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鼻祖”计然传奇(三)

爱爱历史 2024-10-13 06:50:53

计然的学术研究不拘泥于论“道”,其的确是学、思、践、悟的表率。顾名思义,“践”就是躬行,是最终的落脚点,“悟”是升华,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计然将“道”阐释为“规律”与“法则”后,其秉承学子入世的精神,以“治天下”为己任,将道家学说运用于经世治国,进而演变为治国之术。中心思想是:统治者应先修己身,循道行德,百姓才会归服。

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计然又进一步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事物的本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不可强为,从而实现“自然之治”,达到“无为而无不为”、“无治而无不治”的境界。

老子离开终南山后,计然也像当时的名士一样开始游学,目的是向诸侯自荐。为了趋吉避凶,计然开始使用这个名字。

计然首先游学到了楚国。楚平王向计然请教所谓的“微言”。交谈中,计然感觉楚平王格局小了,便正色讲了一通忠、仁、义、礼,并称之为治国的“四经”。

后来,计然离开了楚国。数年后,楚平王果然因“奢侈纵恣”而丢掉了君位。

计然好“谋”也好“色”。“色”乃物色、相人的意思。

两千多年来,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人们知道功臣是范蠡和文种,其实,在幕后出谋划策的是计然。

话说计然离开楚国后就无意入仕,其东游到了吴、越,游学于名山和海泽。又过了十多年,“站”在旁边的计然把吴国打败越国的过程看得清清楚楚。出于“扶弱”的心理,计然决定帮助勾践复国。

于是,计然“偶然”来到了范蠡的面前,范蠡拜计然为师。计然拒绝入朝,但是祭出了“伐吴七术”,具体是: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曰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三曰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遗之巧工良材,以罄其财;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曰疆其谏臣,以弱其辅;七曰积财练兵,以承其弊。

灭吴后,计然不但没有站在前台,反而力劝范蠡尽快离开勾践,其说:越王此人,长颈鸟嘴,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富贵。后来果然如此。足见计然精通相人之术,善于察言观色。

上述《史记》有记载:昔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

0 阅读:7
爱爱历史

爱爱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