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北京某广告公司会议室里,29岁的谭凯将辞职信推给老板时,对方拍着配车钥匙急红了眼:“你小子疯了?年薪十万的工作说扔就扔?”
这个曾让青岛老家街坊羡慕的“金领”,此刻决绝转身的背影,却在二十年后《扫黑风暴》片场化作副市长董耀的阴鸷一笑——没人想到,当年扔掉设计图纸的山东汉子,会成为荧幕上令人过目难忘的“剧抛脸”。
1972年生于青岛的谭凯,童年是在劈啪作响的雕刻声中度过的。外公的木雕工作室里,5岁孩童握着刻刀临摹《芥子园画谱》,木屑纷飞间竟雕出活灵活现的虾蟹。初中三年蝉联青岛市美术状元时,班主任看着这个总在火车站摆摊画肖像的少年叹息:“你该去中央美院啊!”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91年,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的录取通知书送到那天,单亲母亲攥着纺织厂微薄工资,把家里唯一的电风扇塞进行李箱。
北漂四年,这个青岛小伙白天在建筑工地测绘图纸,夜晚猫在出租屋研究室内设计,毕业时带着全班唯一的北京户口,却转身扎进《北京青年报》广告部。
世纪之交的长安街上,谭凯开着公司配的桑塔纳穿梭于五星酒店。觥筹交错中,他给国贸三期设计过灯光方案,为王府井商圈绘制过立体效果图,却在某个宿醉的清晨发现体重秤指向180斤。2002年辞职那天,他烧光了所有设计手稿,如同当年外公教他“雕琢需去冗余”。
陪朋友试镜《苦菜花》时,导演盯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突发奇想:“试试这个地下党员?”毫无表演经验的谭凯,硬是靠美术生对光影的敏感,演活了角色赴死前凝望朝阳的镜头。杀青宴上,赵宝刚端着酒杯过来:“要不要跟我学演戏?”
《奋斗》里嚣张跋扈的关鹏,《神话》中悲情盖世的项羽,当这些经典角色让观众以为他是科班出身时,谭凯正在《何以笙箫默》片场啃法律条文——为演好海归律师应晖,他专门去朝阳法院旁听了三个月庭审。2016年拍摄《锦绣未央》期间,九部戏连轴转的他,行李箱永远放着青岛母亲爱吃的脂渣。
2021年《扫黑风暴》热播时,观众发现“董市长”的办公室挂着亲手绘制的《青岛栈桥图》。彼时50岁的谭凯已卖掉北京房产,带着80岁母亲住进崂山脚下的老宅。每天清晨,他沿着儿时奔跑的海岸线遛弯,顺路给邻居家艺考生指导素描——就像当年外公握着他的手雕刻时光。
如今的谭凯,手机里存着三百多份人物小传。从设计图纸到揣摩剧本,他始终相信“创作需要留白”。当娱记追问感情状况,他指着客厅里未完成的母亲肖像笑道:“我这辈子最成功的角色,是当个好儿子。”窗外的海风掠过画布,吹散了颜料盒里凝结的时光,却吹不散那双紧握刻刀的手留下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