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文艺界的,他们是流量界的,他们是被包装出来的塑料演员。”
简单的一句话,深深讽刺了娱乐圈的现状。
都说娱乐圈的钱好赚,艺人的一部影视剧片酬就高达上千万,甚至过亿。
多少人寒窗苦读十几年,走进职场,废寝忘食的工作却只有几千元的收入。
但如果真的职业操守,演好戏,几千万之类的拿了也没什么,毕竟对得起粉丝和观众的支持。
然而,偏偏就是有一些“特立独行”的人,什么本事都没有就想要拿天价片酬。
有的化身“数字演员”不记台词只说一二三四五六七,还有的恨不得一部戏用三十多个替身,更有甚者,不骑马反而骑人。
来钱来的如此轻松,难怪都绞尽脑汁的想进军娱乐圈!
“数字演员”众所周知,做演员,台词这一方面完全是基本功,只会表演,台词不行,也不能呈现很好的效果
就像王志文,他是圈内有名的台词功底最好的男演员,且没有之一。
对此,王劲松还曾评价说:
“王志文老师的戏是可以用耳朵听的,不用看,你光听就能感受到他的动作和节奏。”
比如电视剧《黑冰》里,王志文饰演的大毒枭沦为阶下囚后,其中有一段长达7分钟的独白戏,堪称台词界的天花板。
无论是在肢体语言上,还是台词功力,都足以见得王志文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然而,当“12345”取代这些极具感情表达的台词后,演戏好像成为了人人都会的模样。
所以便有了“数字演员”一说。
别人在那慷慨激昂的表达剧里的人物感情,可他们不仅不说台词,还只说12345.
但凡对手没有一点表演功底的话,说不定就会分分钟笑场。
可就是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情,在娱乐圈居然成为了在平常不过的那种。
比如电视剧《传闻中的陈芊芊》,其中的演员周紫馨就因为说了一段“12345”的台词,把自己的完美形象给完全崩塌了。
虽然剧中的她有着古装美人的神韵,但网友却发现,她说起台词时,口型完全对不上,甚至能明显看出,她就是在对着数字数。
尽管后续给出了解释,称这段情节的内容是后期才填充的。
可网友们根本不买账,直接扒出来了拍摄时的画面,并且里面显示台词明明提前对过的。
最终,周紫馨这位演员可谓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遭到了“全网黑”。
但其实,除了新生演员,一些老戏骨也曾有过这种数字台词的经历。
2009年,霍建华因为出演了《仙剑奇侠传三》赢得了众多的粉丝喜爱和认可。
可人红是非多。
随着霍建华的爆火,他在拍摄时的一些黑料也被爆料了出来,还被称为圈内有名的“数字先生”。
其中爆出的一段是说,霍建华因为剧中台词要说一大段文言文的缘故,他便用12345企图蒙混过关。
最后还是由配音老师来完成的剧情效果。
还有刘涛还曾在一个采访中说过,跟她对手戏的演员在演戏时,居然真的用数字代替台词,甚至还表示这种行为很可怕。
作为一名专业的演员,既然选择了吃这口饭,就要尽到应有的职业操守才是,用数字糊弄观众,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大家应该都看过《亮剑》吧,作为一个老戏骨,张光北在剧里面饰演的楚云飞也算是“灵魂人物”,深受观众的喜爱。
他曾经透露过,有一个小鲜肉,不仅在片场没怎么见过,来了也只是走走过场,但他却用了三十多个替身,每天拿走一百万的片酬。
时间长了,张光北都觉得,直接把小鲜肉换了多好,让替身来。
仅仅凭借一张脸,就挣到了别人一辈子挣不到钱,这种流量明星,到底有什么可捧的?
要知道,像一些娱乐圈里的老戏骨,他们拍戏根本没有替身一说,全都是亲自上阵,不管剧组的条件多恶劣,都会认真对待每一个观众和在场的工作人员。
可现如今呢?在这个流量至上的年代,很多投资人出品人只知道热度的痴迷,不把拍戏当回事,确实令人汗颜。
最讽刺的是,有些老戏骨甘愿当绿叶做陪衬,就是希望能让后辈成长起来,甚至还拿的是最低片酬。
可反观那些动不动就上千万片酬的小鲜肉,不仅不见人影,反而还让几十位替身演员代替。
更有甚至,因为那些小鲜肉经常不到片场拍戏的缘故,以至于要靠抠图把他们连接到剧情里。
之前就有一部热播剧,镜头一出来,网友直呼:“科技与狠活”,因为抠图实在是太明显了。
就连男主女主这种重要的身份,在剧里面都没多少同框的镜头,几乎全靠抠图完成。
到了最后的呈现效果就是,一个像阿飘,一个没有头,毫无规矩可言。
怪不得陈道明老师都曾公开发表过对小鲜肉批评的言论:
“他们不是文艺界的,他们是流量界的,他们是被包装出来的塑料演员。”
放在现在的娱乐圈来看,这种奇葩的现象,好像都已经成为了屡见不鲜的事情。
他们拍个戏动不动就带着七八个人前呼后拥,稍微受不了的就喊累的不行,演技是一点没见,矫情倒是不少。
就这样,有的演员还不知足,声称演员是高危职业,难道自己拿多少片酬心里没点数吗?
虽然成为一个合格的演员不容易,不是连夜工作,就是在拍戏中反复揣摩一个与自己不相干的角色。
可这些不都是演员应该做的吗?
就像87版《红楼梦》里的演员,他们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样子简直堪称典范。
这部剧的拍摄时长为整整3年,开拍之前演员们更是从早到晚的钻研角色,深读原著。
他们学习琴棋书画,锻炼形体,只为完美的呈现角色。
还有老戏骨陈道明,他在出演《末代皇帝》时,对着镜子揣摩角色的心理,并且花了4年时间钻研剧本,这才是真正的敬业。
可有些演员就是不去提升自己,只知道在剧里干瞪眼睛。
之前就有过一位演员,明明有段拍马戏的部分,他偏偏就是不乐意,最后还是剧组工作人员在下面充当道具,演员才假装骑马的样子。
这哪是拍戏啊,明显就是在骑人啊,整场戏下来,别人都累的够呛,只有“骑人”的演员跟没事人似的。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钱来的太过容易,不知道吃苦换来的成果是什么样子,而行业对他们的要求太低。
有人曾夸赞刘德华拍戏准时,能吃苦。
可他本人却非常不理解的表示说:
“守时不是做人最基本的吗?难道你做别的工作,都是不守时的吗?”。
在刘德华看来,不管是冬天拍夏天的戏,还是因为拍戏而冻得生病,这些都是做演员常见的事情。
所以他还说了一句:“不是我刘德华人好,而是现在的标准变低了。”
在《演员的诞生》中,即使年轻演员有着不堪入目的演技,导师刘烨依旧违心的夸赞着。
但同为导师的章子怡却坐不住了,直接开怼说:
“你在夸什么,他们在台上一点信念感没有。”
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连自己所做的事情都不在意,注定是要失败的。
成龙也曾表示:
“有些演员,一来到片场就把自己当大牌,拍两个镜头,所有人都说你辛苦了,你什么辛苦,一点都不辛苦。”
甚至有一次在拍戏时,一位演员手破了,恨不得整个片场的人都围过去,但其实就是一个很小的伤口,把成龙大哥都气笑的说:“再晚一点伤口都愈合了。”
老戏骨们对小鲜肉们的批判,更多的是对于他们为中国影视剧的殷殷期盼。
如果只靠刷个脸就能赚到上千万的片酬,前途只会更加渺茫。
结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要想成为人人口中的优秀演员,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他人是必不可缺少的过程。
既然选择了演员这条路,靠实力取胜总归比一些流言蜚语来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