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如同画卷,铺满了各式各样的故事。
如果你想要祝福一个人,可不要祝福他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因为,好事不如无——没有故事的人生才是最有福气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看完刘丽朵这位故事写作教母的新书《故事课——中国本土IP实训指南》后,我才明白“故事”背后的意思代表着往往是“意外”与“转折”。
故事,就像是一扇门。在门的这边,你本来过得好好的,很有秩序地生活着。突然,门开了,一股强烈的、不能抵抗的命运力量把你拽进了门的另一边,让你过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据说,人生有两大巨大考验,一个是飞来横祸,一个是飞来横财。它们都是打破我们生活平衡,改变原本生活的状态,如果不能作出改变,人很容易就被命运所粉碎。
在《故事课——中国本土IP实训指南》这本书中,刘丽朵老师共讲述了8堂课,每节课都围绕一个关键点展开,也是写小说或写故事都会遇到的7个步骤。
我也是头一次感受到,听课还能被带进去,让我想要记住书中的内容,甚至有冲动,一定要把刘老师留的作业都好好完成。
相比起看外国作家的故事课内容,刘老师的内容看得更符合国内想要学写作的朋友们。
书中的内容、举例等,多是贴近现实生活中的内容。中外结合,让我们更好的吸收书中的内容。
小说,也是故事的一种,是故事就有故事线,也就是结构。
建立起结构意识,是学习写故事的第一步。
结构有三大要素:1.材料;2.顺序;3.意图。
故事的材料,就是事件。根据饥叙事意图,选择一些事件,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它们组合起来,就叫作结构。
故事的基本结构是三幕式,这是每一个故事都具备的故事结构。即:开端、中间和结局。
好的故事,就要做到“很快掉下去,使劲儿地、歇斯底里地、无所不用其极地、玩儿命地挣扎,然后在最后一刻爬出来。”
当然,好故事与好小说是不同的。好故事,讲的是一个人如何走向成功;好小说,讲的是一个人如何走向砸锅。
在这其中,痛苦的点就是情节所在之处,情节是由模式的。曾有位法国作家普罗迪用36种情节模式概括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故事。
按照他的说法,其中有6种情节特别受到人们的欢迎:
第一种,关于不幸之人的故事。比如无辜受难,比如“美强惨”的故事。
第二种,是释谜,在故事里破解一个谜语,也就是悬疑故事。
第三种,为了某种“理想”而牺牲自己。比如红色叙事。
第四种,为了骨肉而牺牲自己。比如《人世间》里的男主周秉昆。
第五种,恋爱的罪恶。
第六种,恋爱被阻隔。
故事训练还有另外6步,包括:
第二步:让核心事件长出“结构”。这里的结构指的是设定,就是盘踞在故事当中、绝对稳固、绝不可以更改的前提。越是内在充满矛盾的设定,越是精彩的设定。就比如《西游记》中过女儿国的那一关,唐僧“必须不能爱”与”他遇到了没有人能抗拒的爱的对象”之间的冲突。
第三步:立刻得到你的主人公画像。主人公是某种压力之下,作出一个与众不同选择的人。主人公总会面临三角冲突,处在两难之境中。
第四步:安排主人公身边的配角。配角的设置要本着“主人公中心制”,按照全部故事中的人物分类,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协助主人公完成他的使命;一类是阻止主人公达到他的目的。作为反派有3个原则:势均力敌、价值相反、贴着主人公创造反叛。这个可以参考《甄嬛传》。
第五步:把握故事卖相。小说的分类标准划分为三种:主题、角色、情节。根据小说内容不同而进行分类。每一部小说,首先从男频、女频中确认一种,再根据其主题、角色、情节的不同将其确认在某个位置。比如科幻末世类都市异能赘婿男频文。书中提供了一个5页的表,绝了。
第六步:定位你的故事风格。关于故事的风格,也是形成个人IP的关键,一个故事,先有价值观,之后才有故事。
在这本书中,有很多我国网络作家对应的网络小说作品,甚至不少都被拍成了短剧、动画片、电视剧等,这更有利于我们消化其中的风格、标题、独特之处的意思。
第七步:故事大纲怎么写。
大纲有几种工具,也对应着集中形式,如:思维导图、图片文件夹、地图、日历等。
其次,通过提问法,完善提纲中的情节。
让一个故事万分精彩的核心事件=引人入胜的设定+这个设定之下所能发生的最好的情节。
值得一提的是,在书的末尾,刘老师还为我们准备了一个关于写作方向的测试卷。通过这个测试,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写作风格和潜力,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道路。
总的来说,《故事课》不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写作的故事指南,更是一本让我们了解当代小说行业前端潮流的智慧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