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韦绍兰,在屈辱中生下日军的儿子,儿子长大后:我是中国人

霜霜阅览过去 2024-10-29 21:14:39

在中国近代史上,慰安妇韦绍兰的名字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痛苦记忆,她曾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被迫成为慰安妇,承受着非人折磨,最终生下日军的儿子。

后半辈子漫长的岁月中,用仅存的生命为数以千计的受害者发声,揭露侵略者的暴行......

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日本政府试图否认和掩盖在亚洲各地犯下的种种罪行,尤其是对待慰安妇的暴行。

日本官方在国内教科书中删除有关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的记载,许多受害者家属和历史学者感到愤怒不已。

韦绍兰的名字最早出现在1990年,中国的一场民间调查中,那时有一群关心二战历史的学者开始寻找,那些曾经被日军俘虏、虐待过的慰安妇幸存者,想让世界知道这段被尘封的历史。

韦绍兰被找到后,摒弃世俗的眼光积极站出来指证,为揭露日本的罪行提供重要的证据。

1996年,在媒体和学者的帮助下,韦绍兰的经历被首次曝光于公众视野,在国际新闻发布会上颤巍巍地走上讲台,现场的记者和摄影师一片安静。

讲述自己的经历时声音中带着颤抖,但她语气却异常坚定,回忆当年被日军抓捕和虐待的场景,毫不掩饰地揭露日军如何无情地对待她们。

韦绍兰说:“他们当着我的面杀害了我的女儿,逼迫我成为他们的性奴隶。”在场的许多人落泪,有的甚至忍不住哭出声音,此事也引发全球舆论的广泛关注。

随后的几年中,韦绍兰多次参加各种新闻发布会讲述自己的经历,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真相,也希望能够得到日本政府的正式道歉。

“我不需要他们的补偿金,只需要一个正式的道歉,这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了那些曾经和我一起受害的姐妹们。”

中国政府也曾在国际场合,不断提出对日本慰安妇制度的控诉,呼吁日本承担其在战争期间所犯下的罪行。然而,日本政府一直回避这一问题,拒不承认慰安妇制度的存在。

2012年,韦绍兰的故事被拍成纪录片《二十二》,该片引发全国上下的极大关注,观众们在影片中看到她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那双眼睛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随着影片的上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这段历史,了解韦绍兰和其他慰安妇的故事。

2019年5月5日,韦绍兰在99岁高龄时离世,至死都没能等到日本方面的正式道歉,但却用自己的后半生,让更多人见证那段历史,为后人敲响警钟。

苦难中的坚强:韦绍兰的坎坷一生

1920年,在广西桂林荔浦县新坪镇韦绍兰出生了,家庭贫苦却充满温情。作为家中长女,韦绍兰从小就很坚韧、聪慧,帮助父母干农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村里长辈都夸她聪明懂事。

父母希望女儿能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送她去村里的私塾中学习几年基本文化知识,这在当时实属难得。

1940年,二十岁的韦绍兰嫁给新坪镇桂东村的一位朴实农民罗佢贤,丈夫家也并不富裕,但为人却勤劳善良。婚后夫妻二人靠着自己的辛勤劳动,生活逐渐稳定下来,家庭氛围温馨而和睦。

不久后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取名阿绥,生活就这样一天天过着,然而平静的生活很快被突如其来的战火打破。

1944年日军为打通中国的交通线,策划并发动“一号作战”计划,目标是占领中国的南部地区,这其中就包括韦绍兰的家乡。

不久后枪炮声从四面八方传来,村民匆忙收拾好家中的贵重物品,赶快藏进山洞躲避,韦绍兰也带着女儿躲进山林。

几天后枪炮声远去,村民们心中稍安,认为日本人已经撤离。为寻找家中失散的小猪,韦绍兰带着女儿走出藏身之地,结果却落入了军的魔爪。

韦绍兰回到村口时,几名日军士兵突然发现她的身影,意识到危险的降临,韦绍兰背起女儿拼命逃跑,但还是被追上了。

背带被日军割断,女儿摔落在地,日军将她强行捆绑,连同其他几名被捕的村妇一同押上一辆军用卡车,而卡车的目的地是一个日本据点。

一路上韦绍兰紧紧抱住女儿,心中焦虑不安,车厢内其他几个村妇的脸上也布满了恐和绝望,最后被带到沙子岭附近的一个小村庄。

日军将这些女子关进一间狭小的房间,房内的空气闷热难耐,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气味,还有几名早已被日军折磨得、如同行尸走肉的女性。

她们的双眼呆滞无神,身上布满伤痕,韦绍兰知道自己即将面对此种噩梦,想要反抗却根本无力反抗。很快日军的暴行开始了,她和其他女子被当作慰安妇,任由日军军官士兵玩弄。

韦绍兰不甘屈服,日军用女儿的生命威胁她,最终不得不屈服。三个月的屈辱生活中,韦绍兰承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每天被迫做着非人的劳役。

即便如此也没能保住女儿的命,在一次意外中被日军杀死。

归家的漫长路

韦绍兰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一直在寻找逃脱的机会,某天深夜几个日军士兵喝醉酒、没有锁门,察觉到这是她的唯一机会,她趁着夜色悄然离开军营。

一路上穿过茂密的树林、翻越几座山岗,双脚早已磨破、鞋子也被荆棘扯烂,依旧不敢停下脚步。天亮后遇到一位好心的村民,吃了一些简单的食物和水,才让得以继续逃亡的路。

经过数日的艰难跋涉,韦绍兰终于回到了家中,可迎接她的并不是期待中的温暖,而是丈夫罗佢贤的冷漠和不信任。他深知妻子是受害者,但仍无法接受妻子的遭遇,苦难到这里并不算完。

逃出日军魔掌不久后,韦绍兰发现自己怀孕了,很显然孩子不是丈夫的而是日军的。她和丈夫商量着堕胎,医生警告如果堕胎可能永远失去生育能力,在婆婆的劝说下决定保住孩子。

1945年7月一个男婴出生了,韦绍兰给他取名罗善学,希望能好好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这个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贴上日本崽的标签。

因特殊的身份无法得到家庭、村民的接纳,成长道路充满坎坷与痛苦,韦绍兰只能独自承担起抚养儿子的重任。

之所以没有打胎,是为了保住生育能力,好给丈夫家延续香火。然而,生下这个孩子后韦绍兰再也没有怀孕,丈夫慢慢地疏远了她。

韦绍兰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把所有的痛苦埋在心底,靠着种地和打零工努力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儿子罗善学,在充满敌意、歧视的环境中长大,尽管从小生活在中国,但由于身上有日军的血脉,自小便遭受到村里人的指责、歧视和辱骂。

很多人嘲笑他是日本崽,不愿意与他来往,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罗善学依然保持着一颗坚强的心,努力用善良和诚实的行为来证明自己是个正直的中国人。

每次被欺负后韦绍兰总是安慰儿子“你是中国人,不要怕”,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儿子。

但这并不容易,特殊身世让他无法正常地融入社会生活,即使到了适婚年龄也无人愿意嫁给他,婚姻问题成为全家人的头疼事。

女方家一听说他是韦绍兰的儿子,纷纷拒绝将女儿嫁给他,面对这种窘境罗善学曾经多次向母亲表达不满,为何当初要把自己生下来,最终他还是理解母亲的苦衷,选择和母亲一起生活。

时光流逝,韦绍兰带着满身的伤痕进入晚年,身体逐渐衰弱,所幸在这个时候她的事情被媒体关注到,情绪和遭受的苦难得到宣泄,罗善学在面对媒体时也大声说道“我是中国人......”这五个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再普通不过,可在他的眼里却十分严肃,可见受到的伤害有多大。

总的来说,韦绍兰的故事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承受战争带来的巨大痛苦,在社会的冷眼中抚养着流淌着日军血脉的儿子,但她从来没有放弃。

人生晚年站出来指证日本人的罪行,为被掩埋的真相而战斗,成为那个时代的见证者。历史不可遗忘,韦绍兰的名字也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警醒后人勿忘国耻、珍视和平。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99岁“慰安妇”韦绍兰辞世:一直没有等到日本的道歉-新华网 (xinhuanet.com)

99岁“慰安妇”受害幸存者韦绍兰去世,她有勇气又宽容_文化课_澎湃新闻-The Paper

对话苏智良:回忆那个一生追问“我是谁”的“慰安妇”之子_浦江头条_澎湃新闻-The Paper

0 阅读:26
霜霜阅览过去

霜霜阅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