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北有座杭州城里最高最长的石拱桥,名叫拱宸桥,300多年来静静地横跨在大运河上
“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拱”的意思是拱手表达敬意,每当帝王南巡,龙船一路从京城到了杭州,远远地就能看见圆融沉稳的拱宸桥在大运河上拱手相迎
拱宸桥西边有两个历史街区,挨着桥堍的是桥西直街,桥西直街南边是小河直街
早在南宋时期,杭州城北的小河地区就是河陆转运的物资集散地,明末清初,河埠码头百业兴旺,以河运为生的运河人家在此聚居,慢慢汇集成了一个市井味十足的小小街区
水乡民居的典型格局是一河两街,小河直街面积极小,临着小河,东西两边各有一条主街,长度都不足200米,隔河相望
通常面街的一楼做商铺,二楼是居所,下店上宅
曾经的小河直街人声鼎沸:酒作坊、打铁店、盐铺、碾米店、蜡烛店、盐铺、茧行、酱园、米铺、孵房,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后来,随着公路运输的崛起,船运逐渐退出江湖,小河直街安静了下来
九几年的时候这里翻修过,除了原住民,古朴的环境吸引了不少文青,在旧时光里开一家个性十足的小店,过自己想要的日子
阳光在窄窄的青石板的街巷里游移,两旁小小的店铺簇拥着零星的游人,门前、窗台的绿植悄悄地开始萌动春意
时光满满的,却并不觉得拥挤
每一家的店主都极尽巧思,装点自己心爱的店铺
热闹又安静
过往行人不经意就会被哪一句话戳中,进去窝在沙发里,捧一杯香气氤氲的热咖啡,晒晒太阳,想想好不容易7天没有叫唤的工作
一只肥猫被阳光耀得眯起了眼睛,思考着一向安澜无波的猫生:3年的乱纪元是不是该过去了?听说这病毒在找新的宿主,我要不要也去屯点药,,,
毕业后的第一拨同事,日久年深酿成了一辈子的情谊,年年小聚一两次,这个春节选在小河直街,赶赶时髦的围炉煮茶
一起经历了大厂没落、放下专业各自跳槽的一拨人,从相同的出发地,四散走进了截然不同的行业
年少时的友情注定能包容此后长久的差异,何况,还有这年年的相聚
围炉煮茶,细数光阴,往前数30年,往后数30年
红红的炭火,烤桔子的清香,烤红薯的甜香,哔啵一声轻响,一个板栗炸开了
小河里,一艘挂着红灯笼的小船轻轻滑过
这条小河的名字,就叫小河
小河直街上有好几家茶馆新设了围炉,临河的小隔间,有阳光,有炭火,温暖舒适,小风掀起轻纱,漏出几句笑语
我们的炭炉是两层的,上面一层煮茶,下面一层烤火,膝盖烤得暖洋洋的,说不出的熨贴舒服
问了服务员几遍几点亮灯,有说17:30的,有说18:00的,还有说“天黑了,就亮了”
天色渐呈蓝调,店家先开了灯
出门的时候,东街上的灯笼次第亮起
年节的气氛在夜色中弥漫
白天路过的小店被灯火映衬出别样的韵味,仿佛在对游人轻吟浅唱:回来吧,回来哟,,,
一盏盏红灯了无牵挂地漂浮在半空里,莫非是哪位神仙路过,一时兴起挥一挥宽大的衣袖点亮的星辰?
冷风吹动街边小巷的风铃,不时清脆地叮铃一声
站在两条小街之间的桥上,心里闪过一句忘了哪年课本上描写的“浆声灯影里”
没有秦淮河桨声灯影里的热闹繁华,却有一种城市尽头小家碧玉的温柔沉静
西街上高低错落的灯盏点缀出愈发幽深的时空
刚出锅的糖葫芦闪烁着童话的光泽
老底子的酱园春节放假打烊了
方增昌酱园在老杭州是出名的,专做酱油、老酒和酱菜
平时街上年纪大的人喜欢来这里喝夜老酒,一壶用白铁皮串筒温热的黄酒,就着从小吃惯了的酱菜,谈古论今,是正宗老杭州的味道
这张是上次白天来拍的,一直很喜欢小河直街的古朴静谧
倒是第一次晚上走在小河街头,两位古风的女子不知是哪一朝穿越来的时空旅人
街角三个打陀螺的小男孩玩兴正浓,充耳不闻母亲的呼唤,天黑了也不肯回家
小河直街在京杭大运河、小河和余杭塘河的三河交汇处,沿着运河走,便是“走运”,春节来“走运”的人还是蛮多的
街口二楼那间开着窗的屋子,是做箫笛的,上次来的时候,有阵阵箫声低迴缭绕,很是撩人心魄
走在小河直街上,会生出一种淡淡的愉悦,觉得,生活就该是这样的吧
如果意犹未尽,还可以去北边的桥西直街历史街区走走
那里有扇博物馆
伞博物馆
和刀剪剑博物馆
有书院、有中药铺、有财神庙、有土地庙,有杭州本地的手工艺大师现场制作杭州特色的工艺品,有酒吧有餐厅
拿着地图走街串巷地慢慢找寻,别有一番趣味
一路走到拱宸桥,看惯了300年风雨的拱宸桥展颜一笑,拱手相迎
在想,要不要元霄节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