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玉米的小涨逐渐成为了常态。
一方面是增储在持续发力,虽然说这个效力已渐渐变小,但是毕竟余粮也少了,以及随着干粮主导市场以后,议价的能力也明显增强,所以虽然说东北玉米大涨不动,但是也跌不动,基本上就处于一个大稳小动的局面。
而近日山东华北持续狂跌,开始引发市场的极大关注。
虽然说山东华北一直就没什么上涨动力,但是一直以来,也是涨几天跌几天的模式,这种持续性的一天数次下调报价却是不多见的。
而且随着这几天的持续下跌,山东华北的玉米价格重心出现了明显下滑。
而就在市场正在忧心忡忡的时候,信号来了,山东华北的狂跌或许就快止住了。
怎么呢?
第一个信号,增储来了。
要说谁能挽山东华北的狂澜于既倒?
那一定非政策莫属了。
山东华北市场目前就是4个字:消化不良。
一方面是供应大。
本来就增产,再加上质量参差不齐,好粮有人抢,但差一点的可不就都在观望,谁也不想当这个接盘侠。所以山东华北这个售粮进度不是一般的慢。
另一方面,需求是有,但是相比起供应来说,消化不了。
从去年上市以来,玉米价格确实是低了不少,这也使得企业成本降了不少,再加上淀粉需求不错,深加工是有利可图的,所以深加工的需求并没有低迷,还挺坚挺的。
但是饲料不行,或者说现在还不行。所以单靠深加工根本消化不了玉米的供应,所以整体玉米就处于一个消化不良的状态。
东北其实也是一样的情况,但东北为啥没跌成狗呢?
原因就是增储的效应显现了。
所以,随着山东华北的增储也开始发力,玉米的这个下跌趋势必然也会逐渐得到缓解。
第二个信号,玉米的压力正在疏散。
前面提到,山东华北是消化不良,那么处理消化不良无非两种方法,要么减少供应,要么增加消耗。
但明显短期来看,这个消耗不太容易增,所以重点就在减少供应上。
那怎么减少呢?
增储只是一方面,因为从量级来看,增储的量很小,很难解决实质性的压力问题,而更多的是释放稳市的信号。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开始有低价玉米向华中、华南等地运送,也说明华北玉米不再是一潭死水,这个水开始慢慢地流动了。
第三个信号,玉米基本到底。
市场一直在喊玉米的“底”,而大家也普遍认为,考虑到种植成本等玉米跌到这个程度也基本到底了。
而直属库虽然也在落价收粮,但也逐渐开始稳定,也意味着给玉米划出了一道底,也符合之前的判断,即收购对玉米来说不是提振,而是托底。
所以目前来看,这个托底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了。
第四个信号,跌得时间也该差不多了。
山东不同于东北的一个特点就是山东市场非常多变,玉米的上量波动比较大,有时上千辆,有时才几十辆,差距是比较大的。
而玉米上量多少除了受天气影响以外,还与情绪以及余粮多少有关。
前面说了,山东虽然是一直缺少上涨的动力,但是要说持续的下跌基本也没怎么出现,更多的是涨涨跌跌。
而现在除却天气不说,市场余粮正在下降,以及随着增储的开收,市场情绪也在逐渐好转,所以只要玉米的上量一降,玉米止跌也就顺理成章。
但是请注意,我们说的是止跌,而不是上涨,也就是说,至少目前一段时间里,仍然没有看到明确的有利于玉米上涨的信号,所以这是有很大区别的。
那么,玉米啥时候能上涨呢?
短期来看仍然压力重重。
不仅有卖压、流通不畅的压力,还将面临部分贸易商转战小麦的腾仓压力,所以玉米还将承压运行。
而后期机会依然落在饲用上。
很多人说饲用不给力,但其实恰恰相反,玉米的需求并不弱:
一方面是今年猪价要比去年强,重心正在逐渐提高,且产能及存栏依然不低,刚需基础仍然坚实。
另一方面,今年玉米把一众替代排挤在外,需求市场大大回归,就说去年三四千万吨的芽麦就腾出了不少空间。
所以玉米不会一直沉沦,只是尚待时间。
本文完,感谢阅读!随手点赞,给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