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瞻卬》
先秦·佚名
瞻卬(yǎng)昊天,则不我惠。孔填(chén)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zhài)。蟊(máo)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gǔ)不收,靡有夷瘳(chōu)。
人有土田,女(rǔ)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xiāo)为鸱(chī)。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fēi)教匪诲,时维妇寺。
鞫(gào)人忮(zhì)忒(tè),谮(jiàn)始竟背。岂曰不极,伊胡为慝(tè)。如贾(gǔ)三倍,君子是识(zhí)。妇无公事,休其蚕织。
天何以剌?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不吊不祥,威仪不类。人之云亡,邦国殄(tiǎn)瘁(cuì)。
天之降罔,维其优矣。人之云亡,心之忧矣。天之降罔,维其几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
觱(bì)沸槛泉,维其深矣。心之忧矣,宁自今矣?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藐(miǎo)藐昊天,无不克巩。无忝皇祖,式救尔后。

卬(yǎng):通“仰”。
惠:爱,赐予好处。
填:增加。
厉:祸患。
士民:士人与平民。
瘵(zhài):病,指遭受疾苦。
蟊(máo):伤害禾稼的虫子。
贼、疾:害。
夷:平,铲除,消灭。
届:至头、极限。
罟(gǔ):网。罪罟:惩罚之网。
瘳(chōu):病愈。
覆:反。
说:通“脱”。
哲:智。
懿(yì):美好。
枭(xiāo):传说中的恶鸟。
鸱(chī):恶鸟,即猫头鹰。
阶:阶梯。
匪:不可。
教诲:教导。
寺:昵近。寺人:内侍。
鞠人:谦恭的人。
忮:害怕。忒:差错。
谮:进谗言。
竟:终。
背:违背,自相矛盾。
极:狠,严重。
伊:语助词。
慝:恶、错。
贾:商人。
三倍:指得到三倍的利润。
君子:指在朝执政者。
识:通“职”。
无,勿。
刺:指责、责备。
富:福祐。
介:大。狄:远。
忌:牢记。
吊:慰问、抚恤。吊、祥,皆指吉祥意。
类:善。
云:语助词。
殄(tiǎn)、瘁:两字皆训“病”。
罔:网,指上文的罪罟。
优:厚。
几:近。
觱(bì)沸:泉水上涌的样子。
藐藐(miǎo):高远貌。
巩:固,指约束、控制。
忝(tiǎn):辱。
式:用。

抬头仰望那苍天,苍天对我不仁慈。
久久不能得安宁,降下如此大灾异。
国家没有安定日,士人百姓都疲敝。
蟊虫为害庄稼里,没完没了没止息。
罪恶法网不收敛,苦难伤痛难疗医。
人家拥有好田土,你却强行来占有。
人家拥有众奴仆,你却强行来夺取。
这人本该是无罪,你却把他来拘捕。
那人本应有罪恶,你却开脱将他护。
明智男子能立国,明智女人会亡国。
可叹那个坏女人,如同恶枭与鸱鹗。
女人长着长舌头,这是祸乱的根由。
祸乱不是从天降,而是源于那妇人。
没人教导没人教,只因她和近侍亲近。 有人善害人嫉妒,开始进谗后背叛。
难道这样还不够?为啥如此行恶端?
就像商人图厚利,君子对此应明辨。
女人不该问政事,应把蚕织活儿干。
上天为何责世人?神灵为何不赐福?
你却放过那强敌,只是把我来忌妒。
不肯怜恤不祥事,礼仪举止都错误。
良臣贤士都逃亡,国家将会尽倾覆。
上天降下这罗网,是那样的宽又广。
良臣贤士都逃亡,我的心里好忧伤。
上天降下这罗网,是那样的紧又急。
良臣贤士都逃亡,我的心里好悲戚。
翻腾喷涌的泉水,那源头是多么深。
我心充满了忧伤,难道是自今日始?
灾难不先也不后,偏偏落在我此时。
高高在上的苍天,没有什么不能掌。
莫使祖先蒙羞耻,快救后代免祸殃。

此诗是写周幽王因褒姒祸乱而亡国的一曲挽歌。不单天灾严重,昏君妖姬也在祸国秧民,诗人枉自忧伤悲愤,挽救不了西周亡国的命运。
艺术特色
强烈的批判精神:诗人以犀利的笔触,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周幽王及其统治集团的腐败、贪婪、昏庸等罪行,对社会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意义。
丰富的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对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如“哲夫成城,哲妇倾城”,将有才能的男子和祸国的女子进行对比;“如贾三倍”,将小人比作贪婪的商人,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效果。反复咏叹:在诗中多次出现类似“人之云亡”“天之降罔”等语句,通过反复咏叹,强化了诗人的情感,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悲愤和忧愁。
情感真挚深沉:诗人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愤怒等复杂情感融入到诗歌中,使整首诗充满了感染力,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诗经·大雅·瞻卬》是一首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诗歌,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展现了古代诗人的批判精神和艺术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