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个有趣的话题,引来一众吃瓜网友讨论。大家发现在雪糕刺客之后,又出现了各种其他门派的刺客,于是将它们统称为“商场刺客”。如果说东西明码标价卖,看到贵可以选择不买,但恰恰是没标价,结账时才发现晚了,“刺客”往往就像这样悄无声息偷袭钱包。
一位网友就反映,现在不光是雪糕,商场里的话梅、路边的切糕,稍不注意就成“刺客”了。之前确实有过经历,看到小区门口的板栗切糕,居然售价50元一斤。明明说只要半斤,老板切了8两,好笑又好气。
还有一位网友,在超市花买了一盒李子,谁能想到要花42元,要知道同样的价钱,在水果摊可以买到很大一袋。感觉很多水果都是,只要加上什么高大上的“品种”,或者标上来自哪个国家、哪个产地,价格翻了几倍。
包括去药店买药,一位网友透露,他去买瓶风油精花了18元,属实有点夸张。另一位网友也被药店“刺”过,校门口的碘伏一瓶50多元。往往这种标价和大家认知相悖,消费者就难以接受。例如大家正常认知,一瓶风油精不过几块钱,18元肯定太贵了。
就连去饭店吃饭,也多了一些隐形消费,很容易就被“刺”。福州的陈女士,在当地一家知名餐厅吃饭,吃的菜才150多元,却在结账时需要付208元。原来,餐厅包含了很多隐形收费,餐位费、茶费和服务费等等。
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消费乱象,现在的年轻人可不愿意当冤大头。有网友调侃,用“理性的盾,还击消费的矛”。可能很多00后对商场消费场价格不太熟悉,容易被“刺客”偷袭,但作为互联网里的“原住民”,他们熟悉的从来不是“标价”,而是“比价”。
例如没有标价的商品,能不买尽量不买;即便标价的也要跟别处比对后再消费,看看性价比是否划算。包括网购也要遵循类似的经验,固有认知往往不灵验了,购物是否划算,要比一比才知道。
打个比方,以往很多人习惯了,生活百货上天猫、数码家电去京东、衣服包包唯品会更划算。但现在大家突然反应过来,这套公式可能不管用了。京东上的生活百货挺不错;唯品会的家电或者手机,性价比同样很高。
最近就看到一组数据,唯品会启动“3C数码超级品类日”活动当天,95后涌入平台,抢购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等数码产品。以手机为例,来自95后的销量较平日增长近10倍,小米12S、荣耀70、VIVO IQOO 10等等,很受年轻用户追捧。
所以说,这就是当下精明的年轻人。可能一时会被“刺客”刺到,但往往醒悟很快,知道对比消费。他们心中都有一杆秤,无论线下还是线上消费,价格、服务、产品质量和品牌等等,都可能是重要的决策因子。宁愿多花点时间,也要力求让每一分钱花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