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杏老太太今年65岁,一个月养老金490块钱。这天她正在菜市场挑选青菜,手机突然响了。
"喂,老汤啊,你家那老房子要拆迁了,赶紧回来一趟!"电话那头是村支书的声音。
汤杏愣了一下,赶紧问:"拆迁?真的假的啊?"
"千真万确!你赶紧回来办手续,再晚就来不及了!"
汤杏连忙放下手里的菜,急匆匆往家赶。路上她满脑子都是那老房子的影子 - 几十年前她嫁到这里,和老伴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家。虽然破旧,但承载了太多回忆。
到家后,汤杏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儿子陈建军和儿媳杨杨。
"真的要拆了啊?"陈建军有些惊讶,"那得赔多少钱?"
汤杏摇摇头:"具体还不知道,村支书让我回去看看。"
"妈,我陪你一起回去吧。"陈建军说。
"不用不用,我自己回去就行。"汤杏摆摆手,"你们忙你们的。"
第二天一大早,汤杏就坐上了回老家的长途汽车。到了村里,支书正在村委会等她。
"老汤啊,你家那院子加上地,总共算下来能拿90万左右。"支书翻着文件说道。
"90万?!"汤杏吓了一跳,她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对,90万,一分不少。"支书笑着说,"你看看文件,没问题就签个字。"
汤杏仔细看了看文件,确认没问题后签了字。走出村委会,她还有些恍惚。90万啊,这可不是小数目。
回到城里,汤杏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儿子儿媳。
"90万?!"陈建军和杨杨都惊呆了。
"妈,这钱你打算怎么用?"杨杨问道。
汤杏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想给你姐一些。"
"给我姐?"陈建军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行,应该的。"
"多给点。"汤杏说,"你姐结婚时我们也没给她多少。"
陈建军想了想,说:"这样吧妈,90万你留30万养老,剩下60万,我姐50万,我拿10万,你看行不?"
汤杏一听,眼睛立刻湿润了:"建军啊,你..."
"妈,应该的。"陈建军笑着说,"我姐不容易,两个孩子要上学,房贷还没还完。再说了,当年要不是姐供我上大学,我哪有今天。"
杨杨在一旁点点头:"妈,我也同意。咱们家经济条件还不错,不缺这点钱。"
汤杏抹了抹眼法,欣慰地看着儿子儿媳:"好,就按你们说的办。"
周末,女儿陈建芳一家也来了。汤杏把拆迁的事和分钱的打算告诉了她。
"妈,这不合适吧?"陈建芳有些为难,"这可是你的养老钱啊。"
"没事,我留了30万够用了。"汤杏笑着说。
"可是..."
"姐,你就收下吧。"陈建军打断道,"这是我和妈商量好的。你工作忙,两个孩子上学,正是用钱的时候。"
陈建芳看看弟弟,又看看母亲,眼圈有些发红:"那...那我就收下了。谢谢你们。"
"说什么谢啊,咱们是一家人。"汤杏笑着说。
晚上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其乐融融。汤杏看着儿女们,心里满是欣慰。她想,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培养出这么懂事的儿女。
饭后,汤杏拉着两个孩子的手,动情地说:"妈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你们兄妹和睦。今天,我算是如愿以偿了。"
陈建军和陈建芳相视一笑,紧紧握住了母亲的手。
夜深了,汤杏躺在床上,回想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从年轻时的贫穷困苦,到如今儿女孝顺、生活美满,她觉得自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
闭上眼睛,汤杏嘴角挂着幸福的微笑,慢慢进入梦乡。她知道,有这样懂事的儿女,自己的晚年一定会很幸福。
这笔拆迁款,不仅改变了汤杏一家的生活,更让这个家庭的亲情更加深厚。正如汤杏常说的那句话:"有钱没钱,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