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一年,中央征集伟人手迹,邓颖超上交总理从未示人遗物

历史详说官 2022-04-27 22:01:44
前言

图|毛主席晚年

1976年的春节对于毛主席而言,无疑是孤寂的,除夕夜晚上吃过晚饭后,毛主席让工作人员放了点爆竹,听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毛主席不禁想起了周总理......

深藏于细节的战友情

毛主席和周总理均为享誉中外的杰出领袖人物,然而在一个国家同一代领导人之间,能像他们那样关怀备至又互相尊重的,确实是极为罕见的,特别是他们之间那种真挚的情感,更令人叹为观止......

在长征途中,有一次周总理偶然发现有几位红军战士在吃白面,他连忙走上去问道:“这些面你们是从哪里搞来的?毛主席已经几个月没有吃过一口白面了,你们还有没有?赶快给毛主席送点去。

毛主席骑的马到陕北后不久便病死了,贺龙听说后,立马找来一匹红枣马送来,周总理得知贺龙为毛主席送来一匹马后,立即向警卫班交代:“一定要用心调训,以免马儿性子烈,伤害到主席。”

直到马被调训好后,也未被直接送往毛主席处,而是周总理亲自试骑后,才完全放心把马给毛主席送去。

1945年8月,毛主席将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临行前,周总理就对毛主席的安全警卫、住房安排、饮食习惯等作了具体的指示。

图|1945年毛主席与周总理在重庆

到重庆的当天晚上,国民党当局把毛主席和周总理安排在两个住处,但周总理非常警惕,他坐在毛主席卧室隔壁的房间里,以办公为名,亲自保卫毛主席,彻夜未眠,直到天亮。

在重庆期间,只要毛主席外出,周总理都会亲自安排并选定行车路线,并跟随毛主席一同前往,采取绝对严密的保护措施。

在公开场合露面时,周总理也总是寸步不离毛主席的左右,一次,蒋介石邀请毛主席、周总理在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公馆里住一天。一到那里,周总理就嘱咐随行的警卫人员要仔细检查,各个角落都要检查到,看有没有易燃易爆品等等,警卫人员检查完毕后,周总理仍旧不放心,他又亲自检查,包括床上、床下都看过,在椅子上也坐了一坐,才让毛主席进去。毛主席住下后,周总理又吩咐警卫人员,一定要保证房内不离人,不要让任何人随意进出。

“双十协定”签订完毕后,毛主席决定返回延安,当时蒋介石要用他的专机送毛主席,周总理对此十分担心,为了能安全护送毛主席回到延安,周总理便找到张治中请他亲自护送毛主席回延安,对此张治中答应了。

就这样,毛主席在周总理细心周到的安排下完成了重庆谈判,并顺利回到了延安。

周总理曾说:“个人是渺小的,只有党和毛主席伟大,我只不过是一个助手。”

图|毛主席与周总理

在全国解放后,周总理亲自指导、创作、排练歌剧《东方红》时,一再强调要突出毛主席的领导,要以毛主席思想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全局,并要求在建军这一情节安排上要突出秋收起义。

在进行排练时,有人提议南昌起义应该专门有一场戏,可面对提议,周总理却拒绝道:“在表现我们党抓武装斗争的问题上,要以毛主席亲自领导的秋收起义为代表,不必再突出别的形象。”

但全剧并不能没有建军这一章节,最后周总理思前想后决定在朗诵词中加上一句“南昌起义的枪声,响起了第一声春雷!”与此同时,周总理依旧坚决拒绝把自己的名字放入剧本之中。

而接下来的朗诵词还被周总理改为了:“毛泽东亲自领导的秋收起义,点燃了最亮的火炬。”

周总理始终发自内心地真诚拥护毛主席,处处维护毛主席的形象。

1961年为纪念周总理领导的“南昌起义”34周年,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主席特地参加了在庐山人民剧院举办的建军节晚会。

华灯初上时分,毛主席驱车来到了剧院门口,一下车他就问门卫同志:“总理来了没有?”

门卫同志摇了摇头,刚要回答时,有一位刚刚见过周总理的同志急忙告诉毛主席:“周总理正在路上散步,等一会儿就到了。”

毛主席笑着点了点头,随后搬过一只板凳,坐在剧院门口,并对身边的警卫同志说:“等一等总理,我们一起进去。”

门卫见毛主席坐在了门口,连忙上去劝阻:“主席山上夜风很凉,您还是先进剧场里面吧!”

毛主席摇了摇头,笑着说:“没关系,总理还没来,我等等他。”

图|毛主席

随后,毛主席便同门卫闲聊了起来,向门卫们科普了八一起义的领导人是周总理,说到动情处时,毛主席感慨万千的对门卫说:“领导八一起义的周总理和其他同志都是革命的功臣,我们应该永远牢记他们的贡献,尊重他们,为他们的英雄事迹而自豪。”

正当毛主席慷慨激昂地发表言论时,周总理出现在剧院门口,毛主席这才缓缓起身同周总理携手一同走进剧院......

回忆起毛主席与周总理之间的交往,谢静宜不胜感慨地说:“主席跟总理的感情,就体现在这些细节里,如果没有深厚的感情,是做不到的。”

晚年情深

毛主席和周总理之间的革命友谊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中,在个人情感上表现得更是十分深厚,这种情谊尤其是到了晚年,在他们彼此间表现得更加明显。

1974年春,毛主席的眼睛得了白内障,视力开始逐步下降,看东西也日渐模糊,当得知毛主席身患眼疾后,周总理十分着急,他除了指导眼科专家会诊外,还把自己使用多年的一副眼镜送给了毛主席,并给张玉凤写了一封信:

“这副眼镜是我戴了多年,较为合适的一副,送给主席试戴,如果不合适,告诉我,给主席重配。”

张玉凤在收到周总理的来信后,立马把眼镜交给毛主席,还把周总理的信给毛主席读了一遍,毛主席听完后,不断地抚摸着周总理为他送来的眼镜。

不久后,医护人员决定为毛主席做白内障摘除手术,周总理得知这一消息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了毛主席住地游泳池,当时守在毛主席房门外的张玉凤在看到周总理后,赶忙迎了上去,关切地问道:“总理,您身体现在还没好,怎么还过来了呢?”

周总理看了看张玉凤后,眼神不自觉瞟向了毛主席的房间:“我的病不要紧,应该以主席的健康为主。”

张玉凤深知即便自己劝说周总理离开,周总理也不会走,于是她陪同周总理一直守在毛主席房间外,一直到毛主席手术成功后,周总理听完医生的汇报后,他才安心离开。

图|周总理

同样,在病中的毛主席也一直关心、惦记着周总理的身体健康,不时流露出关心之情。

1972年,周总理身体抱恙,当医检报告送到毛主席面前时,他一字一句地看完报告后,心情十分沉重,那种沉重的心情只能从当时他紧蹙的眉头和异常严肃的表情上有所反应,看完报告后,毛主席当即指示要抓紧治疗工作。

随后,毛主席提笔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信中满满都是毛主席对周总理的牵挂和惦记:“......你要安心养病,切不可大意......”

可即便是有毛主席的关心,周总理依旧放不下摆在案头的工作,每当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劝说他多休息时,周总理总是笑着摇头:“我是一国总理,就得什么事都要管,我若是管不好,该怎么向党和人民交代呢?你们先不要急,让我忙过这段时间......”

1974年6月,在毛主席的一再要求下,周总理还是离开了自己居住了二十年的西花厅,前往了三〇五医院,临走时,周总理站在汽车旁,将整个院子看了看,这里有着他太多美好的回忆,良久后,周总理才缓缓坐车离开。

自周总理住院后,毛主席常常派工作人员去医院看望周总理,并向医生了解周总理身体情况,当工作人员回到毛主席住处后,还未来得及说话,毛主席就会急切地问:“总理情况怎么样了?”

图|毛主席

每当听到周总理的情况还算稳定时,毛主席就会长长地出一口气,安下心来。

为了能让周总理的身体健康有所好转,毛主席还亲自批示道:注意护理,注意营养,注意休息,要节劳。

在周总理住院期间,毛主席还曾特意叫人给周总理送去一个类似儿童游泳圈的坐垫,只为能让周总理在坐着的时候,可以更加舒服一点。

毛主席十分喜欢吃草莓,在住地游泳池的院子里便种着一些,当草莓成熟时,毛主席便会叫来身边的工作人员嘱咐道:“草莓熟了,摘一些大的红的给总理送过去,让他尝一尝。”

1975年,过度劳累的周总理病情恶化,毛主席得知后十分伤感,他躺在床上有些哽咽的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去打个电话,问问总理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工作人员遵照毛主席的嘱托给周总理值班室打了电话,询问了周总理的病情,饮食起居情况并转达了毛主席的亲切问候。

不久后,周总理亲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长信,在信中周总理详细汇报了自己的身体情况,在这封长信前面,细心地周总理还特意附了一纸“说明”,嘱咐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毛主席休息好的时候再将此信读给主席听,万勿“干扰”毛主席休息。

几天后,张玉凤特意给周总理打去电话,回复说:“报告已经念过了,主席很惦记您,几天睡不好觉。”

寥寥数语,在周总理心里引起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撼,毛主席为此“几天睡不好觉”,他对周总理的感情之深沉,可见一斑。

此后的日子里,无论是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没有再见过面,一堵红墙和一条柏油马路隔开了两人,却没有隔开毛主席与周总理的彼此挂念......

图|毛主席与周总理最后一次握手

1976年1月,周总理在弥留之际醒来时,他看到站在自己身边的医生,用十分微弱的声音问:“主席......主席的身体......怎么样?”

“没什么大变化,您放心。”医生听到周总理的话,赶忙回答道。

“只要主席健在,我就放心了。”周总理听到毛主席一切安好,摸了摸一直佩戴在自己胸前的毛主席像章,缓缓点了点头。

据周总理的秘书回忆:

“总理生病住院后,他多次抚摸着主席像章告诉我们不能将他胸前的毛主席像章换掉,还多次询问主席现在住在哪里,身体如何,那时我们多么希望主席可以来看一看总理,哪怕是在总理身边坐一下,可主席的身体实在不允许......”

1976年1月8日,人民领袖周总理永远闭上了眼睛,他终究还是离开了无比热爱他和他所热爱的人民......

03、邓颖超把周总理从未示人的遗物上交国家

当工作人员把周总理逝世的这一噩耗报告给毛主席时,毛主席望着工作人员,许久一言不发,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1976年1月8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将《讣告》清样交给毛主席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眼含热泪为毛主席读了《讣告》:

“......周恩来同志......于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毛主席听着听着,紧锁眉头,缓缓闭上的眼里溢出了两行泪水。

几天后,中央送审的周总理追悼大会上的悼词稿被送到了毛主席的房间,毛主席当即命令工作人员替他读出来,这篇由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宣读的悼词将近3000字,悼词中回顾了周总理几十年的革命生涯,高度评价了他对历史的贡献,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

渐渐地,毛主席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他放声痛哭了起来,这在毛主席的一生中是极为少见的。

1月15日,周总理的追悼会,毛主席因身体原因并未参加,但在周总理的遗像旁,静静地放置着一个花圈,那是毛主席嘱咐人送去的,而毛主席也只能以这种方式向与他相伴近半个世纪的挚友告别。

图|周总理遗容

周总理逝世后,中央按照周总理生前遗愿,并未把他的骨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而是完全融入了祖国的土地。

的确,周总理无需用几尺见方的墓穴,也无需用一块墓碑来见证他一生的往事,因为他的名字和过往早已被千千万万的人民所牢记。

正如周秉德所言:“伯父没有墓碑,但是他在老百姓心中有‘心碑和口碑’,整个中国大地都有他的英灵......”

治丧活动结束后,邓颖超回到家中嘱咐工作人员先休息几天,再去整理周总理留下的遗物。

工作人员点了点头,但第二天早上他们便不约而同来到西花厅,在张树迎的指挥下,大家有序地展开整理工作。

邓颖超也一同加入了整理的行列,在整理过程中,邓颖超在周总理的办公桌中找到了一首毛主席赠予周总理的诗,这首诗邓颖超从未见过,她也不知毛主席是何时把这首诗送给周总理的。

据毛主席卫士周福明回忆:“这首诗词是在1963年毛主席托我送给周总理的。”

1962年年底,毛主席来到杭州,住进了汪庄宾馆,不久后,周总理因痔疮原因来到杭州治病。

1963年1月,毛主席在汪庄接见了陪同周总理到杭州的国家卫生部黄树则时,急忙问道:“恩来的身体治疗得怎么样了?”

图|毛主席

黄树则当即回答道:“已经控制住了。”

毛主席听到后高兴地点了点头,当天晚上,毛主席在房间内泼墨写下了《满江红·和郭沫若》,看着眼前的创作,毛主席当即叫来周福明:“明年去杭州饭店一趟,把这首诗给总理送去。”

说着,毛主席找出一个信封,在信封上写道送交周总理,随即把诗装入信封中。

第二天一早,周福明驱车来到周总理在杭州饭店的住处,亲手把毛主席的诗词转交给周总理,在向周福明询问了毛主席的状况后,周总理才缓缓打开毛主席的手迹,周总理望着毛主席的书法珍品,细细品味了许久,件件往事涌现在了心头。

良久后,周总理便把毛主席的诗词收藏了起来,可这份珍贵的毛主席手笔,在周总理在世时,他从未向任何人展示过,就连他的妻子邓颖超也从未见过。

邓颖超在发现毛主席珍贵的手迹后也珍藏了起来,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周总理逝世8个月后,伟大人民领袖毛主席逝世。

直到1977年,中共中央向全国征集毛主席手迹时,邓颖超才将周总理珍藏13年从未示人的遗物拿出来交给工作人员并嘱咐道:“把周总理遗物上交中央。”

如今,这份珍贵的毛主席手迹被放在毛主席故居丰泽园菊香书屋的办公室内,以供后人瞻仰,其中毛主席在卷面上留下的“书赠恩来同志”,尤为引人注目。

图|《满江红·和郭沫若》

纵观周总理与毛主席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们人生的真实写照,亲密无间,志同道合则是他们深厚情谊的真实体现......

79 阅读:11741
评论列表
  • 2022-05-17 20:46

    天作之合

  • 2022-05-17 22:35

    主席的这幅手迹是诗词和草书的巅峰之作

  • 2022-09-18 13:36

    中华几千年,这两位是最伟大且无私并互相成就的人民和国家领袖,也是第三世界的领袖!

  • 2022-09-18 15:50

    这应该是主席写的最好的一副字!

  • 2022-05-19 16:23

    要是有主席给自己家人写的词,真迹,表起来,挂客厅正中,简直不要太牛

  • 2022-05-11 06:02

    真实的写照。尤其在这个特色环境中能出这个真实文章,难能可贵。为作者点赞。

  • 2022-05-10 19:17

    我辈望尘莫及呀!只有向老一辈学习,不断努力!

  • 2022-10-06 23:53

    任劳任怨,为贤是举,不争不抢,大公无私,是创建人民军队的领袖,党员的模范领袖,更是广大劳动人民心中领袖

  • 2022-11-02 12:24

    最佳搭档

  • 2022-05-22 15:38

    大气磅礴

  • 2022-11-17 20:55

    遵义会议后,周总理坚定维护支持主席,两人密不可分

历史详说官

简介:这里有最精彩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