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大门过于堂,家败人丁亡”,说的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蜗牛春秋文化 2024-08-07 00:57:39

大门,和外界取得联系,和社会进行沟通的媒介。敞开大门,大千世界任君遨游,关闭大门享受私密空间的温馨。

就当今社会而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升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以及居住舒适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房屋,还是大门,早已不是宋朝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当中所写的那样:小扣柴扉久不开。意思就是:轻轻的小声敲击用树枝或木棍编制的柴门久久的也没人来开。这句诗无形当中就透漏了古代普通百姓家大门的样式:大门是用树枝或木棍编制而成。而到了今天,庭院大门有的高端大气,有的庄重典雅,有的富丽堂皇。大门的样式可谓是层出不穷。大门完全依照屋主人的喜好来设计建造。可是,在古代,大门建造的过程中,有着诸多禁忌,比如大门的宽度,大门的朝向,大门的高度等等都有着一些行业规范。说到大门的高度,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聊一聊和大门高度有关的俗语“大门过于堂,家败人丁亡”。大门和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古人之所以有“大门过于堂,家败人丁亡”的说法,有没有依据?又有没有道理?

大门过于堂,家败人丁亡。

大门,庭院的门。过,可理解成高过,堂,泛指堂屋。人丁,泛指男丁。所以这句俗语的含义就是:如果一个家庭大门的高度高于堂屋的高度,就会出现家庭衰败人丁衰败的情况。当然,古人在俗语当中说“家败人丁亡”,有夸张的成分,目的就是突显大门过于堂的不吉利。这里咱不要过于深究,只要了解古人认为大门过于堂是不吉利的就好。

大门,庭院的大门,和外界进行沟通的通道。农村的朋友对于庭院的大门并不陌生。堂屋,泛指正房。那么,古人认为大门的高度比堂屋的高度高不吉利,有什么依据没有?古人说的有没有道理?

一,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

1,在旧时观念当中,长幼尊卑是有严格规定的。长辈的话语权是相当高的,长辈的尊严不能被晚辈侵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出长幼尊卑。举个简单的例子:吃饭这种看似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行为,长辈不上桌,晚辈是不能上桌的,长辈坐主位,晚辈依辈分落座,不得出现差错,长辈不动筷子夹菜,晚辈馋死也不能夹菜。

就连住房都有严格的规定。堂屋,泛指正房,也就是父母长辈居住的地方。堂屋的地位最为尊贵,要由长辈来居住。而长子住东厢房,次子住西厢房。所以,堂屋象征的是父母长辈,代表的是一个家庭的荣誉。

大门,和外界进行沟通的通道,象征着外界的力量。

如果大门高过堂屋,就代表外界的力量会凌驾于家庭长辈之上,古人就认为这是被外界力量打压的表现,有种无法翻身,抬头的表现。

2,古代的建筑理念。

古代的建筑学理念和现代人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古人讲究长幼尊卑要有序,主次分明。正房就应该高大,东西厢房等房屋都要比正房矮上一些。院墙要比房屋矮上一些。大门要比院墙矮上一些。这就体现家庭的私密性和内敛性。而堂屋高大,则是展现家庭的庄重和长幼尊卑,主次分明。这就是规矩,这就是和谐美,这就是主次分明,不能出现倒置的情况,否则就是奴欺主,是非常不吉利的。

再者,庭院大门若高于堂屋,就出现围墙也高于堂屋的情况,就会给人的感觉就是围墙过于高大,堂屋过于矮小,寓意非常不吉利。古人认为,只有监狱这种场所才将围墙建的如此高大,其目的是防止犯人逃跑。也就会形成“困”字局,困的寓意不好,会影响家庭的财运等诸多方面。

3,古代风水学。

在古代的建筑理念当中,一直存在风水学的影子。庭院式的房屋布局同样无法脱离风水学的符号。

古人认为,庭院要能保证藏风聚气的要求,这才是理想的格局。堂屋就应该高大,从大门进入庭院的气,首先会进入堂屋,然后再进入其他房间。可如果堂屋过于矮小,大门过于高大,这就导致从高大的大门进入庭院的气,无法正常被收纳,高大的大门进入的气,有一部分就因为堂屋过于矮小而流走,导致庭院的气场不是良性循环。进而出现导致财运受损,人丁不兴旺的情况。

再者,风水学当中,庭院大门的尺寸是有硬性要求的。庭院大门不能过于大,这样容易出现气场的不和谐不稳定。

二,建筑科学的合理性。

中国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为了保证房屋冬暖夏凉,习惯于坐北朝南的格局。这样更有利于采光,冬季接受阳光的照射。

而如果大门和围墙都建的高于正房,这就容易出现庭院内阳光照射时间短,一天当中,也就那么三两个小时能享受阳光的温暖。这就容易出现房屋潮湿的情况。房屋潮湿,绝对是人体身体健康不利因素。时间久了,身体就会出现风湿类疾病。常言道“有什么别有病”,一个家庭,如果一个人得了重病,家庭成员就会放下手头的工作,来照顾病人,很有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全家人都无法挣钱,来来回回的耗费经历往返于医院之间。

俗语“大门过于堂,家败人丁亡”,是古人关于盖房理念的一个俗语。虽有古人老派思想的影子,但其中的很多知识点值得我们借鉴。

0 阅读:23

蜗牛春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