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长阿什维尼·瓦伊什瑙(Ashwini Vaishnaw)。图源:网络
《印度教徒报》《德干先驱报》1月30日报道,莫迪政府计划在本土服务器上部署中国的开源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深度求索),并在未来6-10个月内开发本土大型语言模型(LLM)。印电子信息技术部长阿什维尼·维什瑙(Ashwini Vaishnaw)表示,“好消息是DeepSeek是一个开源模型。印很快就会在服务器上部署DeepSeek”。此外,莫迪政府计划在未来6-10个月内开发本土LLM,与中国DeepSeek和OpenAI的ChatGPT相似。维什瑙认为,“DeepSeek在2000个图形处理单元(GPU)上进行训练,ChatGPT在2.5万个GPU上进行训练,而印有1.5万个高端GPU可用。印现在拥有强大的计算设施,可以支持其AI雄心”。分析称,印无法像中国那样创造出人工智能模型的主因是印研发仍然严重偏向基础研究而非应用研究。其他国家已经建立了强大的产学研生态系统将研究成果商业化,但印创新渠道往往缺乏市场驱动。尽管印提供补助金、贷款、免税、专利相关的激励措施,但这些措施尚未产生如中美韩等国那样的私人研发投资水平。
NEWS
图源:网络
《印度时报》《经济时报》1月30日报道,美总统特朗普1月27日与莫迪通话,要求印增加自美采购的军备采购量。特朗普指出,印应采购更多“美国制造的安全装备”,以建立更为“公平”的双边贸易关系。自2016年美印关系升级为“主要防务伙伴”以来,两国在军事技术共享、联合研发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美对印军售总额已超250亿美元。目前,美正积极推动与印军售谈判,主要包括:美通用电气公司与印度斯坦航空的F414-INS6航空发动机共同生产协议,总价值约15亿美元,将用于印光辉II型战斗机(Tejas Mark-II),美方还承诺转让80%的发动机零部件技术;与印共同生产“斯崔克”(Stryker)轮式装甲车;获得印多用途战斗机(MRFA)的订单份额;向印海军出售6架P-8I海上巡逻机等。然而,印高级官员指出,美军事技术有助印军事现代化进程,但本土制造能力始终是印防务战略的核心,印必须谨慎调整其防务采购战略。
NEWS
尼外长德乌帕与印外交部辅秘。图源:《加德满都邮报》
《加德满都邮报》、印《论坛报》1月30日报道,1月29日,印外交部尼泊尔和不丹事务辅秘穆努·马哈瓦尔(Munu Mahawar)与尼外长拉纳·德乌帕(Arzu Rana Deuba)举行会谈,聚焦双方共同关切、共同利益、未来合作事务等议题。会谈期间,德乌帕称尼方高度重视与印关系。双方同意通过正式和非正式途径恢复包括边界工作组(BWG)在内的双边机制。据悉,尼印BWG2014年在莫迪访尼期间建立,旨在解决两国除苏斯塔(Susta)和卡拉帕尼(Kalapani)外的边界问题,但该双边机制自2019年8月以来一再搁置。此外,德乌帕还要求印方增加印主要城市与乔达摩国际机场(Gautam Buddha International Airport)、博克拉国际机场(Pokhara International Airport)间的航班数量,以及通过印领土协助运输建设设备,支持尼道路建设项目。
NEWS
图源:《论坛报》
《论坛报》1月30日报道,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Shehbaz Sharif)在联邦内阁会议上表示愿意恢复与巴正义运动党(PTI)的对话,并提议成立议会委员会以解决当前政治僵局。此前,PTI曾提出谈判请求,而夏巴兹政府随即成立委员会并计划以书面形式回应PTI,但PTI 随后取消会议。1月30日,夏巴兹在伊斯兰堡向联邦内阁发表讲话时说道:“单打独斗不行,我准备继续与PTI谈判,这样国家才能向前发展,而不是进一步陷入无政府状态。巴承受不起这样的后果。”夏巴兹指出,2018年选举后前总理兼PTI党首伊姆兰·汗(Imran Khan)也曾倡议成立议会委员会以调查选举争议,并呼吁PTI重新启动谈判,共同调查2018年及2024年选举。然而,PTI高层领导人兼国民议会在野党领袖奥马尔·阿尤布(Omar Ayub)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拒绝夏巴兹呼吁恢复对话的提议”,并重申“PTI立场非常明确,即当局必须释放该党的‘政治犯’”。
NEWS
图源:网络
《经济学人》1月29日报道,马尔代夫穆伊兹政府因一系列腐败丑闻陷入困境,在野党马民主党(MDP)计划1月31日举行大规模抗议。穆伊兹政府近期系列腐败丑闻引发公众愤怒:一是政府官员涉及土地侵占。泄露文件显示,住房发展公司(HDC)总经理拉希德(Ibrahim Fazul Rasheed)涉嫌伪造土地文件,将首都附近胡鲁马累岛(Hulhumalé)的一块优质土地非法授予其兄弟,引发公众愤怒。事件曝光后,HDC管理层被停职,涉案官员被禁止出境,警方与反腐委员会展开调查。二是执政党人民国会党(PNC)涉嫌盗用身份信息。PNC被指在2024年8月的党员招募活动中盗用国民身份数据库数据,伪造会员信息,多名公民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被登记为该党党员,甚至在野党议员也被强行加入PNC,这引发公众质疑该党党员数量的真实性。三是挪用福利资金运营亲政府电视台。内政部下属的国家社会保护署(NSPA)被指向亲政府电视台MMTV资助220万美元。对此,穆伊兹多次否认上述丑闻,并称若接到正式举报,将提交相关部门处理。然而,马民主党仍坚持举行抗议游行,强烈要求政府彻底清除腐败现象,并努力恢复政府信誉。
NEWS
各国对宗教的积极看法:中等收入与高收入国家对比。图源:皮尤研究中心
《印刷报》1月30日报道,皮尤研究中心1月28日发布名为《比较各国宗教民族主义水平》的研究报告指出,24%的印度人自视为“宗教民族主义者”,其中57%的印度教徒支持宗教教义影响法律。(编者注:该报告将“宗教民族主义者”定义为强烈认同本国主流宗教,并坚持四项核心立场的人群,包括宗教对民族认同的决定性作用、领导人与主流信仰一致性、宗教经典对法律的影响力、立法冲突时宗教优先于民意)该研究2024年1-5月对36个国家近5.5万人展开调查,报告总体认为,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在宗教议题上存在显著分歧:前者更强调宗教对民族身份、法律的塑造力,后者则普遍倾向世俗化治理。对印来说,印作为中等收入国家代表,其宗教与民族认同、政策制定的关联尤为突出。数据显示,印社会高度认同宗教的公共价值:79%的印受访者认为宗教促进社会和谐,68%的受访者认可其提升包容性,53%的受访者反对“宗教助长迷信”观点。值得注意的是,24%的印受访者自视为“宗教民族主义者”,其中57%的印度教徒支持宗教教义影响法律,这一比例远超印穆斯林群体(26%)。73%的印度教徒强调“信仰印度教是成为真正印度人的必要条件”,而仅12%的穆斯林认同此观点。研究同时发现,印教育水平与收入较低群体、政治立场偏右者更倾向宗教民族主义。
NEWS
2025年1月QUAD外长会议。图源:NDTV
《经济学人》1月30日发题为《“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终于在安全问题上认真起来》的社论认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QUAD)正从“软合作”转向针对中国的安全制衡。然而,印战略摇摆态度、成员国利益分歧仍是制约QUAD发展的关键因素。QUAD能否突破“论坛化”桎梏,取决于其内部协调以及应对中国影响力的实际行动力。
从QUAD的演变与现状来看,自该机制2007年成立以来,其身份定位、发展方向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尽管QUAD成立初衷明确指向应对中国崛起,但该机制长期规避常规军事合作,转而通过疫苗分配、灾害救援、气候治理等“低政治”领域构建合作框架。这种谨慎姿态在特朗普政府重返白宫后发生显著转变:2025年1月,新任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主持QUAD外长会议,发布聚焦安全领域的联合声明,强调维护法治、民主价值观、主权与领土完整以及“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秩序,反对“单方面以武力、胁迫改变现状”的行为,虽未直接点名中国,其战略指向已跃然纸上。
印对QUAD机制的立场尤为复杂。一方面,美印合作日益密切。在印总理莫迪、美总统特朗普私交密切叠加中印边境争端的背景下,美印合流遏华战略趋同,而印也大幅提升印美防务合作;另一方面,印又不愿彻底倒向美,因为这将压缩其外交行动空间。例如,印近期明显有意对华缓和关系。2024年10月中印就边境有关问题达成解决方案后,中印又同意恢复直航等。此外,军事预算限制、印俄关系等因素使印对建立印美正式联盟犹豫不决。同时,印官员深切担忧特朗普政府在贸易、台海问题上可能出现的对华策略性缓和,这将破坏QUAD的内部凝聚力。
QUAD未来的挑战、机遇并存。挑战包括成员国的身份认同与目标出现分歧、印战略摇摆、特朗普政府政策不确定性、内部协调难题等;机遇包括建立更明确的实体化军事安全合作、深化“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Indo-Pacific Partnership for Maritime Domain Awareness)、吸纳韩国、越南等更多成员国加入“QUAD+”(QUAD Plus)、继续拓展非传统安全合作等。总体看,QUAD机制需在安全合作与成员国利益之间找到平衡,逐步转型为更加有效制衡中国影响力的多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