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以坝制坝”反制中国遭当地居民强烈反对

影视奇闻菌 2025-01-26 08:55:18

图源网络莫迪政府执意“以坝制坝”反击中国雅下水电项目,引发各方强烈不满。早在2020年中国首次宣布雅下水电项目规划后,莫迪政府就以“控制河流水资源”“将水资源武器化”为由对中方项目开展舆论共识,并在2022年针对性提出“上桑朗多用途蓄水式水电工程”(注:SUMP项目),2024年12月启动该项目的前期水文测量工作。然而,莫迪政府地缘竞争导向的水电站项目并未考虑沿途各利益相关方关切,引发各方强烈不满:当地民众提出,莫迪政府水电站项目将导致至少20个邻近村庄被淹没,另有十余个村庄受影响,数千居民被迫流离失所。不仅如此,政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拒绝听取当地民众意见,甚至派遣中央武装警察部队(CAPF)镇压当地抗议活动;环境专家和气候活动人士指出,喜马拉雅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地质条件不稳定,相关水电项目恐对下游民众、沿途原住民社区造成严重影响;孟加拉国表示,雅鲁藏布江孟加拉国流域为孟提供65%的水资源,但印却无视孟合理关切,既未邀请孟合作开展前期可行性调研,也未向孟提供环境、社会、灾害影响评估报告,严重威胁孟水资源供给、沿岸土地安全。中国外交部在回应关于雅下水电项目的问题时曾表示“该项目不会对下游产生负面影响”,且中方“将继续通过现有渠道与下游国家保持沟通,加强防灾合作”。

NEWS

受技术冲击,印劳力市场面临“技能中断”风险最大。图源:世界经济论坛

《商业标准报》1月24日报道,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未来就业报告2025》指出,印度将成为金砖国家中受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潜在冲击最严重的国家,凸显出该国劳动力市场面对技术进步挑战时脆弱不堪。报告指出,印约38%的劳动力面临技术进步引发的“技能颠覆”挑战(注:Skill Disruption,由WEF提出衡量未来五年,一国劳动力市场所需核心技能变迁程度的指数),同时仅有42%的劳动力为新技能做好了准备。分析指出,印劳动力市场的脆弱性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导致:一方面,印互联网普及程度不足,直至2024年仅有52.4%的普及率,远落后于巴西的86.6%、俄罗斯的90.4%;另一方面,印聚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导向产业的发展路径则进一步加剧了技术发展对印度劳动力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数据显示,印目前48%的工作由人工完成,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大幅缩减至31%。

NEWS

图源:《印度快报》

《印度快报》1月24日报道,受外国投资者大量抛售影响,印股市自2024年9月底达峰后持续下跌,导致金融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数据显示,印Sensex股市基准指数在过去的四个月里暴跌10000点,跌幅11.79%;NSE Nifty指数下跌12.38%,其中汽车、油气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大型股受打击最大,跌幅达13.27%,中小型股则分别下跌12.85%、9.87%。分析指出,印股市本轮下跌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一是印2024年经济形势整体疲软,无力支撑股市进一步走强;二是美政治不确定性引发国际资本集体抛售包括印度在内的新兴市场股票,重新布局的美元资产;三是印大型工业企业盈利表现弱于预期,进一步降低印大型股对国际投资者吸引力。但是,由于上述负面因素已基本出清,若外资2025年停止继续抛售印度股票,则印股市将有望止跌回缓,实现全年个位数回报率。

NEWS

图源网络

彭博社1月23日报道,印政府施压苹果、谷歌等企业,要求其在手机应用商店中提供涵盖所有印政府应用程序的下载权限。据悉,苹果、谷歌的应用商店目前支持下载政府应用程序,但印官员认为“应用商店可将所有的政府应用程序整合为一款名为‘GOV.in’应用套件”,这样可以避免多次下载软件,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覆盖率。对此,印电子和信息技术部(MeitY)2024年12月曾召集苹果、谷歌等企业高管,要求满足其上述诉求,同时要求删除“不受信任来源”下载警告、在手机出售前就预装政府应用套件。谷歌、苹果等企业代表并未给出明确答复,但大概率持反对态度。对此,印政府正考虑通过政策或法律手段强制执行。

NEWS

图源:《印度教徒报》

《印度教徒报》1月24日报道,印海军“探测者号”(INS Sarvekshak)调查船已完成对毛里求斯周边超2.5万平方海里海域的水文测量工作,印毛海洋发展和区域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1月24日,印驻毛里求斯高级专员什里瓦斯塔瓦(Anurag Srivastava)正式将水文测量表、新航海图、测量设备移交给毛总统。印海军发布声明指出,新航海图可助毛提升海洋基础设施、资源管理、沿海发展水平。据悉,印毛当前已在国防信息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例如,毛在位于印古尔冈的海军“印度洋地区信息融合中心”(IFC-IOR)设有国际联络官,印在毛设有隶属印联合沿海雷达监视系统的雷达中心。

NEWS

印24-25财年国防预算。图源网络

印《经济时报》1月25日报道,印国防预算跃居全球第四,但军事现代化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数据显示,2024-25财年印国防预算拨款6.22万亿卢比(6.22 lakh crore),同比增长4.79%。分析认为,印政府增拨国防预算说明印国防现代化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未解决关键问题。一方面,印国防设备严重依赖进口,易受供应链波动影响。例如,俄乌冲突曾导致俄S-400导弹系统交付延后。另一方面,官僚体系效率低下影响关键采购项目,如印产“光辉”(Tejas)轻型战斗机项目、P-75(I)潜艇项目。对此,莫迪政府需采取多重改进措施。一是改革国防采购流程,精简程序、优化系统以减少延误。二是增加国防预算支出,未来十年内印应将国防预算占GDP的比例增加至两位数水平。三是以“印度制造”、“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等政策推动关键技术的本土化进程。此外,印国防研发工作需更多依靠公司合作,而非长期依赖“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

NEWS

图源网络

《印度教徒报》1月24日发表题为《印须重塑关键矿产战略》的评论文章指出,印关键矿产发展受勘探能力低下、激励不足等因素影响,需参考半导体产业发展模式投入更多资金,以纠正市场失灵、激发产业链价值。本文作者拉克希·谢蒂(Rakshith Shetty)系印智库塔克夏拉研究所(Takshashila Institution)研究员;普拉奈·科斯塔尼(Pranay Kotasthane)系塔克夏拉研究所副主任。

2025年1月2日,中国商务部在出口管制名单中新增28家美国实体,限制其获取钨、镓、镁等关键矿产。此举表明,关键矿产的竞争已成为国际经济外交的支点。对此,印有必要尽快提升自身矿产勘探和生产能力,以在关键矿产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近年来,印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推动本土关键矿产发展,如成立“海外矿产有限公司”(KABIL),专门负责海外锂、钴等关键矿产的投资工作;确定30种关键矿产目录;通过《2023年矿业和矿产(开发和监管)修正案》,取消对部分稀土元素的限制分类;引入“勘探许可证”制度,允许公司无需承诺全面采矿作业即可单独勘探,并承诺一旦开始采矿作业,将报销50%的勘探费用以降低早期运营风险。然而,印关键矿产发展成效远不及预期。数据显示,印49个可拍卖矿产区块中只有24个完成竞拍,比例不足50%。“勘探许可证”方面,仅有少数事关锂、稀土、石墨的许可证获批且大多被国企获得,外资参与度极低。

综合来看,印关键矿产政策失利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资源分类系统过时,这进一步加大对矿区商业可行性的评估难度,且多数待拍卖矿区未达到勘探状态。二是地质数据质量低下,买方(矿业公司)和卖方(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投标方降低报价或放弃竞标。三是“勘探许可证”政策效果不佳。市场对勘探许可证的需求较低,且50%勘探支出仅在开采后报销,缺少前期激励。

对此,印政府有必要参考半导体发展模式,在勘探早期阶段就对企业提供直接资本支持,以纠正市场失灵问题,并推动后续的采矿、勘探、销售、出口环节释放更多价值。同时,政府应尽快解决地质勘探数据的质量问题,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避免忽视潜在价值矿区。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