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蒋介石下令炸毁泸定桥,为何刘文辉只拆除桥上木板?

红色风云录 2025-01-15 09:29:36

1935年,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继续北上,沿着当年石达开走过的地方,向大渡河挺进。蒋介石得知这一情况后,除了在大渡河旁布置重兵,还电令川康军阀刘文辉,一定要在红军赶到大渡河前炸毁泸定桥。

为什么炸毁一座桥,就能拦住红军北上的脚步?因为泸定桥是唯一渡过大渡河的通路。

泸定桥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用十三条铁索连接两岸。此桥建成之后,大渡河两岸交通大变,来往客商纷纷集中于此桥,泸定桥因此成为川藏交通要道,为促进藏汉贸易发挥了重大作用。

1863年,石达开率领太平天国部队四万之众,进入四川建立根据地。在渡过大渡河时,河水暴涨,石达开只好屯兵三日等待。结果就在这三天时间里,石达开深陷包围之中,望着无一兵一卒的对岸,无奈选择战死沙场。

因此,蒋介石在听说中央红军直奔大渡河后,叫嚣着让红军做“石达开第二”。

刘文辉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自从袁世凯的独裁统治被推翻,各地军阀陷入混战,其中四川地区,刘文辉和刘湘这一对叔侄的势力最强。然而,刘文辉和刘湘都想称霸四川,最终爆发“二刘之战”。

1932年,刘湘率先对刘文辉发起进攻。尽管刘文辉兵力多于刘湘,但刘湘趁着刘文辉与邓锡侯矛盾加深,联合其他军阀巨头组成联军,最终取得“二刘之战”的胜利。

退守西康之后,刘文辉急需保存自己的势力,以维持自己在川康地区的统治地位。恰在此时蒋介石电令刘文辉阻击红军北上,刘文辉深知蒋介石一直觊觎川康地区,一旦自己的部队在于红军作战过程中受损,蒋介石定会趁机将川康地区收入囊中。

一面是不得不执行的命令,一面是自身的利益,刘文辉思来想去,决定只拆除泸定桥上的木板,这样既执行了蒋介石的命令,又能避免和红军发生正面冲突。然而,刘文辉却低估了红军的坚强意志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红军到达泸定桥后,22名指战员组成夺桥突击队,攀着铁索匍匐前进,其他官兵紧随其后,一边战斗一边铺桥板。刘文辉虽然在泸定桥有兵力布防,但面对红军的猛烈进攻,抵抗显得无力。

尤其是红军夺桥之后,刘文辉设下的防线全面崩溃。阻击红军的计划虽然失败,但刘文辉无意中却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多次派人给刘文辉带信,动员其加入抗日的统一战线。在各方推动下,刘文辉对出川抗战态度积极,在抗日的战场上多次立下战功。1941年皖南事变后,刘文辉开始和共产党联系密切,在重庆与周恩来秘密面晤后,刘文辉和共产党进入实际配合阶段。

1949年重庆解放之后,蒋介石多次试探刘文辉,企图发起“川西决战”。刘文辉表面对蒋介石虚与委蛇,暗中联络邓锡侯、潘文华两位将军,在中统特工的密切监视下商讨起义事宜。

12月9日,刘文辉通电起义,同一天卢汉起义,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彻底垮台。解放后刘文辉虽然遭到一些质疑和批评,但他所作出的贡献不能被抹去,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他的关照也从未停止。

0 阅读:20
红色风云录

红色风云录

欢迎大家关注红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