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林彪赴山东遇险:随行人员被打散,刚满周岁的女儿险被丢

睿渊评历史文化 2024-12-11 13:50:43

林彪差点把女儿弄丢了,这真不是个好笑的故事。

1945年,日本刚投降,国共双方都知道东北这块地盘的重要性,谁抢到手,谁就能占据未来天下的制高点。蒋介石和毛泽东一个忙着调兵遣将,一个忙着派干部过去,东北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毛泽东看重林彪的军事才能,临时让他放下山东的事,赶紧去东北挑大梁。可林彪还没到地方,路上就差点出事——随行人员被打散,连他刚满周岁的女儿林豆豆都差点丢了,搞得叶群差点哭昏过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原因一:抢时间,抢到命悬一线

东北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说,蒋介石和毛泽东都清楚谁先到,谁占便宜。毛泽东这边不仅派了20多个重要干部坐着简陋的美军运输机飞过去,还让林彪带着家人从山东赶往东北。当时的交通条件和安全环境差得离谱,飞机起飞要靠人推,地上走路遇敌是常事。林彪一行人刚到太行山就碰上敌人,夜里枪声一响,大家都乱了套。林豆豆被抱着跑,差点再也找不回来。抢时间是对的,但代价也大,这要真出了事,后果不堪设想。

原因二:林彪的“细致”和“冷静”是把双刃剑

林彪的军事才能没得说,但他这个人性格冷漠,不太管人情世故。一路上,他指挥队伍打散后撤,虽然整体方向没错,但似乎对家人特别“放心”。叶群急得哭天抢地,林彪却没表现出太多情绪。有人说这是他冷静,专注大局,但难免让人觉得他对家人有点“冷血”。不过,这种性格也许正是他在战场上能扛大事的原因之一——完全不被情绪左右。只不过,这种性格对家人就没那么友好了。

原因三:复杂的政治局势让一切都变得危险

当时东北局势极度复杂,苏联红军刚打趴日本关东军,暂时接管了东北,但蒋介石的国民党大军也在美军的帮助下源源不断地往东北输送。共产党这边拿到的是“地方部队”名义,得靠打擦边球和苏联沟通、接管政权。林彪去东北的任务非常关键,毛泽东对他寄予厚望。这种政治上的高压环境让人不得不争分夺秒,哪怕途中再危险,也必须硬着头皮上。

林彪这一路,走得惊险又狼狈,差点把女儿弄丢,但最后还是把任务完成了。从性格上看,他冷静有余,温情不足;从大局看,他是那个时候东北最合适的军事指挥官。至于这次“女儿差点丢”的插曲,或许是历史对他“冷血”性格的一种注脚。

0 阅读:1
睿渊评历史文化

睿渊评历史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