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曾有一人说出了“千古流芳”的一句话:“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潘凤是罗贯中虚构的人物,但说出这句话的韩馥,历史上确有其人。
韩馥的来头其实并不小,他曾担任冀州牧,是袁绍的顶头上司,位高权重,占据着民殷人盛,兵粮充足的冀州,手下文武济济。可以说,韩馥的开局比曹操、刘备都要好出万倍,然而在三国的历史上却看不到韩馥的身影,为何?
因为早在袁绍和曹操大战前,韩馥就已经败亡了,换言之,袁绍正是踩着他的尸体才得以崛起的。
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韩馥是袁绍的顶头上司。韩馥是冀州牧,袁绍则因为惹怒了董卓,被封了一个渤海太守,名义上要受韩馥的节制。不过,袁绍却没有把韩馥太放在眼里,毕竟说起来韩馥过去还是袁氏门生,四世三公的底蕴让袁绍底气十足。
董卓对韩馥算得上足够义气,冀州牧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官职,韩馥占据着冀州,手上有兵又有粮,日子过得十分舒畅。
然而,富家翁相比于没有穿鞋的穷小子往往缺乏破釜沉舟的魄力,韩馥就是这样,他既不敢得罪董卓,又不敢在天下大势都反对董卓的时候旗帜鲜明的支持董卓。当袁绍打出讨董旗帜的时候,韩馥却以上司的身份派人去监视袁绍,处处阻碍他的行动,但他又不敢直接杀了袁绍。这份犹豫,也为他后来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后来韩馥见董卓大势已去,这才不情不愿的加入到了讨董联军当中。然而时机已经被袁绍抓住,他被推举为联军的盟主,身为袁绍上司的韩馥则成了在大后方供给粮食的人。一来一回,韩馥在袁绍面前更抬不起头了。
当然,袁绍的能力也极为有限,他率领的联军既没有凝聚力,也没有战斗力,各州将领都只顾享乐,名义上打着讨董的旗号,但没一个人敢先与董卓交手。最终,粮食吃完,讨董联军就化鸟兽散了。
讨董不成,袁绍又起了谋立新帝的心思。汉献帝被董卓控制对于讨董一方的人来说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说到底,袁绍也想像董卓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他想要立刘虞为帝。袁绍找到韩馥说出自己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
曹操则冷眼旁观,他讥讽道:
“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应者,以义动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非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资治通鉴》)
你要立刘虞,那你们立去吧,我不陪你们玩了,曹操说完就走人了。
韩馥、袁绍又给袁术写信,被袁术拒绝。
碰了一鼻子灰的韩馥和袁绍还没有放弃,他们找到刘虞本人,奉上皇帝的尊号。可是刘虞是一位忠于汉室的宗亲,他一听到要立自己为皇帝,气不打一处来,对着韩馥的使者厉声呵斥道:
“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污邪!”(《资治通鉴》)
韩馥死缠烂打,刘裕干脆说了,你再逼我我跑匈奴人那里去。
韩馥和袁绍没办法,这才作罢。
经历这些事情以后,韩馥开始佛系起来,准备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乱世中做个富家翁。然而韩馥没野心不代表他的手下也没野心,他的部将麴义与韩馥不合,发动了叛乱。韩馥带兵讨伐麴义,结果被自己过去的手下打的稀里哗啦。
袁绍这边看着笑得合不拢嘴,他一直觊觎韩馥的冀州,现在抓住时机,立刻与麴义结交。袁绍的谋士逢纪对袁绍说韩馥是个庸才,占据着冀州也无用,不如联合公孙瓒威逼韩馥,迫使他交出冀州。
袁绍半信半疑,但还是给公孙瓒写了信,让他偷袭韩馥,然后他又暗地里派人去告知韩馥公孙瓒将要攻打他。
一听这话,韩馥吓得半死,满脑子只有一句话:“为之奈何?”
袁绍的使臣荀谌对韩馥发出连番质问,你能力、品格、背景、威望能比得上袁绍吗?韩馥害怕间哪敢辩驳,只敢说比不上。荀谌一拍大腿说,那还不赶快把冀州让给袁公,您自己做一个富家翁?
在怯懦这方面,韩馥比刘禅、刘表犹有甚之,他的手上明明有兵有粮,还占据着冀州城,但一想着公孙瓒就要来攻打自己便怕的要死,纠结了半天,竟然真的决定将冀州献给袁绍。
韩馥的属下得知后纷纷劝说韩馥,说袁绍实力微弱,公孙瓒不足为惧,冀州内百姓数以百万计,粮食军备无数,为何要怕袁绍和公孙瓒呢?
可韩馥已经被吓破了胆,谁的话都不听,他让出官位,搬出府邸,派儿子带着自己的印绶送给袁绍。
袁绍得了冀州,却没打算放过韩馥,他故意重用与韩馥不合的朱汉,想来一手借刀杀人。朱汉很懂袁绍的意思,立刻带着人包围了韩馥的府邸,还打断了韩馥大儿子的双腿。袁绍想要留一个好名声,所以利用完朱汉后,他又处死了朱汉。
可是韩馥哪还敢住在冀州,他连忙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后来袁绍派使者去见张邈,韩馥看见使者与张邈密语,以为是要害自己,害怕间竟跑到厕所用书刀自杀了。
就这样,韩馥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自己也落得个自杀的凄惨下场。也不免卢弼说韩馥“此殆逢纪所谓庸才耳”。(《三国志集解》)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
《三国志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