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古诗词里,我们常常能见到“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慨叹生命短暂的名句。不过呢,这句子的上半句“酒债寻常行处有”却没多少人了解。这句貌似平常的话语,蕴含着一位伟大诗人波澜壮阔的一生。接下来,本文会通过解析“酒债寻常行处有”,带您走进杜甫那如璀璨星辰般光芒背后的故事。
【一、困顿之时】
758 年的春日,杜甫独自行至秦州的曲江池边。望着远方绵延不绝的山峦,杜甫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思索之中。
这会儿的杜甫,不再是往昔那踌躇满志的诗圣啦。五十多个年头的风风雨雨,使他原本满是理想的人生逐步变得灰暗无光。
起初,杜甫一心追求功名。他曾放言“少年力能拔山兮,将军身壮如熊腰”,渴望能在科举中斩获佳绩,从而为国效力。怎奈时运不济,开元二十四年,他数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在官场中也是频频碰壁。
天宝初年,杜甫总算得偿所愿做了官,出任潼关县尉这一较为清闲的职位,这也让杜甫难得地有了些闲暇时光。彼时的杜甫已然四十多岁,心中仍旧满怀着报效国家的热情。他到处游历,目睹了安史之乱爆发前后老百姓困苦艰难的情况,从而让他萌生出改变当下状况的念头。
天宝十四年,杜甫前往京城担任侍御史一职,想着能更接近皇帝,从而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策略。可他呈上《登科后楼赠裴秀才迪》这首诗后,唐肃宗认为这是对他的挑衅,极为恼怒,就把杜甫贬出了京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杜甫到处奔波,向那些门第高的官员寻求依靠,期望能够再次回到官场,然而始终未能实现这个愿望。
现今,杜甫已然年迈,再次陷入无家可归的境地。这趟行程本是要去投靠担任秦州刺史的高适,然而在半道上却获悉高适离开秦州都三年多了。没了目标的杜甫,只好在途经的曲江驿站暂且歇脚。
清明时分,世间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曲江池边,杜甫抬眼望着空中飞舞的柳絮,心中不禁想起自己这些年来动荡不安的命运。
【二、忧国忧民,痛饮独酌】
在曲江驿栈稍作停留的那段时间,杜甫孤身一人住在简易的茅屋里。周边虽然鸟叫虫鸣、花儿绽放,可杜甫却提不起以往游山玩水的兴致。他靠着屋里那为数不多的一点存钱,每天去购置些米酒,一个人尽情地喝着。
杜甫选择用酒来麻醉自己,那可不是没缘由的。这些年,他亲身经历的种种事情发生了变化,这使他心中充满了惆怅与无奈之感。
天宝十四年,杜甫才刚被提拔为工部员外郎,连上任都还没来得及呢,就遭到了谪戍,自此便意志消沉。那时候的杜甫,压根没觉得自己哪儿有错。他给皇帝上书,纯粹是因为心怀国家、惦念百姓,想要直言进谏,促使皇帝反省自身,好好治理国家。可他的这番良苦用心却被冷漠对待,反倒让他在官场上名誉尽毁。
在接下来的好几年里,杜甫到处奔走,向那些当官的诸侯寻求依靠。可是政治争斗极为复杂,稍微有点变动就会影响全局,不少过去的好友也慢慢地和他拉开了距离。杜甫觉得未来没什么希望,自己想要努力为国效力的理想也没办法实现。
天宝十五年,长安爆发了令全国震惊的安史之乱。门阀世家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引发了皇室内的争斗,致使无数平民伤亡。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杜甫,悲愤不已。他在《哭览山石壁》中写道:“先帝初启文治光,山河北倚秦关东。檀香无尽凌烟灭,诸郡万里哀烟浓。”以此表达了他对国家兴衰以及普通百姓的牵挂。
现今,杜甫没了往昔的冲劲。他在官场中遭遇的各类挫折,使他明白改变现状着实困难。没办法,他只得借酒来消解内心的苦闷。
杜甫纵然喝得酩酊大醉,然而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始终未曾磨灭。有时候在夜深人静之际,杜甫会独自一人拎着一壶酒前往曲江池畔。他看着月光下闪烁着波光的池面,情不自禁地高声吟唱起来。
“明月自天山升起,于苍茫云海之间浮现。长风呼啸数万里,一路吹拂直抵玉门关。”
“大汉的江山已然破碎,四处飘零,宗庙社稷沦陷,先祖们又在何方呢?”
独个儿喝酒的时候,杜甫心里头惦记着的,老是那些平白无故丢掉性命的老百姓,还有他没法去实现的抱负。
【三、悲喜交加,寻常过客心】
杜甫在曲江驿栈待了一个多月,这段日子里他过得挺不容易。他把自己的衣服跟书卷差不多都给典当了,才换回来些不咋好吃的糙米和酒。就为了那几文钱的酒钱,杜甫只得满处溜达,朝着过往的路人伸手讨要。
杜甫这般潦倒的模样,着实让路过这儿的不少人颇为吃惊。大家都晓得杜甫的名号,清楚他是个很有才华的诗人。可现今瞧他夹杂在最为平常的行人里头,着实让人感叹不已啊。
“哟,杜百家啊,现今居然落魄到得为了那点酒钱去伸手讨要啦!”
“哎呀,跟你说你也不听,一门心思就想着救世济民。这下倒好,你心愿是达成了,可自己却变得一无所有了。”
杜甫的这句名言,表明了他在名利观念上的变化。他渐渐明白,世间所谓的成功,实际上是具有相对性的。于他而言,坚守自己做人的初心,避免迷失自己,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在那简陋的住处,杜甫独自享受着这珍贵的宁静时刻,心中不禁颇多感慨。这人活一世,得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啊!命运坎坷的他,现今倒是明白了平凡日子的珍贵之处。或许就像诗里说的那样,能活到七十岁,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有一首诗,把杜甫的生命顿悟给讲了出来:
喝酒欠下的债那是走到哪儿都有,人能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就很稀少啦。
人生在世,本就有悲有喜,有离有合。他早把荣耀和耻辱、得到和失去都看得很淡,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觉得只有这样过好自己的一辈子,那才是真正的快乐。
【四、沧海横流,峥嵘一生】
离开曲江好些年了,杜甫到死都忘不了在那儿的时光。一杯香醇的清酒,一方葱郁的绿草,就能够安抚他那饱经风霜的内心。
自那之后,杜甫又经历了好多悲喜掺杂的事儿。
上元二年,杜甫总算得偿所愿,被重新任命为衢州从事。碰巧的是,他写出了流传千古的《侍从行》,一下子名声大震。但没过多长时间,他又遭到贬谪,被发配到了最南边的梧州。
建中初年,杜甫四处向各路官员求助,好不容易才得以重回京城。可世事变迁,好多老朋友都已离世,朝堂之上更是变化巨大。杜甫心中满是感慨,却又无可奈何,无法改变这一切。
晚年的杜甫,在他的故乡河南那可是备受尊崇。乡亲们都抢着请他作诗吟诵,把他的诗词到处传扬。虽说杜甫早已声名远扬,但日子依旧过得简简单单。他时常跟乡亲们一起耕田劳作,以此表明自己还是那个土生土长的家乡人。
764 年的春日,已然六十三岁的杜甫卧病在榻,他的妻子杨氏守在床边悉心照料着,不时地为他抹去眼角的泪水。
“先生这辈子风里来雨里去,整日提心吊胆,差不多跟外界都没什么往来了,而我一直陪在他身旁,真的是我的幸运。就算现在碰到了不好的事,我也没啥可后悔抱怨的。”杜甫轻言慢语地说着,话语中满是祝福和不舍。
最终,杜甫没能挺过这最后的病魔。可在生命的尾声,杜甫的脸上丝毫不见遗憾之色。
他这一生起起落落,尝遍了世间的酸甜苦辣。然而,他所创作的诗词,让他的人生充满了精彩。他作为一代诗圣,其名号将会永远被人们铭记。而那首平淡质朴的词,恰恰道出了他的人生要义:
平常走到哪儿都欠着酒债,人能活到七十岁那是相当稀少啦。
【结语】
“酒债寻常行处有”,这般看似平淡的话语,却道尽了杜甫一生的坎坷与彻悟。杜甫,这位文学巨匠,饱尝了世间的冷暖,也领略了生命的变幻莫测。然而,在历经重重磨难后,他实现了涅槃,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他知晓,一杯清酒,一件蓑衣,安然过好自己的日子,这便是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杜甫那既平凡又伟大的一生,蕴藏着深邃的人生智慧,着实值得每一位后人用心去感受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