美方希望蒙古国能够加入对华针对的队列,比如相应的产品断掉对华贸易等等。
这番行动实际意义接近于无,因为蒙古国对中方贸易逆差大,出口货物很少,但是象征意义重大,这将代表处于中俄之间的国家倒向美方队列,自然会极大加强美方的国际声望。
同时也能补上美方营造的亚太包围圈,所以在美蒙和谈之际,双方的关系较为紧张,不过,在会谈后的几天,蒙古国发布声明,称境内不会允许任何国家的军事基地。
另外,其驻俄方大使馆也回应了这个问题,强调不会参与任何军事联盟,指出美方是白费力气,这番宣言让双方关系重回正常,不过,美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打算。
布林肯这次群体访问行动,无非是透露出了美方的想法,首先是拜登宣布退选之后,民主党声望降低,共和党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布林肯作为政治元老,自然承担相应的责任。
虽然竞选属于内部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内部选民的抉择,但国际事务的影响同样会对民主党的选情造成相应影响,比如美方内部存在不少为巴以冲突发声的选民等等。
正是这一选民倾向,让两党都不约而同改变对以的强烈支援态度,所以放到其他外交事务上也是一样的,蒙古国具备不少矿产资源,同样能够给美方带来极大的收益。
出于这一考虑,布林肯必然会在保障民主党声望不降低的情况下,寻求更多的政绩表现,其一是希望民主党获得更多可以称得上竞选资源的说辞,其二则是保全自己的政治地位。
对美方来说,最关键的战略无非那么几个,如美方及其北约联盟、双重遏制战略、对欧洲掌控策略等等,而作为近些年美方反复提及印太战略,更是重中之重。
所以布林肯想在这方面做出突破的想法可以理解,毕竟特朗普现在以能力不足对哈里斯进行攻击,其政党确实需要这样的政绩作为回应,而达成美和蒙古国之间的合作就是王牌。
在中美外长交流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美方此次访问蒙古属于来者不善,而不是带着合作想法来的,毕竟在老挝中美已经进行过会谈,双方没有达成共识。
美方秉持单边主义,指责中方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问题,同时引出台海问题,强调中方不能单方面解决问题,总的来说,美方仍旧选择自说自话的干涉中方内政。
对于这种阵营对抗措施,中方不会认同也不会退步,势必施加强硬的反制措施,因此,中美的外长会谈称得上是不欢而散,在这种背景下,美方和蒙古国的交流自然不会有多少善意。
不过,在布林肯到达蒙古国之前,解放军却已经来到蒙古进行部署,传递了中蒙合作的积极信号,据悉,双方将共同举行“可汗探索-2024”维和演习,目的是打击违法武装。
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双方也曾举行陆军联合演练,这次7月底进行的演练可谓是之前的强化版,根据双方军部消息,后者较为贴近实战,将实现协同打击的目标。
当然,双方也强调了互相交流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这次军演深化双方合作、互信,可见对比美方的步履匆匆,中方的行动更加稳重一些,而在外交事务中,行稳才能致远。
对美方的亚洲布局来说,想要形成对中包围圈,目前的关键就在蒙古国还有东盟,加上印方的态度问题,可这几个国家中方都进行了提前部署。
蒙古国中方通过两次联合军演展现态度,中方-东盟会谈则决定了《南海行为准则》,至于印方,则是寻求贸易逆差的转变,这离不开中方技术人员的帮助。
那么,情况发展就比较清晰,美方依旧只能选择军事胁迫的队列,比如美日菲韩等联盟关系,在两党争端加剧的情况下,其军事力量很难顾及亚太地区部署,再加上这段关系不算牢靠。
比如日元汇率波动、中韩对话等等,美方也该通过这次的外交访问看清国际局势,中美之间具备相应的合作前景,双方经济市场融合度很高,不是能够轻易摒弃的。
可美方却无视了经济发展机遇,以阵营对抗思想运营包围圈,希望压制中方发展,只能说这种选择同样会让美方陷入麻烦当中,毕竟全球化基础下,中美合作利大于弊。
至于美方想要凭借说动蒙古国牵制中俄发展的举措太过想当然,中方在外长会谈时就已经表明立场,如果美方执迷不悟,让中方就绝不会退步,反而会加大反制措施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