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培养出无数个爱国学子、国家栋梁,曾为支援祖国建设无偿捐献3000多亩田产。
但是,他的晚年却有些凄凉,他的精神也临近崩溃。他将自己说成一条狗,并说:“我叫了100年,也没有把中国叫醒!”
他的名字,叫做马相伯。
真正的国士无双马相伯出生的那一年,正值第1次鸦片战争爆发,正是中国近代苦难的开始。
马相伯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受父母影响,他也受到了天主教的洗礼,成了天主教徒。
也因此,他的童年和青年,是在天主教学校里度过的。
他天赋异禀,5岁进入私塾接受启蒙时,就对天象运行奥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2岁那年,他来到法国耶稣会创办的圣依纳爵公学读书,接触到了哲学、神学、数理、希腊文、法文、拉丁文、天文等等的知识。
最终,马相伯获得博士学位,成了少有的知识渊博者。
30岁那年,马相伯受教会信赖,成为伊那斯公学的校长,开始在教会和教育界崭露头角。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他开始关心国家国民的前途和未来。
1876年,中国爆发大饥荒,史称“丁戊奇荒”,不少群众饿死。马相伯对此担忧不已,眼中充满了怜悯。
一直以来,天主教徒都说“众生苦难”,要“拯救众生”,可他们只是停留在口头而已,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
马相伯付出了行动,他利用自己和教堂的威望,筹集到2000多两银子,全都用于救济灾民。
这一举动,却遭到了教会的谴责。他们说,他这是奢靡的行为,没有把钱用在加强教会的威严上,而是用在了“无知贱民”、“异教徒”的身上,对他大加谴责,并将他关了起来,美其名曰“幽禁省过”。
经此,马相伯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也慢慢走上独立之路。
当时,正值洋务运动兴起,马相伯和这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李鸿章越走越近,成了好友。
李鸿章说建设海军缺钱后,马相伯义无反顾地就去美国借钱,带回来了巨额的资金。
无形之中,他正一步步成为国士无双。
晚年发出悲叹马相伯从美国借来资金,缓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但他得到的并不是赞誉和肯定,而是怀疑。
一些人怀疑他,说他和洋人走得很近,不值得信任。他们开始排挤他。他选择了忍气吞声和退让,主动退出相关职位,没有再与这些人纠缠。
1895年,李鸿章签署了《马关条约》,一夜之间就沦为了“卖国贼”,声誉急转直下。看到好友变成这样,马相伯非常失望,因为,他也受到了波及,母亲也骂他是“卖国贼”,口中毫不留情。
就是在这样的冷战中,母亲离开了人世,马相伯第一次沉沦。后来,弟弟也走了,他更加悲痛。
从低谷中走出来后,马相伯将目光放到了教育上,发誓一定要让麻木的国人醒来,一起挽救这危亡的民族。
1900年8月,马相伯将在上海的3000多亩田产全部捐给教会,然后成立“中西大学堂”,开始培养人才。
再后来,他克服重重困难,创立了“震旦”大学,培养出了于右任这样的人才。但是,随着学校影响力的增大,教会又一次盯上了学校,想要将其改组成具备教会特色的教育场所。
马相伯当然不同意,支持同学们集体退学,拆除学校名牌。不久,在张骞和严复等的支持下,马相伯创办了另一所学校,即今天复旦大学的前身。
九一八事变后,马相伯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呼吁抗日救国。期间,他尽最大的努力,救出了“抗日救国七君子”。
1939年11月,抗日来到最为艰难的时期,马相伯也来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刻。这时,他最亲的人已基本不在了,事业也一片灰暗,精神日渐萎靡。
他悲叹:“我是一条狗,狂吠了100年,却没有把中国人叫醒。”
不久,他离开人世。
结语爱国,并不是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只要执着去做,就会受人钦佩。
马相伯就是这样的人。他舟车劳顿一辈子,大多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祖国。
如今之盛世,愿他能看见。