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有个龙游石窟,龙游石窟不是龙门石窟,已经清理出6000多平方米、深埋于地下的龙游石窟里什么也没有,没有彩绘、没有造像,甚至没有只字片语的文献记载
只有一个个众说纷纭、却至今没有人猜得透的千古之谜在空荡荡的石壁间撞来撞去:如此庞大的地下宫殿是什么时候由谁建造的?如此巨大的工程量在全靠肩扛手提的古代是如何做到的?建造者的初衷是想作何用?却又为何废弃了?
不如一起去看看,说不定你看着看着灵光一闪、不小心就揭开了龙游石窟之谜
先说龙游,龙游归属浙江衢州,位于金衢盆地中部,龙游的来历要追溯到3000多年前,商周早期,以龙游为中心的穀水流域有一个诸侯国叫姑妹国
春秋时期,这里称为“姑篾”,先属越国,后属楚国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于姑篾之地设太末县,隶会稽郡,为龙游建县之始,太末是浙江最早立县的十三个千年古县之一
唐贞观八年,太末县更名为龙丘县;300多年后,吴越王钱镠觉得这“丘”与“墓”意义相近,不吉利,不喜欢,又见姑蔑古城丘陵起伏,宛如游龙过境,大笔一挥改名“龙游”
龙游县城北边3公里有一个名叫石岩背的小山村,衢江和灵山江在此交汇,龙游石窟就在两江交汇处的凤凰山下
初步探明的24个石窟,面积从数百平方米到2000平米不等,现已开发5个
这个号称“世界第九大奇迹”的地下石窟群的发现,很偶然,又似乎冥冥中自有天意
凤凰山海拔69米,山间有众多水潭,均深不见底,被当地村民称为“无底塘”
有一回,一个村民在无底塘中捕得一条37斤重的大鱼,引起了同村吴阿奶等人的兴趣,商量着把潭中水抽干捕鱼、大干一场
1992年6月9日,吴阿奶等四位村民选中水面面积仅20平方米的“洗衣潭”开始抽水
抽水机日夜轰鸣,越往下水面越倾斜延伸
第4天,水面上露出一行台阶
第9天,两截巨大的鱼脊状石柱显露
17天后,水落洞出,竟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地下石室
而鱼,却一条也没看见
17年日夜不停歇、不放弃,龙游石窟的发现得益于吴阿奶们的执着与好奇心
接下来村民们又一鼓作气,一共抽干了七个洞窟,其中两个现在已经灌水回填以作保护,另外五个清理后对外开放
神奇的是,这七个洞窟排列工整,以北斗七星的形状布局,1号洞与2号洞之间的石墙仅50厘米,并以50厘米等厚平行延展几十米,这在没有先进的测量、定位仪器的古代是如何做到的?
每一个洞窟都像一个倒扣过来的簸箕,以洞口为最高点,一面是陡峭石壁,一面以大约45度向内倾斜,石窟高度在20-40米之间
每个洞窟都有3-4根顶天立地的鱼尾形石柱,柱与柱之间跨度分布均匀,因为以预留方式雕凿,石柱与洞窟浑然一体
1号窟是七个石窟中最小的一个,365平方米,近正方形,因为支撑面小,只有一根擎柱,进口处下方有一个半凿半砌的矩形方池是原来就有的,不知当年作何用
七个洞窟中唯一的工艺痕迹在1号窟北侧的岩壁上,马、鸟、鱼三种动物的石雕图案,造型古拙,似乎是未完工的雏形
有研究者分析,从形状看,鸟是始祖鸟,马是野马,鱼是鳌鱼,都是远古时代的动物,可能是原始部落的图腾
也有人说鱼、马、鸟三种动物象征海陆空的所有生物,是外星人意欲征服地球宣言
盯着看了半天,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倒是眼前浮现出一个交领短襦、束发赤脚、眼睛明亮的年轻石匠,趁师傅没注意在石壁上兴高采烈地凿刻下他小时候的三个玩伴
据专家考证,马鸟鱼图的雕刻特征近似于汉代石刻的写实风格,根据现有的资料认定:1号石窟的下限年代,最晚不迟于西汉时期
2号窟是最早发现并开发的洞窟,也就是1992年村民捕到37斤大鱼的那个无底塘
2号窟面积1100平方米,是1号窟的3倍,共有四根立柱
这根的鱼尾形状十分完美
同样面积的断面,鱼尾形岩柱比方形岩柱更有助于洞岩及岩柱本身的安全稳定
2号窟有一尊无头石像,发现时就在这个角落
石像胸佩玉琮,手持宝剑,应该是一位官阶很高的文武双全的将军,石像的石材非本地所产,据考证与绍兴的凝灰岩一致,石像是从绍兴运来的?
这里也有一个水池,50平米左右,比1号窟的大一倍多
水池随深度一圈圈往里缩小,有台阶可以下到池底,龙游石窟每个洞窟都有这样的水池
有专家认为这是集中储存和排放地下渗水的集水池,也有专家认为这是因为某种原因而未使用的古代陵寝棺柩的安放之处
2002年国家文物部门曾对2号洞和4号洞的水池进行局部考古发掘,发现了一些西汉时期的陶制生活用具,龙游石窟也由此断代至晚在西汉
古代衢江水位要比现在低20多米,所以水池可能通到外面江边,是洞窟的紧急通道,经过漫长岁月衢江水位抬高、淹没堵塞了原来的神秘通道,所以水满时村民能钓到37斤的大鱼,水一抽干却什么也没有
但是,如果水池与衢江相通,鱼儿们可以出入自由,那洞窟又怎么可能抽得干呢?
每个洞窟的顶部都有一个狭小的洞口,2号窟的洞口算是其中采光最好的,正午时分阳光直射,可以照亮洞中很大一部份
而其它窟,在没有电灯的古代,在氧气不足、无法长时间点燃火把的地下洞窟中,是如何照明的呢?
看到布满青苔的石壁上的凿痕了没有?
乍看像是石壁上的天然裂缝,仔细观察却发现是人工有意为之,刻痕达5厘米之深,明显是用锋利的工具斧凿而成
图案由横竖不一的闪电型线条组成,有点近似于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这些粗犷奇特的石刻线条究竟象征着什么?
从洞底至洞口,只有2号洞保留着波浪形的原始台阶,每一级阶差随意,其它洞窟的台阶原来也是这样的,为了参观上下方便、用石块和水泥重新砌筑过了
但是这样的台阶,行走尚且不方便,开凿出的大量的石块是怎么运出去的呢?
3号窟的东北角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开凿,呈缺角矩形,三根擎柱南北向一字形排列
西壁有少量渗水,据说一壁之隔还有个巨型石窟未开发,渗水来自隔壁窟中的积水
诺大的洞窟里除了规整的波浪形石壁、深不见底的矩形水池和顶天立地的鱼尾石柱,空无一物,也许,空旷本身就让人震撼
石壁、石柱、穹顶上细腻工整的凿痕让人怀疑所有的工匠都是吹毛求疵、追求完美的处女座
每一条波浪线的弧度、间距,如同用尺子量过似的均匀统一
而专家说,这些完美的凿痕,因为抽离了水的保护,很可能会在百年内消失殆尽
从3号窟到5号窟要经过一个长长的通道,通道里画满人们对于这个千古之谜的种种猜想:采石说、战备说、储藏说、穴居说、道家福地说、外星说、伏龙治水说、墓穴说、宫殿说
但是,作为仓库或者穴居洞窟太过潮湿,而如此大的规模也不是民间的财力、人力足以修建的
如果是汉代废弃的采石场又怎会如此规整、还有那些绝非采石留下的横凿纹?
如果是春秋时期吴越的屯兵之处,开在洞窟顶部的窄小洞口不但进出不便而且很容易被敌军一锅端,,,
那么是外星人,在埃及造完金字塔又跑龙游来挖地洞?
在这七个石窟周边1公里范围内,类似的石窟共有24个
岩土工程系的教授测算过,这种地坑窑式的开凿方式,在没有机械工具和爆破技术的古代,即使几千精壮劳力轮换施工,一锤锤、一凿凿挖下86万立方米石块,又一筐筐、一担担从窟底搬抬出去,日夜不停,也绝非几年时间能够完成
如此大的规模、如此长的施工时间,居然没有只字片语的文献记载,除非,真的是外星人干的,但是外星满龙游地打地洞干什么?
作家莫言在“我说龙游石窟千古之谜”的采风活动中写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远古时代,有一只金毛小耗子成了精,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姑娘,许多小伙子爱上了她,为她争斗
姑娘为了平息战争,就对他们说,我喜欢在地下阴凉的洞里生活,你们谁能挖出一个最美丽、最高大的洞窟,我就和他在洞里结婚
于是战争平息了,小伙子们开始比赛着挖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儿子死了,孙子接着挖,到了后来,人们忘记了挖洞的目的,只知道挖洞是为了继承祖先的遗志,一直挖一直挖,挖出了这千古奇迹
难道,外星人也爱上了那只美丽的金毛白鼻老鼠精?
因为道家福地说,5号窟的石壁和石柱上雕刻了许多岩画,初见一惊,还以为古代劳动人民终于厌倦了整齐划一的波浪纹,开始天马行空地艺术创作
其实这些岩画都不是石窟的原物
龙游石窟发现之初,村民们觉得石窟空空荡荡的不好看,既然是道家修道之所,既然要开发旅游,那就斥巨资找来石刻家,在洞中雕刻了飞龙绕柱和八仙过海
当时石窟没有认定为文物,没有保护的概念,刻就刻了,现在龙游石窟列入申遗日程,肯定是不允许再这么做的
这些岩画也算精美,再过个1000年,自然也就成为了石窟历史的一部分
穿过这个门洞可以去4号洞窟
龙游石窟原来每个洞窟都是独立的,相邻不相通,这个门洞是刚开发时为了旅游方便开凿的
据说当时请了当地七个石匠,花了整整75天时间才打通,石壁上的凿痕是刻意模仿的,很粗糙
4号窟是工程最大的一个洞窟,面积约2000平方米
三根擎柱呈三角形分布,矩形方池在窟底中部
窟底有一块不完整的石料,是2200多年前的古人遗留下来的,不完整的石料的重量超过240公斤
古人是如何将那些重达千斤的巨大石料搬运出去的呢?86万方的石块都搬去了哪里?
走在洞窟中,除了不时冒出来的古朴、悠远、永恒这些词,最多的就是一脑袋的问号,都有可能,又都有漏洞,最大的问号就是为什么找不到任何古书记载?
龙游石窟九大在学说,你站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