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外祖父革职还乡后,做了什么恶事,让少年陈毅对他愤恨非常

浅酌清酒忆流年 2024-12-12 13:45:31

陈毅外祖父革职还乡后,做了什么恶事,让少年陈毅对他愤恨非常

1912年,辛亥革命余波之际,年少的陈毅和兄长陈孟熙在四川乐至县三尖山外祖父家寄居学习。当时担任湖北利川巡检的外祖父黄福钦,因民国不承认捐班买官而被革职还乡。然而,革职并未改变黄福钦的为富不仁本性。他不仅带回整箱银两,更是变本加厉地在乡间贩卖少女,其恶行令外孙陈毅深感愤恨。这段经历不仅让陈毅对封建势力的腐朽有了深刻认识,也让他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有了切身体会,这为他日后的革命道路埋下了重要伏笔。

辛亥风云启新学 少年求索入书堂

辛亥革命的波涛席卷四川大地,年少的陈毅和兄长陈孟熙在成都剪去了象征封建统治的辫子。父亲陈昌礼担心两兄弟因此惹祸上身,把他们送到三尖山外祖父家暂避。

三尖山位于四川乐至县,这里山清水秀,是陈毅母亲的娘家所在。外祖母和母亲商量后,决定让两兄弟到不远处的青海寺陈玉堂老师馆里求学。

从三尖山到青海寺的路途并不好走,要翻山越岭过河流。两兄弟自带菜米,在办塾馆的财主家搭伙,经常住在青海寺。

青海寺附近有一条通往成都的驿路,往来行人络绎不绝。误了宿头的行客常在青海寺借宿,他们带来四面八方的新鲜消息。

陈玉堂虽是老秀才,却是个开明人士。他教书极其严格,要求学生背诵古文要倒背如流,学习诗词必须严格遵守音韵格律。

陈毅在课堂上表现出色,他写的诗常常被老师画上双圈密点,得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高度评价。他在诗词创作上的才华,正是从三尖山时期开始萌芽。

陈玉堂不仅关注教学,还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天演论》《大同书》《革命军》等进步著作都是他的必读书目。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陈玉堂对康梁变法、保路运动、辛亥革命都持同情态度。他在乡间率先剪去辫子,以实际行动支持变革。

因为外祖父黄家的面子,陈毅兄弟有机会与老师同桌用餐。饭桌上的谈话常常涉及国家大事,两兄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青海寺经常迎来四方来客,陈毅善于抓住机会向老师建议让这些见多识广的客人给大家讲述见闻。这种求知若渴的精神,让陈玉堂对他越发赏识。

这段求学经历对陈毅影响深远,他在此不仅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功底,更开阔了眼界。通过各地行客的见闻,他对这个正在剧烈变革的时代有了更深的认识。

外祖黄公权势变 陈家少年愤满怀

黄福钦从利川卸任归来时,整整带回了三大箱银元。这些钱财来路不正,大多是他在任上搜刮而来。

革职还乡后的黄福钦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在乡间为非作歹。他勾结当地恶霸,开设赌场抽头,放高利贷盘剥农民。

黄福钦把持乡里大小事务,利用以前当官的威势,强迫百姓为他效力。他家的农活从不雇工,都是让欠债还不上的佃户来干。

那时候,人口买卖在四川农村并不少见。黄福钦看准这一点,开始与人牙子勾结,专门收买贫苦人家的女儿。

他把这些女孩关在后院,像牲口一样圈养。等到价钱合适时,再转手卖给大户人家做丫鬟,或者卖到青楼妓院。

陈毅每次从青海寺回外祖父家,都能看到后院里多了几个陌生的女孩。这些女孩面黄肌瘦,眼神惊恐,像笼中之鸟般失去了生气。

有一次,陈毅亲眼目睹一个女孩被人牙子带走的场景。那女孩含泪哀求,却被黄福钦一巴掌打倒在地。

黄福钦对待自己的佃户也毫无怜悯之心。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他不但不减租,反而变着法子加收杂费。

家里来了客人,黄福钦总要显摆一番。他让人把那些箱子搬出来,当着客人的面数银元,炫耀自己的财力。

佃户们交不起租,就得把自家的牛羊卖掉。就连最后的口粮,也要交给黄福钦充作租金。

乡亲们私下都说黄福钦是"不当官比当官还凶"。可是在他的威势下,没人敢公开说半个不字。

陈毅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看到乡亲们在外祖父面前卑躬屈膝的样子,看到那些被卖掉的女孩绝望的眼神。

年少的陈毅开始思考:为什么辛亥革命过去了,换了民国的旗号,可是乡里的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糟了?

黄福钦的所作所为,让陈毅对封建势力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些地主老财,表面上遵纪守法,实际上却是吃人不吐骨头。

在三尖山的日子,陈毅亲眼目睹了封建势力的腐朽。这段经历让他认识到,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统治。

这些体会和认识,为陈毅日后走上革命道路埋下了重要种子。他开始思考:要想真正改变农村的面貌,光靠换个招牌是不够的。

少年陈毅愤世言 文章投稿寄革命

青海寺求学期间,陈毅的文学才华日渐显露。他开始关注各类进步刊物,尤其对《新青年》《少年中国》等革命刊物表现出浓厚兴趣。

在陈玉堂老师的指导下,陈毅学会了从文学角度批判社会现实。他的作文不再局限于四书五经的诵读,而是开始尝试评论时事。

1913年春天,陈毅写了一篇题为《乡村黑暗》的文章。文章以犀利的笔触,揭露了乡绅地主欺压百姓的种种恶行。

这篇文章用典雅的文言写就,但内容却直指封建势力的腐朽。陈毅将文章投给了成都一家进步报纸。

报社编辑看到文章后十分惊讶,没想到出自一个乡村少年之手。编辑在回信中称赞文章"笔锋如刀,字字见血"。

文章发表后在当地引起不小震动。很多读者都在猜测作者是谁,没人会想到是出自一个十五岁少年之手。

受到鼓舞的陈毅开始频繁投稿。他的文章大多以笔名"三尖山人"署名,内容涉及农村改革、教育普及等社会问题。

写作让陈毅找到了表达的出口。通过文字,他开始系统地思考如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在一篇题为《教育救国论》的文章中,陈毅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教育。他认为只有让农民接受新式教育,才能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

陈毅的文章常常引用《新青年》等进步刊物的观点。他把这些新思想与自己的乡村经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风。

有一次,陈玉堂老师看到陈毅发表的文章,特意在课堂上表扬他。老师说这样的文章正是时代所需,鼓励他继续写下去。

陈毅的文章逐渐在四川文人圈子里有了名气。不少进步人士开始与他通信,讨论革命与改革的话题。

有位成都的编辑在给陈毅的信中写道:"三尖山人的文章,字里行间都透着对封建势力的憎恨,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声音。"

通过写作和投稿,陈毅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他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伙伴。

在青海寺的最后一年,陈毅的文章开始出现在全国性的进步刊物上。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也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这段写作经历,为陈毅日后的革命生涯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他的文字就像一把利剑,指向封建势力的心脏。

青骨不畏韶华去 革命志向立三尖

1914年秋天,陈毅决定离开三尖山。在这片山水之间,他已经度过了两年寒暑。

离别前夕,陈玉堂老师特意为陈毅举办了一场送别会。老师说:"你不是应该困在这山沟里的人,外面的世界在等着你。"

陈毅把自己的文稿整理成册,分赠给同窗好友。这些文章里有他对封建势力的愤懑,也有他对革命道路的憧憬。

临行那天,陈毅站在三尖山顶远眺。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他从懵懂少年到志向渐明的蜕变。

外祖父黄福钦得知陈毅要离开,竟想把他留下来继承家业。他许诺要给陈毅大笔财产,让他在乡里当个富家少爷。

面对外祖父的诱惑,陈毅断然拒绝。他说:"我要去寻找一条改变中国的道路,不做这吃人的勾当。"

这番话传遍了三尖山,乡亲们都为这个倔强的少年点赞。有人说:"黄家出了个好外孙,不爱钱财只重道义。"

离开三尖山后,陈毅先去了成都。他找到曾经刊登过他文章的报社,表达了投身革命的决心。

报社的编辑为他指明了方向,建议他去寻找新文化运动的源头。于是陈毅踏上了北上求学的征程。

这一走,就是几十年。但三尖山的经历永远铭刻在陈毅的记忆中。他后来写的诗文中,常常提到这段往事。

1949年,当陈毅率军解放上海时,他想起了当年在三尖山看到的那些苦难场景。革命的胜利,终于可以结束这样的苦难了。

1950年,陈毅派人回到三尖山,打听昔日同窗和乡亲的消息。得知陈玉堂老师已经过世,他专门写了一首诗悼念恩师。

解放后,三尖山地区实行土地改革。黄家的田产被分给了贫苦农民,曾经横行霸道的地主豪强从此销声匿迹。

陈毅在回忆录中写道:"三尖山的两年,让我看清了中国社会的真面目。正是这段经历,坚定了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决心。"

如今的三尖山上建起了陈毅纪念馆。馆中收藏着他当年的文稿手迹,记录着一个少年在这里立下的远大志向。

这段历史告诉后人:革命的种子,往往planted在最黑暗的土壤里。正是在三尖山的见闻,培养了陈毅日后的革命品格。

那个满怀愤恨离开三尖山的少年,最终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元勋。这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少年,实现了改天换地誓言的故事。

0 阅读:12
浅酌清酒忆流年

浅酌清酒忆流年

浅酌清酒忆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