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王近山逝世,后事安排成难题,两年后邓小平下达一道特殊命令

历史详说官 2022-03-25 19:42:28
前言

图|王近山将军

1978年5月,一份关于王近山将军的悼词被放在了邓小平的案头,邓公望着悼词里写的一切,思绪不禁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王近山勇立军令状,邓小平拍案叫好

哪怕是多年后回忆起爱将王近山,邓小平总是会满意地说上一句:“二野在解放战争当中,谁的功劳最大?是王近山同志,许多艰苦的战斗,最后都是王近山同志去完成的......”

纵观王近山将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岁月,无论何时何地,他永远冲在最前线指挥,敢于打恶仗、险仗,其中,让邓小平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定陶战役。

1946年8月底,刘、邓大军刚刚打完陇海战役,还未来得及有喘息之机,就遭到国民党14个整编师的重兵夹击。

当时,我方晋冀鲁豫野战军仅有4个纵队约5万人左右的兵力,面对兵力十足的敌人,刘伯承、邓小平决定不与敌人硬碰,不撄其锋,很快,刘伯承、邓小平便命令部队要一边后撤,一边寻机歼灭敌人。

刘伯承和邓小平在经过商议后,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式,用优势兵力歼敌。

于是,邓小平立即给还在前线的六纵司令员王近山打去电话,电话中,邓小平先是简单询问了前线敌情,在得知敌人部队已经离六纵很近后,他当即对王近山说:“不要扫院子,也不要打满缸......”

邓小平所说的这两项是群众纪律,要知道在当时部队每次转移时,都必须把这些事情做好,才可以离开。

图|王近山将军

“破烂装具可以丢一点,撤得要慌忙一些,立即出发!”邓小平接着说道。

王近山面对首长的指示,虽然有些摸不清头脑,但他还是重复了邓小平刚才的指示,在得到邓小平的认可后,王近山才挂断了电话。

与此同时,王近山的心里直犯嘀咕,他不知道首长为何会下这样的命令,他嘴里不停嘟囔着:“要仓促一些,要慌一些!破烂装具可以丢一点,背包也可扔掉它几个......撤退不是要镇静,而是要慌忙一些.......”

想到这里,王近山猛地反应了过来:“兵不厌诈,这是要诱敌深入啊!......”

邓小平的几句提醒,让王近山心领神会,很快,他便向全纵下达了一项立即转移的命令,一路上,王近山指示士兵们扔下一些背包和破烂装具......

果然,敌整编第三师师长赵锡田在看到六纵队扔下的这些东西后,认为我军是慌张逃窜,就这样,好大喜功的赵锡田便像是吞到香饵的鱼,摇头摆尾地上钩了。

虽说采取的是“诱敌深入”的战略,但以晋冀鲁豫野战军区区5万兵力的疲惫之师,要想“吃掉”装备强盛的敌整编三师谈何容易,在经过两天的交手后,整编三师依旧没有被“吃掉”,与此同时,敌人各路援兵逼近,危机四伏。

为了能够粉碎敌人的进攻,刘伯承和邓小平召开了作战会议,商量对策,在会议期间,邓小平向各纵队司令员发问:“这一仗打得好,咱就在冀鲁豫站住脚,打不好,就背包袱回太行山,我们是坚决消灭敌人,还是回太行山?”

图|邓小平和刘伯承

面对邓小平的发问,大家都面面相觑,沉默不语,就在此时,王近山将军拍案而起,他慷慨激昂地说道:

“一号(司令员刘伯承)、二号(政委邓小平)我王近山今天立下军令状,不消灭赵锡田,我没有脸回来见你们!我们六纵要求承担最艰巨的任务,坚决打,打得就剩下一个旅,我当旅长,剩下一个团,我当团长;剩下一个连,我当连长,即使全纵队打光了,我们也得对得起党,对得起哺育我们的太行山父老乡亲!”

在这关键时刻,王近山将军挺身而出,他掷地有声的一番话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而这一番话也让邓小平激动万分,他高兴地指着王近山大声说:“好样的,我支持你!”

就这样,王近山带领六纵部队,直扑敌整编三师所在地——大杨湖。

然而这场战斗打得十分艰苦,敌人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竭力进行反扑,敌人被我军包围后,大声救援,六纵既要集中精力歼敌,又得阻止各路敌人向中央靠拢,激战进行了两天,已呈胶着状态。

战斗到第三天的时候,刘伯承、邓小平分析了敌情,在查看地图后发现东边的敌人即将逼近,若是战斗再不结束,问题会变得十分复杂。

于是,邓小平立即给在前线的王近山打去电话:“近山同志,你们辛苦了!东边的敌人靠得很近,你们把握怎么样?今天晚上能不能把大杨湖拿下来?拿不下来就把部队撤下来!”

图|王近山将军

邓小平想要主张实干,决不让人对他说空话,王近山掂量着邓小平话语的分量,他不顾大炮震耳欲聋的轰响,不管敌机低空扫射,他以斩钉截铁的口吻对邓小平说:“报告首长,我们绝对不能撤,就是把六纵打光了,我保证把大杨湖拿下来!”

邓小平听了王近山的话,满意地说:“好,同意你们的意见。”

挂断电话后,王近山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重新组织队形,认真选择了突破口,调整了主攻旅的部署,而且把身边的炊事员以及机关人员通通用来补充战斗连,决定与敌人决一死战。

对此,王近山说:“紧要三观,在重载的骆驼上,再多添一根草,就能把骆驼压趴下!”

就这样,在双方打得精疲力竭时,王近山给部队增添了新的力量,敌整编三师终于支撑不住了.......

很快,战争结束了,王近山率六纵消灭了敌整编三师,又歼灭了敌47师,还生俘整编三师师长赵锡田,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毛主席得知此讯后十分高兴,他当即给刘伯承、邓小平发去电报:

“6日23时电悉,甚慰。庆祝你们歼灭第三师的大胜利,望传令全军嘉奖。”

图|毛主席

即便是在40年以后,邓小平依旧对王近山勇立军令状一事记忆犹新,对此,他曾欣慰地说:“别看王近山叫‘王疯子’,可在我看来,他那不叫疯,那叫革命的英雄主义。”

王近山受伤后,邓小平向其允诺一事

王近山将军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有勇有谋,深得邓小平器重,每当遇到恶战的时候,邓小平首先想到的总是王近山。

1947年,随着战场局势的变化,蒋介石放弃了全面进攻的计划,为了扭转战机,不惜开始对山东陈毅部陕北延安部进行重点进攻。

面对敌人的调整,中央当即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在豫北和西南地区,寻找机会歼灭敌人。

面对中央的指示,刘伯承和邓小平在经过商议后,召开会议,在会议上,邓小平宣布决定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纵队等10万兵力对敌人进行反攻。

会议结束后,王近山都来不及休息,他火急火燎的坐上汽车,立即往前线赶去。

当时,刚刚下过一场雪,道路十分滑,司机深知王近山将军是个急性子,着急去前线,为此,司机丝毫不敢懈怠,一路急行,可即便已经很快了,王近山将军依旧觉得车速很快,一再催促司机再快一些。

突然,车子就像是一匹受到惊吓的马儿,在雪地里不断地打滑,随后便翻了一个大跟头,王近山将军因此腿部受了重伤。

在来到前线医院后,卫生部长立即为王近山将军进行了止血包扎,经过检查后,初步诊断为:右侧大腿中部粉碎性骨折。

王近山看着自己的被包扎好的腿,十分急切的问道:“钱部长,我的腿会残废吗?你和我说实话。”

图|王近山将军

卫生部长知道王近山将军是铁骨铮铮的汉子,还是决定把最坏的结果告诉他:“王司令,按照我们现在这么差的医疗条件,你又受了这么重的伤,这条腿......怕是要落下残疾了......”

卫生部长的这句话对于战将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王近山将军一时间脸色骤变,他静静地看着自己受伤的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为了能让王近山将军早日康复,很快,他便被转移到了后方医院,但即便是受伤,也阻挡不了王近山将军想要为国家出力的决心。

在他的病情稍有好转之后,王近山多次向医护人员请求道:“如今前方作战任务繁重,我当纵队司令员的怎么离得开,你们就让我出院吧!”

可不管王近山将军如何要求,医生都没有松口,这也使得王近山将军的情绪十分低落。

自从王近山将军受伤后,邓小平便十分关心,但由于前线作战任务繁多,他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去看望自己的爱将,一天,邓小平终于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闲暇的时间,特地来到医院看望王近山将军。

王近山将军在看到邓小平来看望自己后,多日的委屈喷涌而出,他的眼泪止不住地落泪下来:“政委......我,我残废了......我不能打仗了......我不能上前线了......”

邓小平深知王近山将军的心情,也清楚他为何会失声痛哭,等王近山将军痛痛快快哭了一会儿后,邓小平才轻轻地拍了拍王近山将军的肩膀,轻声安慰道:“嗨,男儿有泪不轻弹啊!”

图|邓小平

不等王近山将军说话,邓小平又说:“近山同志,仗是有你打的,现在你安心养伤,等你的伤一好,无论你是不是残疾,我都一定让你上前线去。”

听了老首长的话,王近山将军才破涕而笑:“政委,你可要说话算话啊!”

“那是当然,再说,有什么能拦住你‘王疯子’不打仗呢?”

邓小平话音刚落,二人便笑了起来,一时间,爽朗的笑声在病房中回荡。

离开医院时,邓小平还向卫生部部长询问了王近山将军的病情,并再三叮嘱道:“要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要尽快把近山同志的腿治好。”

虽然有了邓小平的承诺,但是王近山将军依旧希望自己可以尽早重回战场,于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尽快上前线,邓小平深知王近山的秉性,也的确离不开他,很快,邓小平便兑现了让王近山将军重回前线指战的诺言。

自此,王近山将军虽然跛着腿,但他依旧在刘、邓首长的指挥下冲锋陷阵。

新中国成立之后,王近山将军先后被任命为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后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副部长,1955年,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王近山将军又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觉得一切都已“尘埃落定”的时候,王近山将军与妻子韩岫岩之间出现了一些隔阂,对此,王近山将军并未想过离婚,因为在他看来夫妻吵架是十分正常的。

图|王近山与韩岫岩

可谁知韩岫岩还给中央写了一封举报信,信中要求组织还她一个公道,当王近山将军得知妻子的极端做法后,十分愤怒,直接向中央递交了“离婚诉状书”。

很快,这场家庭纠纷便惊动了中央,乃至毛主席,为此,中央还曾给王近山将军下达了最后通牒:“只要收回离婚报告,此事就此作罢,否则一定会受到处分。”

面对此事,老首长邓小平苦口婆心相劝,无果,周总理出面开导,依然无效,面对大家的劝说,王近山铁了心要离婚:“我王近山明人不做暗事,组织要怎么处理我都接受!”

就这样,王近山受到了严厉的处分,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撤销大军区副司令员职务,行政降为副军职,军衔由中将降为大校,开除党籍,调往河南某农场任副场长。”

虽然王近山将军被“发配”到了农场,但他依旧想要为部队、为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1969年王近山将军在战友许世友将军和肖永银将军的帮助下,才得以重回军界,并来到许世友将军任司令的南京军区任副参谋长。

图|许世友将军和毛主席

然而任谁也想不到的是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的职位,竟成为了王近山将军传奇生涯的最后历程......

王近山逝世两年后,邓小平下达一道特殊命令

“闻鼙鼓而思良将”说的是统帅在战争打起来的时候,总是会想念优秀的战将,但其实,在和平年代,邓小平时常想起自己的爱将王近山,十分关心他的工作安排和生活情况,总是时常和王近山将军的老战友提起他。

1974年,邓小平在见到李德生后,主动询问了王近山将军的情况,当得知有老同志希望给王近山将军安排适当的工作后,邓小平点了点头:“......我来告诉刘澜涛,建议给王近山同志安排到全国政协委员......”

要知道,在当时邓小平的工作是十分繁忙的,能在此时为了一位老同志的工作,发挥他的余热,并想得如此周到,属实令人感动。

然而,就在王近山将军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不久后,因吐血住进了医院,在经过检查后被确诊为癌症。

南京军区得知王近山将军的病情后,立即向邓小平进行了汇报,对此,邓小平指示道:“近山同志的病要想尽一切办法救治,如有困难就送到北京来,还有什么困难军区提出来。”

对于老政委对自己的关心,王近山将军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1975年5月,邓小平访问南京时,点名要见王近山将军,但由于当时王近山将军的身体状况并不乐观,正在抢救,因此,邓小平并未见到自己的爱将,这也让邓小平忧心忡忡。

图|邓小平

当肖永银将军向邓小平汇报工作情况时,邓小平连忙打断:“我不是来听工作汇报的,我要听你们汇报王近山的情况!”

很快,邓小平便从肖永银将军的汇报中了解到王近山将军的病情,以及王近山将军当时仅享受行政9级的待遇,生活比较困难,得知此事后,邓小平当即下达了一道命令:“立即恢复王近山同志行政6级的待遇。”

就这样,在邓小平的帮助下,很快,王近山将军恢复了行政6级的待遇,每月可以领到300元的工资。

自邓小平回到北京后,南京军区每日都会给邓小平递交一份王近山将军病情的详细报告,由此可见,邓公对王近山将军的关心程度是极高的。

可即便是在邓小平的极度关心下,叱咤风云的一代战将还是没能被留住。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将军因病在南京逝世,这一年,他仅有63岁。

当邓小平得知王近山将军逝世后,心情十分沉痛,他当即指示南京军区:“王近山同志有很大的战功,他的后事一定要办好,悼词我要看。”

遵照邓小平的指示,很快,悼词就被送到了邓小平的办公桌上。

图|王近山将军逝世

叱咤风云的一代战将,历任职务是纵队司令员、兵团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最后的职务却只是军级——军区副参谋长,这一身份与王近山将军的赫赫战功极不相称。

邓小平看到这里,沉思良久后,才提起笔来,把“副参谋长”四个字圈住,并写上了“顾问”两个大字。

次日,中央军委便立即补发了任命通知:“任命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

虽然有了这一任命,但王近山将军并未恢复原职,他的葬礼和追悼会依旧只能屈居于军区副参谋长的待遇上。

对于王近山将军的后事处理,很多人都十分不满意,南京军区在讨论一番后,并未自作主张,而是请示了邓小平,对于王近山将军后事的安排,邓小平一锤定音:王近山同志的后事按大军区领导待遇办理。

图|王近山将军追悼会

就这样,在邓小平的安排下,王近山将军追悼会在南京军区大礼堂内举行,原定只有500人参加的追悼会规模,实际参加有1000多人,邓小平、叶剑英、等中央领导人都前来参加,并送上了花圈,而其他生前好友送来的花圈就更多了,摆满了悼念大厅。

王近山将军逝世后,骨灰直接被安置在了南京,1980年,在王近山将军逝世两年后,邓小平再一次想起了自己的这位爱将,并下达了一道特殊命令:“把王近山同志的骨灰从南京迁至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安放在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物的灵堂中。”

面对邓小平的这一特殊指示,王近山将军的家人十分感动,对此,邓公曾对身边的人解释道:“近山同志为了革命出生入死不容易,我们能给死者的安慰就只有这个了。”

其实无论是对王近山将军后事的安排,还是时隔两年把王近山将军的骨灰迁至八宝山革命公墓,都无疑体现了邓公对王近山将军的一片深情,更反映了邓公实事求是的态度......

3 阅读:706

历史详说官

简介:这里有最精彩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