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众所周知,最近国产品牌的发展十分的迅速,无论是老牌的国产品牌还是新兴的国产品牌最近都有着很多全新的车型问世,亲民的售价搭配着炫酷动感的外观,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喜爱,所以作为经典国产品牌的荣威也是感受到了很大的竞争力,尤其是比亚迪丰富的产品以及亲民的售价影响,就在4月23日即将开幕的上海车展上,有消费者在展馆外提前拍摄到上汽荣威D6的实车,该车将于本届上海车展正式上市。据悉,新车定位于全新纯电紧凑型车,采用最新家族式设计风格,具备流畅的车身造型,风阻系数为0.27。提供CLTC续航里程450公里和520公里车型可选。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

我们首先来看新车的外观设计方面,荣威D6的外观采用了品牌最新的"科技优雅美学"设计语言,整体造型简约而不失精致,流畅的线条勾勒出极具未来感的车身轮廓。前脸部分采用封闭式格栅设计,中央有着细长的黑色饰条镶嵌装饰,彰显其纯电动车型身份,两侧LED日间行车灯与两侧犀利的熏黑大灯组为分体式设计,不仅增加了个性的视觉效果,更是在夜间点亮时极具辨识度。灯组内部采用参数化设计的灯珠排列,可根据不同驾驶模式变换灯光效果,这一细节处理展现了荣威对科技感的极致追求。保险杠底部则是突出明显的宽厚主动式进气格栅镶嵌,四周还有着镀铬饰条包裹装饰,精致感表现出众。

再来看新车的车身侧面部分,车身侧面是荣威D6最为迷人的角度,高腰线设计从前翼子板一直延伸至车尾,配合传统的机械式车门把手和低风阻轮毂,营造出优雅的轿跑风格。设计师通过精确的空气动力学计算,将风阻系数控制在惊人的0.27Cd,这一数据甚至优于许多豪华品牌电动车型,为续航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车门靠下的部分更是有着凹凸有致的线条装饰,层次感表现出众。大尺寸的轮毂部分为五幅式设计,造型个性有着不错的辨识度。

车尾部分的造型短小而紧凑,尾门造型饱满且在边缘部分有着上翘的扰流线条装饰,下方贯穿式灯组设计,与前脸贯穿式的线条形成呼应,增加了新车的整体感,而且灯腔内部结构精致复杂,点亮后层次感分明。后保险杠造型简洁利落,没有过多冗余设计,体现了"少即是多"的现代设计理念。保险杠部分的造型也很厚重,底部有着大面积的黑色烤漆饰板包裹,整体感十足。

进入车内,荣威D6采用环抱式布局,提供“绿野仙踪”(浅绿+黑)和“碧空云海”(浅蓝+灰)双色主题,座椅基于27°人体工学设计,坐垫前端上翘17°,缓解长途疲劳。空调出风口采用四菱形元素,搭配金属拨杆开关,细节工艺精致。中控台采用分层式设计,上部为软性材质包裹并辅以缝线装饰,中部为木纹饰板,下部则为硬质塑料,材质搭配层次分明且富有质感,还配备悬浮式仪表盘和中控屏,大尺寸的设计可以更好的观察行车信息,并搭载最新的斑马智行Venus系统,支持连续语音指令、车家互联、OTA远程升级等功能。通过"你好,斑马"唤醒语音助手,可实现对空调、导航、娱乐系统等功能的语音控制,识别准确率高且反应迅速。手机APP远程控制功能让用户可提前启动空调、查看车辆状态等,极大提升了用车便利性。双辐式方向盘设计配合怀挡设计,驾驶室操作手感出色。

车身尺寸方面,荣威D6长宽高分别为4792/1828/1496毫米,轴距2750毫米,定位于紧凑型车。超越比亚迪秦PLUS EV(2718mm)等竞品,接近中型轿车水平。通过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将电池包嵌入底盘,使得后排地台纯平,得房率高达72.8%,座椅采用打孔皮质包裹,填充物软硬适中,兼顾长途驾驶的舒适性和弯道中的支撑性。主驾驶座椅支持8向电动调节(高配车型含4向腰部支撑),副驾驶为6向电动调节,可舒适容纳三名成年人。低趴运动的视觉效果,避免了传统电动车因电池布局而导致的车身过高问题。储物空间设计灵活,包含29处收纳区域,满足家庭出行需求。通过后排座椅4/6比例放倒,可进一步扩展载物空间,满足家庭用户多样化的载物需求。包括前排水杯架、门板储物格、中控台下方的镂空储物区等,每一处都经过精心考量,展现出对用户日常使用场景的深入洞察。

最后来看动力方面,荣威D6搭载单电机系统,提供高低两种功率调校,最大功率分别为105千瓦和95千瓦,提供CLTC工况450公里和520公里车型可选。电量从30%充至80%的时间约为20分钟,并支持V2L外放电功能,3.3千瓦的外放功率。另外,新车还提供经济、标准、运动、自定义4种驾驶模式。底盘电池组布局采用"平板式"设计,不仅降低了整车重心(比同级燃油车低约10%),还实现了接近50:50的前后轴重量分配,这对提升车辆操控稳定性大有裨益。高强度钢铝混合车身结构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提升了整车抗扭刚度,为精准操控打下坚实基础。
底盘方面,荣威D6基于上汽集团最新的纯电动专属平台打造,底盘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结构,这一组合在同价位车型中较为少见,通常只出现在更高级别的车型上。工程师对悬架几何进行了精心调校,弹簧和减震器的匹配兼顾了舒适性和操控性,能够有效过滤路面细小颠簸,同时在快速过弯时提供足够的侧向支撑。大家对此车型有什么看法欢迎下方评论,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