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一年(1638年)六月,杨嗣昌入阁,而他入阁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清军议和。
这一年,在西北搅得天翻地覆的李自成,被围剿得仅剩十八人,躲在商山里不敢出来,另一个起义军首领张献忠则选择了投降。
换句话说,明面上的起义军势力已经基本被消灭了。
而和围剿农民军节节胜利的同时,关外则是败仗连连,当年八月,清军两路毁墙入关,已经严重威胁了大明的生存,因而杨嗣昌提出了议和的想法。
议和,可不是小事儿
崇祯一听要议和,说什么也不答应。
毕竟从爷爷万历开始,就和满清不死不休了,再加上大明从未有和谈的先例,贸然议和,难免遭受非议。
杨嗣昌知道崇祯不肯,就和崇祯说了刘邦的故事。
西汉初年,匈奴大举入侵,此时刘邦刚刚建国,内部不稳,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和匈奴议和,稳住匈奴后,刘邦扫平内乱,发展残破的经济,时机成熟后,大举进攻匈奴报了仇。
杨嗣昌说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告诉崇祯,议和不过是幌子,目的是稳住清军,等彻底解决内部农民起义后,再集中兵力围剿清军。
就明朝当时的内忧外患的处境,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提议。
但杨嗣昌谋划虽好,但执行上却纰漏频出。
首先就是崇祯,崇祯这辈子最在乎的就是自己名声,不仅在是否议和这个问题上反复摇摆,甚至都不愿意让其他人知道这件事,虽说在杨嗣昌的反复劝说下同意了。
同意归同意,但他怕言官借此说事,就下令在七月初五廷议上讨论。
果然,得知杨嗣昌要和清朝议和,少詹事黄道周当即反对,坚持要和满清抗争到底。
黄道周
黄道周擅长理学,以天理人伦之论争论,一番辩论,搞得崇祯和杨嗣昌下不了台,甚至都争论不过他。
史书记载,这场辩论“观者莫不战栗”,可见当时争辩有多激烈。
崇祯气不过,骂了一句:“一生学问只办得一张佞口!”,意思就是他只有一张嘴有本事。
黄道周也不甘示弱,表示自己如此忠言直谏,却落得一个奸佞之人的下场,难道阿谀奉承的人就是忠诚之士?
有了黄道周的搅局,议和的事情自然说不下去,而崇祯也气的将其连降六级。
至于议和?崇祯也在舆论的压力下被迫放弃和谈。
说实话,杨嗣昌的这个提议无疑是最好的出路,但在黄道周的固执己见下泡汤了。
黄道周的行为,说好听点,就是坚持原则,但如果说的不好听,就是不识时务。
而黄道周仿佛就是崇祯朝廷内的死敌,反对崇祯的一切计划,用理学儒家纲常来评论明末混乱的时政。
崇祯这次被气的不轻
崇祯议和被其抨击,募兵筹饷也被其抨击,杨嗣昌的征缴计策也屡遭反对,既然如此,那么如何退敌呢?
黄道周以“汤以十里,文王以百里征服天下”的例子告诉崇祯,只要君王沐浴更衣,退入内廷,格物致知,参透大奥,净化道德,一切叛臣贼子自会北面叩首而降。
还说崇祯喜怒无常、脾气乖戾,应当好好读书,学习周文王的治国之道,以道德归化天下。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黄道周就是典型的公知言论,仿佛动动口,天下即可安定。
可以说黄道周的前半生就是一个固执己见又不识时务的腐儒。
但就是这个不识时务的人,却又撑起大明的气节。
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入关,席卷天下,吴三桂投降了、李自成战败了、左良玉也死了、江北四镇也没了,弘光朝也覆灭了,投降的明将无数。
这一刻,仿佛无人在站出来了,此时赋闲在家的黄道周站了出来,拜会唐王,加入了隆武朝廷,担任吏部尚书。
小朝廷的吏部尚书是黄道周一生政治生涯的顶点,但也是其终结。
隆武朝廷是依托于郑芝龙,始终无法自主,在清军与浙东乡兵奋战之际,郑芝龙坐拥二十万人马,选择作壁上观,丝毫不愿抗清。
隆武朝南明局势
黄道周自然上书抨击,但郑芝龙不以为意,反而耻笑黄道周等人克复明廷的壮志。
隆武元年(1645年)六月,黄道周实在无法忍受郑芝龙讥讽嘲弄,决定一人出征。
隆武帝很高兴,封他为武英殿大学士督师江浙,但在军饷和兵卒方面去无能为力,毕竟他受制于郑芝龙,没法提供一丝一毫的援助。
那么黄道周拿来的饷银和士卒呢?他想到了自己的学生们。
得知黄道周要出征,漳州子弟纷纷募捐,而他在漳浦的书院学生们则直接选择入伍,前前后后,共募得三千多书生士子和普通百姓。
这些人从未上过战场,很多人甚至连武器都没有,只能用锄头当武器,甚至扁担,而他的夫人也随从作战,甚至召集了不少妇女,时人称之为“夫人军”。
看起来人数不少,但这群没有战斗力的人如何能和如狼似虎的敌人作战呢?
此行无异于羊入虎口
他的门生李世熊就劝他,此行无异于羊入虎口:
义助能岁月例输乎?空劄可当衣食易死命乎?就令士马饱腾、人人致命,三千未教之卒可枝住诸道分进数十万之方张之寇乎
门生都明白,黄道周难道看不明白这些?他只是向死而生,不甘坐以待毙罢了。
当然,他还有一丝侥幸的心理,他认为,可以联合皖南的金声义军,共同打开局面,毕竟做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可惜,不是每一个士人都是王阳明,打仗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募兵粮饷要有保障,后勤要稳定,士兵要训练,但黄道周的军事知识仅限于读过一些兵书,属于纸上谈兵的水平。
他不知道,自己能够出师,最大的依靠是他首席大学士督师的身份而不是手上这支临时拼凑的军队。
明朝官员
同年七月,黄道周带领大军来到了饶州广信,不少人得知黄道周要征讨清军,纷纷拿着镰刀锄头赶来投奔。
当时清军和南明军在江浙皖交界反复厮杀,清军来,不剃头者皆杀,明军来,剃头者皆杀,且双方毫无军纪,皆取食于民,无恶不作,百姓苦不堪言,唯有黄道周不争不抢。
十一月,得知清军主力去了湖广,黄道周决定出征,临行前,百姓皆白衣置酒践行,四野相送十里,甚至捐出仅存的余粮,将希望寄托于黄道周。
黄道周虽然不懂兵,但军内确有懂军的人,这个人就是施琅。
施琅当时充当偏俾随黄道周出征,一度建议黄道周遣散队伍,轻装简行挑选少数精壮快速进入赣州,然后以首席大学士督师的名义节制和调遣赣南、湖广、广东、广西等地总督、巡抚、总兵一起会师进取。
施琅能够一眼看到赣州的战略地位,说明眼光相当不错。
但黄道周却不肯采纳,一方面舍不得手好不容易凑起来的武装,另一方面又高估自己的名望和南明朝廷的号召力,而且又蔑视施琅的卑微出身。
施琅不愿意陪黄道周送死,连夜走了。
此后黄道周的行军也是晕头转向,得到徽州后,既不找向导,也不派人侦查,甚至弄不清要援助的金声义军具体位置,直到金声被消灭才知道自己只和他隔了一座山。
而在这里,他也第一次遇到了清军,此时清军已经探查他的行军路线,在两侧山谷中埋伏,趁黄道周军队横渡小溪的时候,从山谷中突出,霎时间,箭如雨下,无数士卒纷纷倒在溪谷与小溪两岸的油菜花田中,其余人则奋力抵抗。
和清军作战中,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战斗力虽然不行,但意志却很顽强,死伤一千人后才溃散,眼看大势已去,黄道周则端坐在油菜花中,被俘后送往江宁,在这里,他遇到了劝降的洪承畴。
黄道周书法
面对这位曾经的同僚,洪承畴希望他能够放弃抵抗,保留性命,但洪承畴宁死不降,并且写下这样一副对联:
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洪承畴看到这幅对联后羞愧难当,也知道黄道周心意已决,是绝不可能投降的。
此后又有人前来劝降,黄道周干脆绝食,其夫人蔡夫人也写信来表示支持:“忠臣有国无家,勿内顾”。
最终,清廷下令将其斩首。
临刑那天,黄道周被押送游街,无数人在街道两侧围观,看到这么多百姓来送自己,黄道周仰天大笑,在场者无不动容。
一些人甚至冲出了人群,拿着书画纸卷祈求黄道周在上面题字,黄道周一一应允。
就这样,押送黄道周的队伍一连花了几个时辰才到达武定桥。
走了一会,黄道周说,就这里行刑吧,对着东北方的钟山三次叩首,高叹:“蹈仁不死,履险若夷。有陨自天,舍命不渝”,随后引颈就戮。
黄道周被杀后,百姓为其收尸,在其口袋内找到了到一张被鲜血浸透的宣纸,上面题着十六个大字:
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大明孤臣黄道周
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命各地县学和文庙设立黄道周牌位,放入孔庙东庑配享,更在漳州建立祠堂,御笔写下“纲常万古,节义千秋”赐之,并追谥“忠端”。
黄道周纪念馆
曾经的对手,也对这位大明孤城给予了极高的后世地位。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英雄。
黄道周虽然迂腐、守旧、固执己见,死抱着儒家经典不放,试图用哲言与三代心法挽救风雨飘摇的大明。
虽然是儒学大家,但似乎对儒学发展没有什么贡献,他毕生研究周易的理学解读,却无法算出拯救大明之术。
政治上也很天真,修炼道德,必然是无法对抗农民起义的,格物致知也抵不过敌人的武器。
但他身上,确有我们这个民族传承千年,也是最为需要的品质:气节、骨气以及信仰。
夫子曰,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每逢民族危难之际,都有如黄道周这样的人挺身而出,坚守着信念与大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或许就是我们民族能够绵延五千多年,屡遭丧乱艰险却又能弥新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