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抗日名将,他们为抗击外侮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尽管有这些出色的将领,国民党军最终却在解放战争中败给了解放军。
其主要的原因无非有三条:
一、国民党的抗日名将中滥竽充数的太多
国民党内部争名夺利的事情是多如牛毛的,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无论你是不是有贡献,这“抗日名将”的名号肯定也是要争一争的,这就导致了很多明明没有什么本事的将领也被冠上了“抗日名将”的称号。
比如在网上被吹捧至极的黄百韬、张灵甫等。
我想问,黄百韬他算哪门子抗日名将,他抗过日吗?
他1943年之前压根就没有独立带过兵,在1943年之后,他虽然担任了第二十五军军长,可是这支部队都没上过前线,黄百韬上任之后也只是在搞一些制度方面的东西。
请问这样一个人,他拿什么去跟解放军打?
再说说张灵甫,一个因为枪杀妻子被丢进大牢里的人,要不是王耀武求情,他根本放不出来。
抗日时期虽然打过几次仗,但全输了,就这战绩能算名将吗?
张灵甫之所以会受追捧,那是因为他是蒋介石的心腹。
蒋介石让他继任74军军长的时候,顺势就把74军老军长俞济时的战功都送给了张灵甫,白白让他得了一个大便宜。
而张灵甫的真实水平,可以说是非常的低,根本没有什么大兵团指挥的能力。
让一个没有能力的将领指挥最精锐的部队,那结果就是在孟良崮全军覆没,国民党军从此元气大伤!
而黄百韬、张灵甫二人也仅仅是两个典型例子而已,像这种名声远远大于能力的战将,在国民党军中比比皆是!
二、国民党内部的矛盾与分裂
除了部分将领水平低之外,国民党内部还存在着严重的派系斗争和利益冲突。
有些将领虽然能力突出,但是他更关心个人或派系的利益而非整个军队的利益,这就极大地削弱了国民党军的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
比如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部都快被围死了,其他部队却还在看乐子,等着他出洋相,根本就没有着急救援的意思。
试问,古今中外,哪一支最终获胜的军队做得出来这种事?
三、蒋介石的军事战略与指挥问题
虽然国民党军中确实有一部分将领是非常优秀的,但在整体战略和指挥上,作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却存在巨大问题。
比如真正的抗日名将卫立煌,他就在辽沈战役中提出了固守沈阳、反对长春突围、集中兵力防守重点城市的战略。
卫立煌认为,东北解放军没有足够的能力攻下长春,他们只要死死守住,就可以拖到解放军人困马乏的时候。当解放军久攻不下之时,长春之围自然而解。
然而,蒋介石却不同意卫立煌的战略,他主张将主力收缩到锦州一带,随时可以放弃东北,退守华北。
这一战略上的分歧,一直到锦州之战爆发都没有解决。这直接导致了廖耀湘兵团后来在西进增援锦州、南下营口逃走和返回沈阳坚守三种意见的相互牵扯中犹豫不决,最后在辽西走廊被我军全歼的。
除了在东北战场上的失误外,蒋介石在回援大别山的决策上也犯了很大错误。
当时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是为了吸引国军回撤,但蒋介石用23个旅去追击仅有11.5万人的刘邓部队,这就导致国军主力分散。
如果国军集中攻击鲁西南的陈唐兵团,并占领胶东半岛,切断华东野战军的补给线,那山东战场的局势肯定会有所改变。
而蒋介石最致命的错误,就是在淮海战役中,用空投手令强行命令杜聿明回援黄维。
杜聿明虽然知道此去必定凶多吉少,但是碍于军令,不得不执行。
最后,黄维兵团没救成,杜聿明也被解放军包围在了半路上,国民党军最后的30万精锐全军覆没。
综上所述,国民党虽然名将众多,但是他们有些人徒有虚名,实无能力,有些人自私自利,不从军令,再加上蒋介石的瞎指挥,最终令他们一败涂地!
祈山
一说都是名将,一查都是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