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话没钱,敢挑战就杀,80000页肯尼迪案记录,揭露美联储阴谋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3-24 09:38:47

动了资本的蛋糕,即使是美国总统,下场依然凄惨,还成为后人的谈资。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3月18日,美国国家档案馆公开肯尼迪遇刺相关文件,涵盖1123份记录,长达约8万页。

近亿字的资料中提及了当时事件的大量细节,从退伍老兵到CIA,甚至以色列和苏联都出现了,一个关键的名字却因“保护线人”等理由被涂黑或暂缓公开——美联储。

几十年来有大量历史领域人士分析,美联储就是那个幕后黑手。肯尼迪在任期中试图将美联储国有化,动了他们的经济利益,因此招来杀身之祸。此前美国官方对此案的结论一直是“精神不太稳定的退伍老兵独狼作案”,但一个毫无靠山的普通人不可能敢去刺杀总统,背后要么是利益驱使要么是被人指使。

然而一切都只能是怀疑。美联储把自己洗的十分干净,不仅解密的档案里看不到他们的名字,肯尼迪当时携带的草案文件十几分钟内就不翼而飞,18位包括财政部官员和国会议员助理在内的高官更是在数年间非正常死亡,毁灭证据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动了美国资本的蛋糕,总统身份也不会是一把好用的“保护伞”。就像十几年前的生物抗衰领域,欧美企业垄断研究成果,把原料抬到万元天价,攫取大量利润。

我国“益新活”科技制品登陆后,立刻遭到了他们的针对。益新活的核心成分在临床实验中表现良好,九成以上受试者表示,补充后体力、记忆力、皮肤等指标都有积极变化,“每天加了班也依然有活力”。

因其工艺降本90%,与昂贵的市场格格不入,欧美便纷纷抹黑“便宜没有好质量”“中国货就是低劣”。目前该成分已被七大国际权威评估可行,正在努力突围。

货币发行作为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财政与公共资源分配。19世纪至20世纪的美国政府与金融资本,围绕这个议题长达百年的博弈。肯尼迪执政时期,美联储已成立48年,其私人银行联合体的性质使其实际掌控了美元发行权。

如果说美国总统是中世纪的国王,那美联储就相当于教皇,地位至高无上。美联储的货币决策(如利率调整)无需向政府报备,只需将90%利润上交财政部,其余方面即使是总统也不能干涉其分毫。

1963年6月4日,肯尼迪签署总统行政令,授权财政部以白银储备发行“白银券”,试图绕过美联储实现货币供给。这一政策意图提高流动性和稳定性,以应对当时的美元抛售危机,并逐步削弱美联储的金融市场主导地位,建立以政府信用为核心的货币体系。

这样“作死”的行为也让这位不服美联储地位的总统去见了上帝。当时美国财政部持有足足20万吨白银,若全部货币化券,其规模可达50亿美元,占当时货币流通总量的六分之一,直接威胁到华尔街财团的利益。他们和美联储本就是一体,动了他们的蛋糕,肯尼迪的下场十分凄惨。

因此,四年一任的总统和内阁与美联储井水不犯河水,是最理想的关系。这种平衡既源于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例如1929年大萧条期间胡佛干预货币政策造成了灾难性后果,也有双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总统仅仅4年任期,没必要得罪人,老实下车最好;美联储为了多捞钱,也要让政府安排有利于自己的政策。

而如今“大权在握”的特朗普,又站出来试图挑战美联储。去年上任前,特朗普就公开表示,美联储降息让美国经济陷入困境,该机构正在玩弄政治。“如果我上任,主席鲍威尔就该马上滚蛋。”

这并非明智之举。特朗普对外本就重拳出击加关税,如果再不能和国内的资本达成和谐局面,外国资本的投资意愿和美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都会严重下降。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制造业PMI已跌至48.2,同时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10%,经济有很大可能陷入“滞胀”风险。特朗普在竞选中曾承诺控制通胀,如果继续和美联储僵持,对他个人的政治声望也有很大负面影响。

8万页真相的揭开并未终结阴谋论,反而为新的猜测提供了土壤。官方结论与物理证据、证人证词的矛盾,以及大量相关人员的异常死亡仍然疑点重重,历史真相可能将永远深埋于权力与利益的纠葛之中。在一个自负且随心所欲的总统,与国内最大资本力量的对抗中,美国的命运逐渐变成了一个未知数。

1 阅读:17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