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电影里,《哪吒2》那可是火出圈了!票房一路狂飙,口碑也是爆棚。
本以为看完就是图个乐,没想到这电影后劲大得很,好多人看完都有“后遗症”,开始反思自己,为啥呢?
就因为电影里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这成见,可太可怕了,它就像个无形的枷锁,把我们的思维死死锁住。以至于有人说:电影最大的反派,就是屏幕外的我们。
先来说说这电影里的角色,就拿石矶娘娘来说。
在老版《哪吒传奇》里,石矶娘娘那可是个大反派,坏事做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坏印象。结果到了《哪吒2》,她的人设来了个大反转。
电影里的她就是个“宅女”,住在深山里,不惹事不生非,还挺可爱,和小猫咪交朋友,一心过自己的小日子。
可哪吒带着捕妖队一来,二话不说就把她收拾了。好多观众一开始还拍手称快,等慢慢了解了石矶娘娘的真实性格,才发现自己被成见给骗了,这不就是典型的被固有印象牵着走嘛。
还有申公豹,也是个被成见坑惨的角色。五年前《哪吒1》里,他就是个反派形象。到了《哪吒2》,陈塘关被屠,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申公豹干的,毕竟在大家心里,他就是个坏人嘛。
可看到最后才知道,人家申公豹非但不是凶手,还站出来保护陈塘关,和龙族大战。这时候大家才明白,自己又被成见误导了。
申公豹作为妖族,在仙界一直被歧视、排挤,就因为出身不好,大家就给他贴上了坏人的标签,这多不公平。
从这些角色身上,咱们就能看到成见的危害。
在生活里,这种事儿也不少见。就像有些人看到穿得时髦点的年轻人,就觉得人家不务正业;看到外卖员、快递员,就觉得他们文化水平低。还有职场上,对女性也有不少成见,觉得女性就该相夫教子,不适合做领导,这不是瞎扯嘛。
这些成见,往往都是我们根据一点点片面的信息,就给别人下了定论,根本没去深入了解人家。
其实,这种有色眼镜,对于我们而言,是一种悲哀,是互害的根源。
那这成见到底是咋来的呢?一方面,是我们的个人经历。
比如说你曾经被某个河南人骗过,就可能对所有河南人都有偏见,觉得他们都不可信,这多荒谬。
另一方面,社会环境也在推波助澜。媒体报道、身边人的看法,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像有些媒体总报道一些负面新闻,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某个群体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再说说这成交,它就像个隐藏在我们思维深处的“定时炸弹”。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它让我们失去了客观判断的能力,用固有的眼光去看待一切。
就像《哪吒2》里的观众,被过去的影视作品影响,对石矶娘娘和申公豹有成见,怎么也不相信他们会是好人,哪怕电影里展现了他们善良的一面,一开始还是有人接受不了。
不过,《哪吒2》也给我们指了条明路,那就是要学会反思自己,打破成见。当我们发现自己对某个人或事有先入为主的看法时,就得停下来想想,这是不是成见在作祟。
我们要多去接触不同的人,了解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打破刻板印象。就像你和外卖员多聊聊天,就会发现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也在努力生活,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
从《哪吒2》的爆火就能看出,大家对这种有深度的电影还是很买账的。它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电影,更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成见。
希望大家都能走进电影院,看看这部《哪吒2》,被成见“教育”一番,然后开始反思自己,试着打破那些束缚我们思维的大山,让自己的心胸更开阔,看待世界的眼光更客观。
说不定,看完电影,你对生活、对身边人的看法都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