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知还有100万美金工资没领,毛主席表弟坚定:这个钱我不要

浅酌清酒忆流年 2024-12-12 13:46:25

贪赃枉法为慈善兴办善堂

光绪戊戌年间,乡绅富商陈宏勃修建善堂,资金竟来自贪污所得。此事在当地掀起轩然大波,既震惊朝野,又引发官场震动。

陈宏勃初入仕途时是个清廉的芝麻小官,十多年来靠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富商巨贾之间。巧舌如簧的他很快就傍上了盐商江大户的关系,开始在盐务衙门谋了个差事。

在盐务衙门任职期间,他利用职务之便,与商人勾结,大肆收取盐税回扣。巧立名目收取规费,短短几年时间便积累了巨额财富。

当地百姓对他敬而远之,背地里都叫他"陈半城",说他家产都快占了半个城了。陈宏勃虽然知道外界对他的非议,但他毫不在意,依旧我行我素。

为了给自己洗白,他开始打着善堂的幌子敛财。修建善堂的消息一出,当地百姓无不啧啧称奇,都说这个守财奴终于良心发现了。

工程开工之时,陈宏勃大摆宴席,请来了当地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席间他慷慨陈词,说要为民造福,替天行道,听得众人连连点头。

善堂修建得极为气派,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光是大门就足有三丈高。当地百姓看在眼里,都说这哪是善堂,分明就是座官府衙门。

正当陈宏勃沾沾自喜之时,朝廷派来了钦差大臣巡查各地盐税征收情况。钦差一来就直奔盐务衙门,把账本翻了个底朝天。

查账过程中,钦差发现近年来的盐税账目严重亏空,而这些钱款的去向全都指向了陈宏勃。几个被抓获的商人也纷纷指证,说陈宏勃多年来一直在收取好处。

事情败露后,陈宏勃想凭借平日积累的人脉周旋,却发现那些曾经对他毕恭毕敬的富商们都避之不及。就连他最信任的管家也在一夜之间卷走了府中大量财物潜逃。

钦差下令将陈宏勃收监,并严查其所建善堂的资金来源。经查实,善堂修建资金确实来自盐税亏空,这下可坐实了他贪污的罪名。

整个城里都在议论这件事,说陈宏勃真是打着为善的旗号干着伤天害理的勾当。就连他那座还未完工的善堂也成了笑柄,百姓们都说这是用民脂民膏垒起来的。

最终,陈宏勃被革职查办,抄家流放。那座尚未完工的善堂也被官府收缴,改作他用。这场闹剧终于落下帷幕,但其影响却在当地持续了很长时间。

运筹帷幄暗斗利益重分

陈宏勃流放之后,这座善堂就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地方官员们为了这座价值连城的建筑争得不可开交。

衙门里三天两头就有官员递上折子,都说自己最适合接管这座善堂。知府大人被这些折子烦得不行,索性把几个主要官员都叫来当面对质。

盐务衙门的新任主事提出,善堂是用盐税修建,理应归盐务衙门所有。户部照理所说,国库亏空巨大,变卖善堂可充实国库。

刑部官员则振振有词,说这是罪犯的赃物,依律当充公变卖。还有巡抚大人身边的红人,也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

一场轰轰烈烈的利益之争就此展开,各方势力摆开阵势,明争暗斗。几个跟陈宏勃有过往来的富商也暗中活动,想把善堂据为己有。

知府见事态升级,赶紧上报巡抚,请求拿个主意。巡抚看了奏折后也犯了难,这事牵扯太多,一个不慎就会引火烧身。

正当各方争执不下时,朝廷突然下了一道圣旨。圣旗明确指示,善堂由新任知府接管,改作义学,用以教化民众。

这道圣旗可以说是给各方都留了面子。知府得了实权,其他人也能说服自己这是为了百姓福祉。

一纸圣旗虽然平息了明争,但暗斗却更加激烈。各方势力都想在善堂改建义学的过程中分一杯羹。

有的官员强行介入工程发包,指定自己的亲信承建。有些人借机侵吞改建资金,克扣工匠工钱。

工程督办的位置更是热门,几个官员为了这个差事差点动起手来。最后还是巡抚一声令下,派了个老成持重的官员担任。

改建工程历时三月有余,期间工匠罢工两次,都是因为工钱被克扣。督办大人不得不东挪西借,才把工程继续下去。

义学建成后,招生又成了一个难题。各路官员纷纷塞人情,都想让自己家的子弟进学。

督办不敢得罪人,只好一边安抚,一边周旋。最后定下规矩,按科考成绩择优录取,这才让各方都没了话说。

开学典礼那天,各路官员都来捧场。大家表面上称颂朝廷德政,背地里却在盘算着怎么从这所义学中捞取好处。

这场因善堂引发的利益之争,最终以各方妥协而告终。表面上看是皆大欢喜,实则暗流涌动,各方都在等待下一个机会。

一纸文书引发朝野动荡

义学开办不过半年,一份密折就被送到了京城。折子上详细记载了陈宏勃案件中的诸多疑点,指出此案另有隐情。

折子是由一位御史所递,此人素来以敢言直谏著称。他在折子中提到,陈宏勃修建善堂的资金来源并非全部来自贪污。

这位御史派人暗访得知,当年陈宏勃确实收取了不少盐税回扣,但那笔钱早已被上峰瓜分。修建善堂的银两,反倒是他变卖家产所得。

朝廷震动,立即派出钦差大臣重查此案。新任钦差到任后,立刻调阅了当年的所有案卷。

查阅过程中,钦差发现许多重要文书都有涂改痕迹。尤其是账目方面,前后数字对不上,明显经过人为修改。

为了查明真相,钦差暗中约见了当年经手此案的几位官员。让他意外的是,这些人大都已经升迁调任,只留下几个小吏还在原处。

几番询问下来,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当年查办陈宏勃,实则是某些大员为了推卸责任,寻找替罪羊。

那些消失的盐税,大部分都进了这些大员的腰包。陈宏勃不过是个替死鬼,他们借机把账目做假,让陈宏勃背了黑锅。

钦差刚开始准备上报此事,却收到了几封威胁信。信中明里暗里都在警告他,此事牵连甚广,不要自找麻烦。

就在钦差犹豫不决时,京城里已经传开了风声。朝廷重臣们分成两派,一派主张重审此案,一派则认为勿需翻案。

支持重审的人说,还陈宏勃一个清白,才是彰显朝廷公道。反对的人则认为,此案已过多年,重提旧事只会引起动荡。

争论越来越激烈,甚至惊动了皇上。皇上召见钦差,详细问询案情。钦差如实禀报,并呈上了收到的威胁信。

皇上看过威胁信后沉默良久,最终下令暂缓重审。此事虽然暂时平息,但朝野上下都知道,这不过是把火种埋在了地下。

那些当年参与此案的官员,表面上松了口气,私下里却开始互相提防。生怕哪天东窗事发,被人揭了老底。

这场风波虽然没有改变陈宏勃的命运,却在官场上留下了深远影响。从此以后,但凡提到陈宏勃案,人们都会意味深长地摇摇头。

十年流放归来再起波澜

光绪三十年,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出现在义学门前。他在门口站了许久,看着门匾上的字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这个老者正是刚刚获得特赦,从流放地回来的陈宏勃。十年的流放生活让他形容枯槁,但那双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陈宏勃回城的消息很快传开,当年参与此案的官员顿时坐不住了。有人连夜求见上司,有人紧急销毁文书,还有人暗中派人监视陈宏勃的举动。

让众人意外的是,陈宏勃并未采取任何行动。他在城中租了间小屋,每天就在街上游荡,看看这座城市十年来的变化。

义学里的学生们经常能看到这个老者。他有时站在校门外听着朗朗书声,有时就坐在墙根下晒太阳。

学生们不知道他的身份,只当他是个怪老头。老师们却认出了他,但碍于他的前科,也都是远远地避开。

一天,陈宏勃突然向朝廷递交了一份奏折。折子中并非申诉冤情,而是详细列举了当年善堂的建造规划和理念。

他在折子中提出,要把这座义学扩建成书院,让更多寒门子弟有机会读书。同时,他愿意捐出自己仅剩的积蓄,作为书院的启动资金。

这份奏折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说这是陈宏勃在洗白自己,有人说他是别有用心,还有人认为这是他的回应方式。

皇上看过奏折后,破天荒地召见了这个获罪的前官员。陈宏勃入宫面圣,说了整整一个时辰。

第二天,朝廷就下旨同意了扩建计划。更令人意外的是,皇上还特意褒奖了陈宏勃知错能改,为民请愿的精神。

扩建工程开始后,陈宏勃每天都要去工地查看。他不再是那个趾高气扬的官员,而是和工匠们同吃同住,亲力亲为。

书院建成那天,前来观礼的人比当年义学开学还要多。陈宏勃站在台下,看着自己的心血终于开花结果。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陈宏勃并未在书院谋求职位。他只是在书院附近买了栋小房子,当起了义务教书先生。

十年后,这所书院已经成为当地最负盛名的学府。每次有人问起书院的历史,都会提到那个满身争议的创建者。

陈宏勃临终前,在书院的墙上留下一句话:为善不在大小,行善不论对错。这句话后来成了书院的院训,一直流传至今。

0 阅读:27

浅酌清酒忆流年

简介:浅酌清酒忆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